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苦諦(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raw-image

155 回首發現的幸福

有的時候幸運來臨時,

人們也會莫名其妙地感傷和退縮,

因為看起來好像是很痛苦、很危險的事,

但是過後回頭一看,才發現:

哇!原來是這麼美的一件事。

所以不要對眼前的境遇太快下結論。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癸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癸二、正修苦諦

              子一、思惟生死總苦

                    丑一、思惟八苦

                    丑二、思惟六苦

                    丑三、思惟三苦

                子二、思維別苦

                    丑一、三惡趣苦

                    丑二、人苦

                    丑三、非天苦

                    丑四、天苦

                       寅一、欲天三苦

                       寅二、上二界粗重苦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

二、消文

本週進度:P160L01 思惟病苦分五~ P162L04 如是思惟
師父開示: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69b&st1=1252&af2=70a&af3=70b&et3=705

第二正修苦分二.一思惟生死總苦.二思惟別苦。 

(思惟總苦,即思惟總的六道生死痛苦;思惟別苦,即分別思惟每一道特有的痛苦。)

中分三.一思惟八苦.二思惟六苦.三思惟三苦。

初中分八

① 思惟生苦 ② 思惟老苦 ③ 思惟病苦 ④ 思惟死苦 ⑤ 思惟怨憎會苦

⑥ 思惟愛別離苦 ⑦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⑧ 思惟五取蘊苦​


③ 思惟病苦

思惟病苦分五。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水等諸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不能受用悅意境界者.謂若有云.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諸非可意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速離命根者.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當於此等審細思惟。

八苦中第三個是病苦。思惟病苦,分五:

  1. 身性變壞的痛苦:久病纏身,以致身瘦力弱、皮膚乾枯等。(過度飲食,造成身體肥胖,器官不堪負荷也是一種病苦。)
  2. 憂苦增長的痛苦:謂體內四大(地水火風,見註1)一旦錯亂失調,疾病立至。身受苦逼,心遂憂惱,以致晝夜長時盡在憂苦中。
  3. 於可意境,不能受用的痛苦:若對病情有所損害,那麼連平常喜歡的東西,也不得隨意自在享用;包括行住坐臥各種威儀,也多不能隨心所欲了。
  4. 非可意境,須強忍受的痛苦:為了治病,種種不喜歡的飲食、藥物等,必須勉強服用;甚至以針灸、開刀等粗猛、不舒服的方式治療,也須被迫接受,橫增其苦。
  5. 速離命根的痛苦:若眼見醫藥無效,病不可治,知道死期不遠,心理產生極大恐懼和痛苦。

以上五種病苦,應該仔細思惟。

《廣大遊戲經》云.「多百種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眾生.當觀老病壞眾生.惟願速說苦出離。譬如冬季大風雪.草木林藥奪光榮.如是病奪眾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令盡財穀及大藏.病常輕蔑諸眾生.作諸損惱瞋諸愛.周遍炎熱如空日。」

《廣大遊戲經》中說:「各式各樣的病及病苦,就像獵人追逐著鹿群般的逼迫著眾生,我們應當觀察了知老、病是如何損壞著眾生。惟有祈求世尊快快告訴我們,出離苦的妙法吧!譬如冬天大風雪吹過,花草樹木頓失光澤;疾病就是像這樣摧殘我們,眾生的身體、容顏、氣力、及根識,都因此衰損了。即使耗盡家財、糧穀與所有寶藏,也抵擋不了百病的恣意侵擾;它們無視於眾生的好惡與存在;就像當空之烈日在散發熱浪時,完全不講情面。」


④ 思惟死苦

思惟死苦分五。謂捨離圓滿可愛財位捨離圓滿可愛親族捨離圓滿可愛朋翼捨離圓滿可愛身體死時當受猛利憂苦.乃至意未厭此諸苦.當數思惟。前四為苦之理者.謂見當離此四圓滿而發憂苦。

八苦中第四個是死苦。思惟死苦,分五方面:死亡來臨時,縱使千般不捨,最終仍得

(1)捨離圓滿可愛財富;

(2)捨離圓滿可愛親眷;

(3)捨離圓滿可愛友伴;

(4)捨離圓滿可愛身體;

(5)命終時備受種種猛利憂苦。

以上五種死苦的內容,應於未產生厭患之前,多多思惟,令心相應。

前面四者之所以導致憂苦,是看到死時當捨離上述所說的財富、親卷、友伴乃至極珍愛的身體四種圓滿,因此而發起極大憂苦。

學習筆記:

