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筆記法 - 進化自己的思考

2024/03/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見書名,你可能會猜想這本書要介紹的會是一種萬能的筆記方法,讓你在各種場景都適用的筆記術。

坊間已經有許多筆記方法的書籍,其實也脫離不了框架的應用。而這本萬能筆記法強調的不是框架,而是一種筆記思維。

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整理幾個重點與我的想法,跟你分享~
(手寫派應該會愛這本書XD)

運用筆記,成為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

這句話我認為是貫串本書脈絡的重要觀念。如果你是很在意筆記方法的人,很有可能一直陷在「我要寫一則很有結構的筆記」當中。因為在完成有結構的筆記之前,應該要對筆記的內容有所想法,才有辦法搭建有結構的筆記內容。為什麼不擅長做筆記的?又該如何解決?簡單來說,筆記不光是重點的紀錄,而是要將方向聚焦在與自己有關的一切,透過精緻化的編輯與整理,將筆記重構成自己的答案。
而以上三點,也是輸入筆記的重要關鍵!

    1. 不知道要寫什麼→因為沒有為自己的筆記建立準則,也就是「我要筆記的內容為何」,如果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專業成長來進行筆記,這種有目的的方向更容易聚焦想寫的內容。
    2. 不知道要怎麼下筆開頭→先不求完整的筆記架構,而是先將腦中所想的條列式呈現,初步整理之會對各點有更清晰的脈絡。有了脈絡自然能夠寫出完整的筆記。
    3. 不知道活用這些筆記→將日常生活當中汲取到的情報加以整理,並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這些筆記與待解決問題的相關性,提煉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三種筆記,將發現與想法整合。

為了解決上述的三種問題,書中提供了三個筆記形式。我認為在有聚焦的主題上耕耘,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知識焦慮。不必擔心錯過了什麼,只要帶著自己待解決的問題去輸入即可~且透過不斷的輸入與輸出,自然而然能培養出自己的情報敏感度、觀察力、言語化力,進而從各種角度來思考問題的發想力。

    1. 記錄筆記:避免遺漏重要事項。如:開會事項。
    2. 輸入筆記:資訊化為己用。如:網路文章、影音平台、Podcast,為了學習而記錄的內容。

      筆記的準則:為自己訂定一份筆記的要點,以擴展自己的橫向(興趣)與縱向(專業)能力為核心。

      條列式呈現筆記的標題設定:除了加深自己的思考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檢索筆記的功用。我想這是手寫筆記比較比較難突破的地方,數位化工具的搜尋功能,如:Goodnote能搜尋手寫筆記、筆記軟體可以搜尋關鍵字,快速找到自己的資料。

      對於內容,書中建議10~20字一行,太繁雜的內容就多行呈現,並以關鍵訊息來記錄。留白,給未來補充的空間。特別留意專有名詞、數據、法條、名言。速記的小技巧,個人可以依照習慣來設計縮寫,加快記錄速度。

      自己的想法:對於接收的訊息,可以進一步觀察差異與數量,並擴展視野與角度,讓訊息轉化為自己的內容。書中也提到:具備「發現問題」能力的人,比「解決問題」的人更重要。
  • 輸出筆記:透過輸入筆記的資訊整理,進一步構思與創造,如:網路文章的方法指導、啟發,作為實際執行任務的規劃,或是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式。

    在面對待解決的問題時:
    以視覺化方式進行現況分析(我們常用的心智圖、圖像筆記等)以自己的角度思考、

    5W3H,透過擴散與收斂的思考方式,針對現況來提出問題。書中也舉了不少思考的案例(例如:特殊功能文具的發想歷程),讓每一份筆記都有價值性的思考。

    朝向目標建立具體解決的方法,完整走過快速轉化訊息的四步驟:現狀→問題→解決辦法→目標,進一步表達主題的價值!

    此時的輸入筆記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提供了解決問題時可用的思考基礎,且這些輸入筆記也是整理過後的內容,在腦中留下思考痕跡的過程是不會騙人的。

享受筆記,享受思考

回到一開始所說,這本書並不是要告訴你有什麼筆記框架,大多數的內容在在呈現思考的歷程。而筆記這件事並不是要讓自己當資訊搬運工,也不是要全然記下眼前的每個訊息。透過這本書,更凸顯帶著問題去閱讀與紀錄的重要性。

記錄是為了思考產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出。

一起來將學習到的內容做有價值的提煉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