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20240328
我喜歡好幾本書一起讀,不分先後次序,不一定要先讀完一本,再開始讀另一本,更完全不介意途中再加上又另一本。這種讀法超有趣!就好像我同時約了好幾個不同背景的朋友,大家陸續進場,聚在一起,天南地北跨時空,亂聊閒扯,在彼此的思想交匯中發現共通的閃光點。
當我在幾本不同主題的書中發現了同樣的觀點,便更覺得所謂真理放在哪裡都是真理,重複並不會減損它的價值,這便是我能萬分認同「重複」的價值的少數時刻(小聲:我怕重複)。
一起來看看我這次找到共通觀點的兩本書吧。
一本是《時間密度管理術》(我的讀書筆記前1/3),另一本是最近常被談論的《卡片盒筆記》,它有英文名字《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 for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英文名字是很重要資訊補充,當我連看前言和目錄都沒有時間的時候,就會至少看一下那本書的英文名字,尤其是副標題,會非常簡明扼要的寫清楚該書的內容,這是英文書寫世界的優良慣例與傳統。好,回到這兩本書,前一本書講時間管理,日本作家寫的,後一本書講做筆記的方法,德國教授寫的。
我發現了哪些類似的觀點呢?
1.被忽略的事情往往至關重要。
兩位作者的觀察法一樣,觀察最平凡不過的細節。
日本作家觀察到我們對時間的感受時常處於無意識的狀態,當人無所事事,時間感就變得漫長而痛苦,這樣習以為常,就無法找到運用時間的合理方式,所以強調使用有長短針的時鐘,用視覺化的方式讓時間段進入到我們的意識當中,這樣所謂空閒的時間也才能真的被有意識的感受到,變成有價值的事情。
德國教授則說「寫東西就像呼吸一樣,對於我們所做的一切至關緊要,但正因為我們常在寫,所以沒有特別在意。」他反覆說到我們並不是面對一張白紙或空白的螢幕開始寫作,之前還有一個被忽略的最重要的步驟:做筆記。而寫東西不過是其中像呼吸一樣的媒介。
這裡我無意詳細介紹兩本書各自的內容,我只是對兩位作者善於觀察生活中正常得被忽視的細節心生感嘆。
說起來,這也是暢銷書《原子習慣》的立腳點,把理看似所當然的一件事情的各個環節進行拆解,拆分,然後再在每一個細節上進行改善,累積起來的效果往往非常驚人。
設計師常講「魔鬼藏在細節裡」也是這個意思,用我喜歡的方式說則是「在理所當然的事物裡找到新的理所當然」(我喜歡繞口令)。
2.追求不必太費力,並研究如何做到不必太費力。
兩位作者的觀點一致,前者說「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完成工作不是目標,能按照個人的意願安排時間,才是。後者相信「有趣跟有意義」永遠都能打敗「用意志力硬撐」,根本不需要用到意志力才是最符合人性。
這讓我想起來我在面試前一家設計公司的時候,被問到「妳抗壓能力如何?」
我回答「我抗壓能力非常好,但我非常不喜歡使用到這個能力。」有是可以有,但有不代表一定要喜歡拿出來用,更不代表喜歡借給別人用,對吧?
關於「追求不費力」這點,《卡片盒筆記》一書中所研究的筆記盒創始使用者,多產的魯曼不僅強調從來不強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甚至還說過:「我只做容易做的事。我只寫下我當下知道怎麼進行的東西。如果我有片刻猶豫,我會先擱在旁邊,去做別的事。」哈,巧了,日本作家也說如果在留有餘裕的時間段裡卻覺得還是無法完成,就應該找別的策略,而不是逼自己完成。
如何做到呢?這跟第三點有關。
3.重視事前的準備與行得通的方法。
《卡片盒筆記》的作者強調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計畫,而是建構一個工作流程。正如日本作家強調不要設立截止日期,而是為工作項目設立時間段。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讓我們從意志力的強迫中解放出來,專注於可以獲得洞見與成效的開放性過程。《如何與朋友分手》一書中也寫到,我們需要的不是要不要和朋友分手,而是如何與朋友分手。看過拖延類書籍的朋友應該能了解,有時候我們最終能幹掉某些任務,不是因為做了計畫,而是因為找到了方法。
再來,德國教授說:「建立可以信任的系統,用簡單的方法處理複雜的事物。」因為「寫作不是一種線性的過程,我們必須一直在不同的工作項目的切換。」而只有當我們可以信任我們所使用的系統的時候,才會放下心來,專注應該專注的事情。日本作家呢?每逢會面,必提前準備,早十五分鐘到達,長此以往與共事者建立起好的合作關係,這也可以說是他建立了一個讓他的工作變得順暢的簡單且可信任的系統。
好,回到核心,這些共通的閃光點讓我了解到什麼呢?
「可以讓步,但絕不妥協。」所謂讓步是說當遇到卡關的時候要明確它,承認它,為它讓出時間和自己(無謂的自尊心之類的),所謂不能妥協是指當遇到卡關的時候,不能降低品質混過去,而是要去觀察,找出合適的方法,這些方法終究會成為可以信任的系統的一部分,能讓我們拿回掌控權,更自由地專注在對我們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這篇文章實踐了我所看見的。希望你也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