我們執著什麼,就會被什麼所綑綁,不得自在。到死時,也不得解脫,承受不得不別離的猛烈大憂苦。然而,在生命不斷的流轉輪迴中,我們又何嘗真正擁有過什麼呢?! 除了如影隨形的善惡業報! 在隨業流轉中,以為擁有,以為真實,為此忙碌,辛苦一生。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中如是說:

因吾不了知,死時捨一切, (從前因為我不瞭解,死時必須捨棄生前的一切;)
故為親與仇,造作諸罪業。 (所以一直為了貪戀身財、親友或怨憎仇敵,而造作了種種的罪業。)

仇敵化虛烏,諸親亦湮滅, (日復一日,仇敵都將化為虛無,親人也將如雲煙一般消失無蹤,)

吾身必死亡,一切終歸無。 (我自己呢,也必死無疑;同樣的,一切恩怨情仇,終歸於空無。)

人生如夢幻,無論何事物, (人生如夢啊,無論任何美醜好壞的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復見。 (經歷過後,都只能成為影塵回憶;一切往事都不能重複再來。)

復次於此生,親仇半已逝, (而且,在這短暫的生命期間,親友和仇敵大半都已經逝世了;)

造罪苦果報,點滴候在前。 (然而我因為他們造罪而應受的難忍果報,卻絲毫不爽地等著在無盡的輪迴中報應到我身上來。)

《廣大遊戲經》亦云.「若死若沒死沒時.永離親愛諸眾生.不還非可重會遇.如樹落葉同逝水。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死擒多百諸含靈.如海鯨吞諸眾生.猶龍金翅象遇獅.同草木聚遭猛火。」

《廣大遊戲經》中也說:「將死或已死亡時,必然要和親愛的人永遠別離,從此再也無法相聚(縱使業緣未了,再相見時已不復往日的親愛,或成為路人或因怨結新仇),就像落葉飄零,不再復生;又似江水流逝,不再返回。連地位最高的國王在死亡面前也須俯首,不得自在;就像漂木在湍流中只得隨波逐流。死的時候孓然獨行,沒有人能隨侍,唯一相伴的只有業風,然後隨業飄流六道,一點自主能力都沒有。三界中哪裡有可以免除死苦的安樂處?海裡有巨鯨吞食魚蝦、空中有金翅鳥噉食龍族、陸地上有獅子襲擊大象,連非情草木都會遭受野火焚燒。一切含靈蠢動(一切眾生)、情與非情(草木等 因沒有心識稱為非情),都被死苦逼迫著啊!」

⑤ 思惟怨憎會苦

思惟怨憎會苦分五。謂如遇怨敵.便生憂苦。畏其制罰。怖畏惡名.遭非讚頌。畏苦惱死。違正法故.畏懼死後.墮諸惡趣。當思此等。

八苦中第五個是怨憎會苦。思惟怨憎會苦,分五方面:

  1. 如果遇到怨敵,心中便生起憂苦。
  2. 害怕遭到怨敵的制罰或報復,整日提心吊膽、惴惴不安的苦。
  3. 害怕遭受惡名誣陷,或被毀謗的苦。
  4. 害怕受怨敵傷害、強者欺凌等,在苦惱逼迫中喪命。
  5. 造作種種違背正法之業,害怕死後墮入惡趣。

以上怨憎會的痛苦,應以智慧,善為思惟。

⑥ 思惟愛別離苦

思惟愛別離苦分五。謂若捨離最愛親等.由此令心發生憂慼。語生愁歎。身生擾惱。念彼功德.思戀因緣令意熱惱。應受用等有所缺乏。當思此等。

八苦中第六個是愛別離苦。思惟愛別離苦,分五種苦相。

由必須捨離所想要的、最親愛的,而造成的五種痛苦:

  1. 心生憂慼;
  2. 語生愁嘆;
  3. 身生擾惱;
  4. 憶念所愛的功德(好處),由思戀的緣故而心生熱惱(心對於別離或者悲傷或者生起瞋心)
  5. 本來應該享受到的東西,由於因緣不具足,而導致缺乏。

應當結合自身經驗來思惟這五種苦相。


⑦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愛別離。求不得者.謂務農業秋實不成.及營商賈未獲利等.由於所欲勵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憂苦。

