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需求出於口中,真需求生於場景|見識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產品,就是透過系統為用戶服務,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為產品找「需求」很重要。然而,找需求不難,但找對需求很難。

怎麼挖掘用戶需求?

用戶的需求往往很零碎,像是這樣:

raw-image

這些無可厚非,因為用戶只是單純把「他想要的東西」說出來。

用戶的意見確實很重要,但是直接把用戶反映的原始需求做出來,反而是不專業的表現。

原始需求需要經過挖掘,才能洞察背後的真實需求。

如果只講究快速迭代,直接落實原始需求,很可能無法解決用戶的問題,因為用戶可能沒把自己需要什麼描述清楚。

長期來看,直接落實原始需求,可能破壞產品的整體架構,因為提需求的用戶不會,也沒必要為整體著想。

因此,我們需要對「需求」有足夠深刻的理解。

挖掘需求,首先我們要問:需求長於哪裡?

場景裡。




什麼是場景?

談問題必先定義問題,先定義「場景」二字。

場景是用戶從起心動念,到完成體驗的完整流程。

以「參加活動」為例,你以為的場景可能是活動現場,最多包括入場和離場。

實際上,「參加活動」的場景是用戶從起心動念想參加活動,到完成活動體驗的完整流程。

接受過產品設計的訓練,你會發現參加活動的場景,遠比表面上豐富許多。

首先,用戶可能是在Instagram上看到朋友打卡,才發現某一場展覽很對自己的胃口。

接著,他開始尋找這檔展覽的評價。

在Instagram上的地點看別人打卡的照片,到Facebook看粉絲團寫的介紹貼文。

如果是比較大的展,還可以到YouTube上看YouTuber們的體驗影片。

如果看了的確喜歡,那用戶會上活動平台買票,或者當天在現場買票。

入場之後,開始在展場拍照,看完展之後打卡分享心得。

分享心得的方式包括:分享圖片、分享影片、分享文字。

如果主辦單位有心想讓自己下個活動辦得更成功,還會透過Email請消費者填寫活動滿意度調查問卷。

到這邊,「參加活動」的場景才結束。

你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考慮場景必須思考完整流程?

一來是基於用戶體驗的考量,考慮完整流程才能打造出好的整體體驗。

二來則是基於「數據」的考量。

網路產業跟傳統行業的差別在於數據,或者更精確地來說是「數據流」,指的是數據在用戶行為中流動。

若不考慮完整流程,只能記錄破碎的用戶數據,這樣的數據一點價值也沒有。

考慮整體流程,記錄場景的「數據流」,這樣的數據才有可用性,才能發揮數據的價值。




場景如何幫助我們挖掘需求

以上述參加展覽的用戶行為為例,來看看從場景中我們如何挖掘需求。

為求聚焦,就講三個部分:看到展覽、查詢評價、買票。

首先,用戶需要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展覽資訊,知道這個展覽的存在。

用戶的行為,對應到他的需求就是「如何能看到更多活動資訊」。

那麼對應這樣的需求,活動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聚合更多活動資訊」。

「更多」意味著不只本身平台上的活動,也包括不在平台上的活動。

把公家機關辦的活動、學校的免費活動和節慶市集… 等等都聚合到平台上,豐富平台的資訊流。

這帶來的商業機會就是,用戶只要想要找一檔活動,知道上哪找準沒錯。

用戶要參加一場展覽,得先知道這場展覽的存在

其次,是找到一檔展覽之後,用戶為了避免踩雷,會去看看其他人打卡的內容。

看一看照片是不是跟活動頁面長的很像,抑或是參考他人看完展覽的心得。

用戶的行為,對應到他的需求就是「如何能瞭解活動的真實內容」。

避免被活動頁面的美好欺騙,瞭解參加過的人的心得。

那麼對應這樣的需求,活動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展示用戶參加後的評論」。

給參加過的用戶一次對活動評論的機會,並將評論展示給其他用戶。

平台聚攏這樣的資訊流,將讓用戶避免花費金錢和時間在不適合自己的活動上。

商業上的所有進步,都是讓消費者獲利。

長期來看,這樣會讓好的主辦單位持續累積口碑,爛的主辦單位自然而然淘汰,有助於營造好的活動生態。

最後,是用戶決定要參加,準備花錢買票。

用戶有可能是自行參加,也有可能是要呼朋引伴。

用戶的行為,對應到他的需求就是「分享」和「團購」。

那麼對應這樣的需求,活動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讓用戶可以「分享頁面」和「團購分票」。

讓用戶可以很輕鬆地把活動頁,透過聊天App分享給朋友。

或者,讓用戶可以找人團購,團購不但比較便宜,而且不用一一填表比較方便。

團購買了票,還可以用分票功能,把票分給朋友。

對平台來說,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可以提高用戶的黏性,也能透過團購來提升收入。

光是從參加活動的用戶場景中,拿出三個部分,就能挖掘出不少值得做的需求。

提升對場景的理解,對於我們挖掘用戶需求來說很有幫助。




挖掘需求的好方法-將場景切片

上述例子提到的三個片段「看到展覽、查詢評價、買票」,正是切片方法的產物。

什麼是切片?

