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掌聲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朋友私訊問我:「有沒有想過,那天不演講了,沒有掌聲了,可以適應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非常多年前,曾經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第一位推廣部專職伙伴的小琦,在聊天中很訝異地知道,原來我很不喜歡講話,非工作的時間大都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她驚呼:「每次看到你都是話講個不停,又快又急,又手舞足蹈,還以為你是過動兒耶!」

在我擔任荒野理事長時,曾經代表民間團體擔任十多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種委員會的委員,當時就有伙伴以為我很喜歡開會,但這也是大家的誤解,當我卸任後,全部的會議能移交給新幹部代理的就移交,不能的也就在擔任完任期後就婉拒續任,因為我不喜歡開會,會出席是基於環保理念的推動必須跨界地影響,才參與那麼多乍看似乎與荒野並沒有太大關係的領域。

就像演講,並不是我喜歡聽到掌聲,而是當我卸下荒野理事長,省下許多原先必須參與的會議或活動,不必站在第一線當志工時,這是我還能使得上力的社會服務。是的,我是把演講當社會服務來看,而不是為了掌聲。

我喜歡閱讀,覺得最大享受就是閱讀,因此我始終渴望有許多安靜不受打擾的時間來閱讀,從書裡我就可以得到一切我想要的,因此對於一般人眼中的物慾或聲名,我向來是不太在乎的。

當然,除了閱讀是第一優先外,我也喜歡交朋友,雖談不上為朋友兩肋插刀那麼血淋淋,但是跟朋友一起從事社會公益可以算是我第二優先的生命順位,至於其他就隨順因緣了。

 

溫柔革命

    記得在近三十年前在荒野保護協會籌備時,就發現環境運動最大的困境其實是在「環境保護」成為普世價值之後。在以前,關心環境的朋友不管是為哪一個議題或哪些理念在努力時,總是透過各種數據資料,用各種方式來說服不同意見的人,期望這些人被我們說服時,情況就會有所不同,環境就會有所改善。

  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幾乎每個人都同意環境保護很重要,可是當你要說的一切他們也都同意時,我們還能夠再「說」些什麼嗎?當我們不需要「說服」(也無從說服起,因為他們全部同意你)任何人時,環境卻還是在快速惡化中,這就是我所說的環境運動的困境。因此,這個困境已無法透過更多的環境教育來解決,而是必須減少從「認知」到「行動」之間的落差。

    因為一般所謂的革命,通常是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然後會以強烈的態度指正別人,推到極致,甚至會以強大的壓力甚至暴力來達其所願。但是溫柔的革命剛好相反,是從自己改變做起,透過尊重與包容,甚至留有空間來等待,讓周邊的人因為親眼所見而改變。常會覺得,這種來自內心的感動,才是真正且持久的力量。

    而且,這些年重要的環境議題,甚至牽涉到我們這個文明能不能永續下去的關鍵,是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遷,以及因為經濟全球化導致的貧窮問題與自然資源快速耗損。這些挑戰跟早年環保團體所著力的保護某個森林,某條溪流或某個物種完全不同。過去我們對抗的是具體的單位,可以明確地找到策略方針。但是今天我們面對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發現,只有一個人變成願意行動的志工,他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才會真正的改變。這也是荒野保護協會不斷發展志工組織的原因。

    不過我也知道,很多人還是很悲觀,認為我們面前的挑戰似乎都太過於鉅大,再加上我們發現竟然找不到罪魁禍首時,(原來我們習慣過的方便生活與舒適享受,以及因全球競爭所帶來的低廉物價……居然是問題的癥結),許多人不免會沮喪地想:「我們個人微不足道的力量能產生什麼改變?」

  的確,面對七十多億人口,複雜且龐大的全球經濟體系,我們每個人似乎是汪洋裏的一滴水,顯得如此渺小。

    面對大海,每一滴水似乎是那麼微不足道,可是整個海洋不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水滴所集合起來的嗎?因此,每個水滴也都有他的責任,每個水滴的貢獻都有他的意義存在。

    是的,個人的努力如同一滴水,但是如何讓這一滴水永不乾涸?答案是流入大海中。也就是把我們個人的努力,匯聚入一個可長久良善的組織。

    這場根植於台灣的溫柔革命,如果有更多的人加入,就會形成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溫柔力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那天回程路上,心理冒出了一句話:「有沒有不會聊天的超級業務員?」
Thumbnail
那天回程路上,心理冒出了一句話:「有沒有不會聊天的超級業務員?」
Thumbnail
後來的我們,都像在對答案,連曖昧了暈船了熱戀了不愛了,都能找首歌對詞入座。
Thumbnail
後來的我們,都像在對答案,連曖昧了暈船了熱戀了不愛了,都能找首歌對詞入座。
Thumbnail
我開始不想提起工作之外的事!因為。我已經漸漸習慣了工蜂的生活。
Thumbnail
我開始不想提起工作之外的事!因為。我已經漸漸習慣了工蜂的生活。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有朋友私訊問我:「有沒有想過,那天不演講了,沒有掌聲了,可以適應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非常多年前,曾經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第一位推廣部專職伙伴的小琦,在聊天中很訝異地知道,原來我很不喜歡講話,非工作的時間大都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她驚呼:「每次看到你都是話講個不停,又快又急,又手舞足蹈,還以為你是過動
Thumbnail
有朋友私訊問我:「有沒有想過,那天不演講了,沒有掌聲了,可以適應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非常多年前,曾經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第一位推廣部專職伙伴的小琦,在聊天中很訝異地知道,原來我很不喜歡講話,非工作的時間大都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她驚呼:「每次看到你都是話講個不停,又快又急,又手舞足蹈,還以為你是過動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