八苦中第七個是求不得苦。思惟所欲求不得苦,也有五種。就和愛別離的痛苦是一樣,都是想要的 (和貪相應) 卻得不到,便因此生憂慼、生怨嘆、生擾惱,因為念彼功德、思戀因緣而心生熱惱,由受用等有所缺乏而生憂苦。比如:務農卻收成不好;經商卻未獲利潤等。雖然努力追求卻還是不能得到,於是心灰意冷、憂愁苦惱,這種都屬於求不得苦。

學習筆記

此中的愛別離、求不得,或對人或對物皆有可能發生,渴望及擁有時增長貪愛,缺少匱乏時增長憂傷,得而復失或受到取得障礙時生猛利瞋心,由此造作種種惡業。內心被情緒慾望綑綁,行為上則被情緒慾望支配造種種不善行,不得自在。


⑧ 思惟五取蘊苦​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此諸苦當數思惟。其中初者(當成眾苦之器).謂依受此取蘊.能引來生以後眾苦。第二(已成眾苦之器)謂依已成之蘊.為老病等之所依止。第三(苦苦器)第四(壞苦器).謂彼二苦粗重隨逐能生彼二。第五(行苦器)謂初成取蘊.即便生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是行苦故。於三苦時此當詳說。

八苦中第八個是思惟五取蘊總的來說都是苦五蘊為色、受、想、行、識,聚合起來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生命。是聚合的意思。

思惟五取蘊的苦,透過五個方面思維:1.當成眾苦之器、2.已成眾苦所依之器、3.是苦苦器、4.是壞苦器、5.是行苦器。我們應數數思惟這五種苦。

  1. 當成眾苦之器,是指因受生而得到的這個取蘊身,是產生眾苦的器皿,將引發來生的眾苦。
  2. 已成眾苦所依之器,是指現在蘊體已成,而它正是老、病等一切苦的所依處。
  3. 4.苦苦器和壞苦器,是指它們皆依蘊體而有;因取蘊身為煩惱種子隨逐的影響,而會產生苦苦和壞苦。

5.行苦器。是指一旦完成取蘊,立刻產生行苦的自性。

行苦的意思,就是蘊體的一切行為都受往昔的煩惱和業所支配而運轉,不得自在,所以是行苦。

苦苦、壞苦和行苦,在後面講三苦時還會詳細說明。

恩師日常老和尚開示:

這五個取蘊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所謂的五蘊。「色」,就是我們現在的色身,有色身,形色所成的,然後呢「受、想、行、識」,那是心蘊。「識」,最後那個識是識體,它識的心所法,它識的功效 ─受、想、行三樣東西。那麼總合起來呢,有這個五個大類的東西,合成功一種身心相續,這個身心相續在五趣(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當中是不斷地輪轉(輪迴轉世),所以叫「數取趣」,不斷地在這個輪迴當中輾轉,這個東西 ─五蘊、五取蘊,平常我們說的「人」。這個人擺在自己身上那就叫「我」,一切問題無不都從這個上頭出來的,這個是整個的一切問題的根本。現在我們看看,這個東西是什麼?我們平常所要求的一切一切,無非都在忙這個,無非都在忙這個。

尊貴仁波切開示:

經典裏面開示五蘊的時候,講了前面生、老、死這些苦的來源,總略來說還是五取蘊的苦。第八個苦(五取蘊苦)是前面這些苦的來源。前面的苦分了很多類,但是苦真正的來源是什麼呢?是五取蘊造成的。


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真實求解脫心.無發生處。於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切要。

如果我們不了解生死輪迴中取蘊的本質是行苦性,就不能夠對這個五取蘊產生絕大的厭離心,也絕不可能真正地生起希求解脫的心;那麼對同樣在生死輪迴中受苦的其他眾生,自然沒有想要拯濟的悲心。所以不管就自利或利他,不論是趣入大乘或小乘,認識苦諦及追求解脫的意樂,是非常重要的。

恩師日常老和尚開示:

五取蘊的本質是什麼東西,你根本不認識。因為它本質是苦的,你不認識是苦,既然不認識苦的話,我們還直覺得這是我,快樂得很啊!要營養,要長得胖胖,要長得肥肥,然後呢要求它舒服,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切問題都來了,當然,哪可能發生真實厭離!現在前面已經了解了,所謂解脫是什麼?就是從縛著當中解開來。什麼是縛著?惑跟業。這個惑跟業綁著什麼?就是綁著我們這個五取蘊。所以你必要在這個五取蘊上面,產生絕大的厭惡,求解脫的心。那個時候才進一步去找,它什麼原因而綁著的等等,整個的修行佛法的根本從這裡


