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筆記】挑戰台北市經典自行車新手路線-來去中社路練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鑑於這周就要參加美利達彰化經典百K了,而菜雞如我竟然在比賽一週前才正式拿到友人I出借的公路車,只好趁著這所剩無幾的時間趕快來試車!

友人I比菜雞版主還要略矮5公分左右,所以騎乘的公路車比跟友人B借來的還要再小兩號,天啊,菜雞版主一下踩到快抽筋,一下又捲在一起騎車XDDD,不得不說自己實在是一個非常有彈性(小氣)的人,但事實證明,騎小一點的車還是比騎大一點的車來的舒服欸(?)

在友人I的建議下,因時間僅剩一週,版主平日白天又要上班,因此推薦了北部車友夜騎聖地-中社路,來試乘+抱佛腳。中社路為新手推薦原因有:馬路寬敞且有規劃自行車道、沿路有路燈照明、車流量小、長緩坡。經菜雞版主實測後,認定確實適合新手,尤其從中社路起點-外雙溪橋開始到頂點,整趟路程如果是老手只要20分鐘內即可登頂,而菜雞版主邊踩邊休息的情況下,也是不怕大家知道,大概....40分鐘就到了(超廢)。

raw-image


Google map預估30分鐘XD




中社路路線圖:(起點外雙溪橋-終點翠山步道入口處)

raw-image

圖片來源:google map

本次總騎乘路線:大湖公園-沿文湖線-自強隧道(反向人行道)-故宮-外雙溪釣蝦場-中社路

raw-image

圖片來源:google map

根據Google map資料總長為13.3公里,然而這邊卻有一個非常討人厭的BUG要跟大家分享,當你從內湖要前往不管士林、天母、或是外雙溪的方向時,勢必都得經由自強隧道才能穿越這座山(除非你要翻過去),然而自強隧道是一個非常行人、自行車不友善的道路設計,隧道分成兩個方向,從內湖往士林的方向是沒有設計人行道或是自行車道的。

raw-image
raw-image

圖片來源:TVBS新聞網

而如果以自行車騎乘在人車流量眾多的自強隧道裡,除了違規以外,更是非常的不安全,儘管自強隧道已經有區間測速限速50公里。所以內湖的車友如需通過自強隧道,必須非常不方便的繞到大直,在反方向通過隧道的人行道才能抵達。

在此沉痛地向台北市政府呼籲,是否該好好思考,在因應淨零碳排2050的國家政策下,推動自行車友善等減碳措施,不應是當務之急?然台北市自行車動線規劃混亂,不僅是自強隧道這段離譜設計,實地沿文湖線騎行,會發現自行車路線常常畫在充滿障礙的人行道、斷在危險的路口,抑或是直接消失。不僅有礙觀光客來台想要以自行車來體驗台北市,或是每天生活在此的居民試圖以自行車通勤,都存在很大的阻礙空間並感到危險。讓人納悶身為首善之都的台北市,真的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嗎?政府真的有注重行人的權利嗎?花大錢做的公共藝術真的不如給行人一個友善的空間來的重要。


以下有幾張圖(Google map街景圖)給大家看看從內湖到士林有多困難重重:

首先你要繞一大圈往大直,過馬路,再逆向繞回來。

raw-image

接著你要沿著紅線逆向前往自強隧道的人行道,途中你要挑戰電線桿、行道樹、坑坑巴巴的瓷磚等堪比斯巴達障礙賽。途中只要行經低頭滑手機的路人甚至會來個愛的碰撞。

raw-image

接著要繼續沿著樹幹邊邊,利用高超平衡技巧,就能順利抵達自強隧道囉~

raw-image

挑戰完自強隧道之後終於可以順利贏來康莊大道,經過故宮前面之後一路挺進,奮力地踩著踏板就可以看到釣蝦場抵達本次訓練地點中社路前外雙溪橋。

raw-image

圖片來源:google map街景圖


raw-image


騎到快到頂點時,有一個小平台,剛好可以看夜景。




最後抵達終點時,遇到一個也在拍照打卡的車友,就請他順便幫我拍一張當作初次來中社路的紀念(憑證)。

raw-image

結語:

騎車、打球就跟所有興趣一樣,當大家都穿著裝備、一看就知道是同路人時,往往很好搭話,眼神一對上就能打開話匣子停不下來。路人大哥聽到我要去參加彰化百K時羨慕的說他都報不到名,然後分享他自認為還算很肉腳的騎車經驗(五年),從一日北高聊到西濱公路跟東北季風,還順便介紹了TWB台灣自行車協會跟中華民國自行車協會辦的活動等等,在自行車的這條路上我還在起點,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一路磕磕碰碰的也可以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事、物,然後再走一陣子吧。

