隨手寫—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2024/04/3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部份的情況我都很想自己掌控,那讓我有安全感。而且我很仰賴我所觀察的證據。打破這一切都是從我生了個孩子開始。

在他戒尿布時期,我非常尊重他的意願,也不太聽旁人說什麼幾歲就可以開始訓練了,我知道有些家長會因此很得意誇耀,逢人便說:「我小孩還沒兩歲就戒尿布了啦,就是要訓練。」可能就我自己所學習的理論基礎而言,只要生理上沒有什麼異常的狀況,孩子其實到一定的時間都會想脫掉尿布。而我的小孩在兩歲多時就很堅定告訴我「四歲那一天,我才想開始穿內褲。」

我十分信任他,於是在他四歲生日當天,他就依照自己的進度脫掉尿布,從此沒再包過任何一件,從此開啟穿內褲生活,從來沒有尿過床。我很慶幸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和對孩子的承諾給予重視,更尊重他的身體自主權,他覺得他需要,我就在他的需要上看到我的責任。身為父母最重大的責任之一,就是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當然,我也曾以為自己對孩子有足夠的了解,直到小孩同學的媽媽某天傳一張校慶被展出的作品,我很訝異我的孩子可以將顏色運用得如此巧妙,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覺得他的天分不在繪畫方面,因為他對畫畫總是興趣缺缺,著色非常隨便。所以我一直覺得他不太喜歡也就沒有刻意要求他,但他做到的遠遠超乎我所預期。

分享這些當然不是為了炫耀,因為從某種層面來說,到了四歲還在包尿布是大部份長輩接受不了的狀況,對於平時孩子愛亂塗鴉可能也有很多家長不以為然。但我始終相任著我的孩子,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我只想讓他知道,無論世界有什麼樣的規則,只要他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件事能對他有益,總會有一位無條件支持的人,因為我深知「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


138會員
250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