發生此者.亦隨當從無垢聖語.如量解釋.先正尋求清淨了解。次須長時觀擇修習.引發其心猛利變動。故薄伽梵令知苦諦生死過患.宣說八苦.所有密意.如聖無著極善決擇而為宣釋。

想要發起厭離與希求解脫的心,應該依從無垢經論,首先尋求正確的了解;其次必須長期不斷地觀察修,引發自心猛利的變動,直到轉變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為止。世尊為了讓眾生了解生死輪迴的過患,特別開示了八苦(苦諦的特質),而它所有的密意,宗大師是按照無著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所作的極其圓滿的抉擇,而作了宣說和解釋。


如博朵瓦云.「於六趣中.隨生何趣.其後發生病痛死等.眾苦惱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應.忽爾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時.必不能越。我等於此.若起厭離.須斷其生.此須斷因。」當於前說.生老病死等已生眾苦.如是思惟。

如博朵瓦祖師所說:「不論投生在六道中的哪一道,一定都免不了會有病苦、痛苦及死亡等眾多苦惱。看到有情生病的生病、死掉的死掉,要知道這些痛苦都不是無因生、都不是突然憑空降臨的,而是生死輪迴的本質,它的性就是『生死性』,相就是『生死相』,眾生只要在輪迴當中,就註定要遭受眾苦,無法超越。我們應當從這段話去體會生死的本性是苦,如果因此對生死生起了厭離,就必須要斷除輪迴,也就是必須徹底截斷受生的因,這樣才能得到究竟安樂。」

對於上述生老病死等已經產生的眾多苦惱,應當按照這樣來思惟。

註:

  1. 四大(或稱 四大種):

星雲大師開示:

佛法講,是假由「四大」因緣和合而形成的,「四大」就是地、水、火、風。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都是地、水、火、風等四種因緣所組成。

例如建築一棟房子,鋼筋、磚瓦、水泥等堅硬性的東西如「地」;水泥需要水的攪拌才能凝固,所以水泥有潮濕性的東西如「水」;鋼筋需要高溫熔鑄,才能成鋼,所以鋼筋有燥熱性的東西如「火」;磚瓦不但要經過窯燒,還要風化才能成磚成瓦,所以磚瓦有流通性的東西如「風」。

師父的叮嚀:

我覺得在今天這個末法時代,大家這麼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不曉得什麼是好,居然最完整、根本的教法在這裡,啊,感到無比地慶幸!如果我們不是宿生有相當的善根,碰不到。為什麼?業感緣起,就是這樣簡單。你沒有積這個善根絕對碰不到,想到高興啊,想到高興啊!然後推動著自己,趕快努力。既然前面告訴我們有這麼事情做不到,現在又了解了怎麼去做,這個力量就來啦!一個是拉你的,一個是推你的,又拉又推那當然上得去。

所以當你感著得拉了歡喜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歡喜到別的地方去了,趕快想想:唉呀,我還有這麼多錯!所以那個拉到別地方歡喜心,就被這個苦切的心情把它對治掉了,變成功推的力量。結果那推、推、推、推,推得太緊了,到那個時候心裡面又換一個想法,變成拉的力量,啊,心裡又歡喜!這樣狀態當中,不管你是歡喜也好,不管你是悲切也好,方向總歸是一路向上,這個是我們這個地方應該了解的,應該了解的。

然後呢方法上面,同樣地我們要認真探討,儘管,是!無不是走這個出離的路,不管是自利利他,但是那個方法萬一弄得不對的話,我們以為做對了,結果走、走、走、走,走到邊路上面去了。


與師父心靈對話:
1.什麼是五取蘊,為什麼要認識五取蘊?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0a&st1=121&et1=251.1

2.這個五蘊身,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0a&st1=253&et1=347.6

3. 體會五取蘊苦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0a&st1=573&et1=826

4. 值遇大師教法,好好努力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0a&st1=1421&et1=1598