在平凡枯燥的生活裡添加一點個人風味。 這裡是巧客洋芋片的憤世多元宇宙,都是日常、也都是生活, 紀錄分享的同時也尋找意義,標籤的同時也尋找不被標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夢行者保羅》(Dream Scenario)是一部由尼可拉斯凱吉主演於2023年上映的超現實主義喜(?)劇片,如果照英文的片名直譯的話就是"夢境場景",也是整部戲的主軸內容,一名在美國大學擔任教授的平凡大叔,突然間出現在所有包含不認識的人的夢境中...
為什麼說《躍動青春》是2023年最不可錯過的動畫之一? 與周遭熱愛動畫的友人談起2023年覺得最好看的動畫時,不少人會說我推的孩子、葬送的芙莉蓮等。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觀看Netflix動畫《躍動青春》後的感想和心得,包括角色訴說的故事、劇情展開和生活細節觀察。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夢行者保羅》(Dream Scenario)是一部由尼可拉斯凱吉主演於2023年上映的超現實主義喜(?)劇片,如果照英文的片名直譯的話就是"夢境場景",也是整部戲的主軸內容,一名在美國大學擔任教授的平凡大叔,突然間出現在所有包含不認識的人的夢境中...
為什麼說《躍動青春》是2023年最不可錯過的動畫之一? 與周遭熱愛動畫的友人談起2023年覺得最好看的動畫時,不少人會說我推的孩子、葬送的芙莉蓮等。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觀看Netflix動畫《躍動青春》後的感想和心得,包括角色訴說的故事、劇情展開和生活細節觀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前幾天心血來潮去北宜公路騎車看看風景,因為本身不是飆車咖,所以都秉持著安全駕駛的態度慢慢騎。 騎到一半時,對向的騎士突然犁田,他們的機車也往我這邊快速滑行過來。當下我真的傻眼,心裡冒出「怎麼會有人在我面前雷殘」、「我會不會被撞到?」這些想法。 不過隨後我也恢復冷靜,快速預判對向機車的可能滑行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只會游泳,報了標鐵,從一無所知到會騎車。 單車世界好深好深,不過也可以開心踩,開心玩,單車環島前的紀錄。
Thumbnail
因為幾天前提到自己習慣騎的一條能訓練也能愜意騎的百K路線 在這邊把它紀錄起來,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入坑自行車時是個9x公斤重的奔四中年男子,長期的工程師作息也將身體弄壞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在思考要做什麼運動來調整一下體重,本來曾簡單慢跑但並沒有深入持久,體中也就升升降降升升降的(XD 多了一個升)
Thumbnail
現學現賣的自行車調整後,上午搭火車至台東。車廂只有我一個人,台鐵在花東都是做愛心服務的,敬佩!
Thumbnail
昨日挑戰西濱輪霸200K才發現自己的的練習量和等級其實是越級打怪..... 苗栗出發時飄著毛毛細雨,然後前60K跟著我姐夫還有都吸車隊的速度,發現⋯也太快了吧!然後從南寮之後我到觀音一整個大逆風,跟著到第一補給站時已經埋下快抽筋的隱憂⋯果不其然,在80K時老問題,先爆了了一次⋯在路邊努力伸展著,上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約好一起騎車,昨天才跑環蘭潭,連續天數運動對我來說非常少,更不用說對我體能都是中強度的內容。 一早七點出發,天陰陰的,早晨非常的冷,上週還熱的像夏天。 往白河的路上都是老路了,目標也是常去的美芝城。跟朋友一起騎最大的好處就是為了跟上他,會逼著自己一直踩一直踩,因為他速度比較快
05/19/2008 單車運動在台北之流行,可以在我去車行裝個碼錶時,要等半小時,景美腳踏車 道有時塞車可以看的出來.不過這個倒是好事.單車真的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和同事約好要由景美騎單車到公司,有好一陣子了.終於在今天成行.   我們約美河濱車道見面,一起騎到公司. 清晨的河演車道,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前幾天心血來潮去北宜公路騎車看看風景,因為本身不是飆車咖,所以都秉持著安全駕駛的態度慢慢騎。 騎到一半時,對向的騎士突然犁田,他們的機車也往我這邊快速滑行過來。當下我真的傻眼,心裡冒出「怎麼會有人在我面前雷殘」、「我會不會被撞到?」這些想法。 不過隨後我也恢復冷靜,快速預判對向機車的可能滑行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只會游泳,報了標鐵,從一無所知到會騎車。 單車世界好深好深,不過也可以開心踩,開心玩,單車環島前的紀錄。
Thumbnail
因為幾天前提到自己習慣騎的一條能訓練也能愜意騎的百K路線 在這邊把它紀錄起來,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入坑自行車時是個9x公斤重的奔四中年男子,長期的工程師作息也將身體弄壞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在思考要做什麼運動來調整一下體重,本來曾簡單慢跑但並沒有深入持久,體中也就升升降降升升降的(XD 多了一個升)
Thumbnail
現學現賣的自行車調整後,上午搭火車至台東。車廂只有我一個人,台鐵在花東都是做愛心服務的,敬佩!
Thumbnail
昨日挑戰西濱輪霸200K才發現自己的的練習量和等級其實是越級打怪..... 苗栗出發時飄著毛毛細雨,然後前60K跟著我姐夫還有都吸車隊的速度,發現⋯也太快了吧!然後從南寮之後我到觀音一整個大逆風,跟著到第一補給站時已經埋下快抽筋的隱憂⋯果不其然,在80K時老問題,先爆了了一次⋯在路邊努力伸展著,上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約好一起騎車,昨天才跑環蘭潭,連續天數運動對我來說非常少,更不用說對我體能都是中強度的內容。 一早七點出發,天陰陰的,早晨非常的冷,上週還熱的像夏天。 往白河的路上都是老路了,目標也是常去的美芝城。跟朋友一起騎最大的好處就是為了跟上他,會逼著自己一直踩一直踩,因為他速度比較快
05/19/2008 單車運動在台北之流行,可以在我去車行裝個碼錶時,要等半小時,景美腳踏車 道有時塞車可以看的出來.不過這個倒是好事.單車真的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和同事約好要由景美騎單車到公司,有好一陣子了.終於在今天成行.   我們約美河濱車道見面,一起騎到公司. 清晨的河演車道,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