切片是生活學的技巧,指的是將生物組織處理為薄片,於顯微鏡下放大觀察的一種方法。

應用於產品設計,就是將整套流程,也就是場景,切成切片看清細節。

讓我們能從細節中找到用戶需求,找到產品能提供服務的需求點。




從場景到切片,從整體到具體

場景是用戶從起心動念,到完成體驗的整體流程。

對場景理解越深刻,將會幫助我們做好頂層設計,有益於我們設計越好的整體流程。

有了場景的全局觀,在收到一個又一個需求時,就知道如何兼顧全局。

切片方法則是自頂而下,向下拆解。

把場景中的局部放大,有助於挖掘用戶的需求,解決用戶的具體問題。

從場景出發的頂層設計,從切片挖掘用戶需求的細節,兩者缺一不可。




場景是用戶從起心動念,到完成體驗的完整流程。

我們需要場景的全局觀,讓我們能兼顧整體,設計出好的體驗流程。

切片是放大局部的方法,只有在切片中,我們才能看清細節。

我們需要切片的微觀視角,讓我們能夠挖掘具體需求,從本質上解決用戶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人來信
16會員
115內容數
關於產品,關於生產力。
產品人來信的其他內容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父親的往日身影現蹤在泛黃素描本裡,歲數比現今少了一半,雖然步入中年,形貌依舊十分挺拔……
Thumbnail
父親的往日身影現蹤在泛黃素描本裡,歲數比現今少了一半,雖然步入中年,形貌依舊十分挺拔……
Thumbnail
《焚城》作為香港首部以核輻射危機為主題的災難電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展示了本地電影工業的突破,更以深刻的社會描摹帶出對政策、政治及團結精神的反思。由劉德華、莫文蔚、謝君豪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以輻射洩漏的危機為背景,勾勒出政府的應變、前線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以及市民面對災難時的各種抉擇。《焚城》不僅是
Thumbnail
《焚城》作為香港首部以核輻射危機為主題的災難電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展示了本地電影工業的突破,更以深刻的社會描摹帶出對政策、政治及團結精神的反思。由劉德華、莫文蔚、謝君豪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以輻射洩漏的危機為背景,勾勒出政府的應變、前線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以及市民面對災難時的各種抉擇。《焚城》不僅是
Thumbnail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 以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為核心,展現了韓國軍人干政的歷史陰影。然而,隨著2024年12月韓國戒嚴事件的爆發,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政治動盪的回溯,更成為了對當代韓國政治現狀的一面鏡子。兩者之間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迴圈與民主化進程的脆弱
Thumbnail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 以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為核心,展現了韓國軍人干政的歷史陰影。然而,隨著2024年12月韓國戒嚴事件的爆發,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政治動盪的回溯,更成為了對當代韓國政治現狀的一面鏡子。兩者之間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迴圈與民主化進程的脆弱
Thumbnail
  在當時,有大約20%的文字材料沒有辦法被確定地辨識出來。於是,我們輸入驗證碼的這個過程,就被媒合進了這項辨識工作之中。在那套系統當中,我們面前的兩個單詞,由一個OCR能夠辨識的單詞與一個它無法辨識的單詞組成。如果我們答對第一個單詞,我們輸入的第二個單詞就會被計點,點數夠多便能夠被視作正確答案。
Thumbnail
  在當時,有大約20%的文字材料沒有辦法被確定地辨識出來。於是,我們輸入驗證碼的這個過程,就被媒合進了這項辨識工作之中。在那套系統當中,我們面前的兩個單詞,由一個OCR能夠辨識的單詞與一個它無法辨識的單詞組成。如果我們答對第一個單詞,我們輸入的第二個單詞就會被計點,點數夠多便能夠被視作正確答案。
Thumbnail
大家平常在買東西的時候,都是怎麼做決定的呢?是看價格?看評價?還是聽朋友推薦?或是看到一個產品的廣告,雖然覺得很不錯,但總是有一點點猶豫,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買?這時候,想著如果能親身體驗這個產品,感受它的魅力,是不是會更有信心下手呢?這就是體驗行銷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大家平常在買東西的時候,都是怎麼做決定的呢?是看價格?看評價?還是聽朋友推薦?或是看到一個產品的廣告,雖然覺得很不錯,但總是有一點點猶豫,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買?這時候,想著如果能親身體驗這個產品,感受它的魅力,是不是會更有信心下手呢?這就是體驗行銷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行銷5C的概念,提到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消費者需求、消費者體驗及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時提供了深入瞭解目標客戶、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和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等實用技巧。這將對正在尋找新的行銷策略的企業和行銷人員有所幫助。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行銷5C的概念,提到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消費者需求、消費者體驗及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時提供了深入瞭解目標客戶、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和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等實用技巧。這將對正在尋找新的行銷策略的企業和行銷人員有所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