avatar-img
26會員
67內容數
一旦我們的內心調到一個學習的角度, 無論面對任何境界,我們只會計算學到了什麼——昇華內心,服務他人。 我們最在意的是內心的收穫,所謂欲平天下者,先平自心。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2春103班部落格 的其他內容
                                                                                                         雜寶藏經卷第六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日常師父的叮嚀: 所以這個世間你了解了,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 往往有人說弄弄不行, 要退轉去了。假如退轉去安樂的話,我第一個退轉,我絕對不願意跑得來受這個罪。因為我現在了解得清楚、明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現在你雖然苦,你拼命努力就有跳出苦的機會。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每個人都想得到自由,其實能不被煩惱束縛,才是生命的最大自由! 讓內心徹底從無明中醒覺,就像從惡夢中醒來,得到一種完全清晰無謬的認知。 切斷煩惱的根本及其習氣,心靈才得以擺脫重擔,行到彼岸,自由飛翔。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師父叮嚀:不過這個地方犯戒前面已經說過了,尸羅、軌則、淨命、正見這個四樣東西,前面三樣東西沒有圓滿,如果你正見具足的話不會墮落,這個我們要了解。尤其是現在末法的時候,你要絕對清淨的話,這個的的確確比較難;但是呢反過來,如果說你得到了正見,努力去做的話,這個就有絕大的功德。
                                                                                                         雜寶藏經卷第六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日常師父的叮嚀: 所以這個世間你了解了,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 往往有人說弄弄不行, 要退轉去了。假如退轉去安樂的話,我第一個退轉,我絕對不願意跑得來受這個罪。因為我現在了解得清楚、明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現在你雖然苦,你拼命努力就有跳出苦的機會。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每個人都想得到自由,其實能不被煩惱束縛,才是生命的最大自由! 讓內心徹底從無明中醒覺,就像從惡夢中醒來,得到一種完全清晰無謬的認知。 切斷煩惱的根本及其習氣,心靈才得以擺脫重擔,行到彼岸,自由飛翔。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師父叮嚀:不過這個地方犯戒前面已經說過了,尸羅、軌則、淨命、正見這個四樣東西,前面三樣東西沒有圓滿,如果你正見具足的話不會墮落,這個我們要了解。尤其是現在末法的時候,你要絕對清淨的話,這個的的確確比較難;但是呢反過來,如果說你得到了正見,努力去做的話,這個就有絕大的功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所謂「正道」者 可令眾生苦集永盡 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 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經藏總集》將是現在和未來我們娑婆世界所有修行人證得了生脫死的根本指南!積極宣傳、推廣《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經藏總集》就是最好的弘法利生,就是我們修行積累功德最快的方法。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它很重要,一直有因緣。這個教法無需灌頂、口傳都可以受持,希望大家自己深入研究,然後跟家親眷屬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它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Thumbnail
法義分享—自信教人信(慶23.12.30)     當今末法五濁之娑婆眾生,若有幸值遇「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念佛法門,且自知「愚惡無望」,唯可仰憑「彌陀救度」,捨棄自力修證的幻想,轉向佛力攝取的信受,因而一心念佛,業成不退。若行有餘力,推己及人,也願將個人的入信 (安心)歷程及實踐 (起行)心得
一位臨床宗教師的省思 釋覺法著 2022  紹印精舍 ❍ ❍ ❍ ❍ ❍❍ ❍ ❍ ❍ ❍❍ ❍ 慈,意為給予對方快樂。將感恩排在首位,先感謝自己,漸次的感謝周遭的親友至大眾;再來是懺悔與原諒成一組,以謀求人際間的和解。最後是祝福,一樣從祝福自己開始到大眾,這是一種心念的練習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2024年的第一篇,寫個關於楞嚴咒的資訊, 希望大家能淨化一切邪惡給自己平安的一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所謂「正道」者 可令眾生苦集永盡 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 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經藏總集》將是現在和未來我們娑婆世界所有修行人證得了生脫死的根本指南!積極宣傳、推廣《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經藏總集》就是最好的弘法利生,就是我們修行積累功德最快的方法。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它很重要,一直有因緣。這個教法無需灌頂、口傳都可以受持,希望大家自己深入研究,然後跟家親眷屬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它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Thumbnail
法義分享—自信教人信(慶23.12.30)     當今末法五濁之娑婆眾生,若有幸值遇「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念佛法門,且自知「愚惡無望」,唯可仰憑「彌陀救度」,捨棄自力修證的幻想,轉向佛力攝取的信受,因而一心念佛,業成不退。若行有餘力,推己及人,也願將個人的入信 (安心)歷程及實踐 (起行)心得
一位臨床宗教師的省思 釋覺法著 2022  紹印精舍 ❍ ❍ ❍ ❍ ❍❍ ❍ ❍ ❍ ❍❍ ❍ 慈,意為給予對方快樂。將感恩排在首位,先感謝自己,漸次的感謝周遭的親友至大眾;再來是懺悔與原諒成一組,以謀求人際間的和解。最後是祝福,一樣從祝福自己開始到大眾,這是一種心念的練習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2024年的第一篇,寫個關於楞嚴咒的資訊, 希望大家能淨化一切邪惡給自己平安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