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讀書心得

2024/03/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1頁到第180頁)


《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余尚儒著,遠見天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4月25日第二版第一次印行。


“到底「在宅醫療」如何在日本發展起來的?首先,有關在宅醫療一詞的來源,有一說是在一九九四年,東京的柳原病院(在日本,醫院稱為「病院」,診所稱為「醫院」)為了照顧千代地區下町的居民,推出「二十四小時巡迴型在宅照顧」,這是一種結合醫療與照顧的全天候社區到宅照顧服務,透過居家護理師與照顧服務員搭配的小組,每天分為四班,在千代地區內巡迴。當時院長增子忠道醫師在國會答詢時,即正式使用了「在宅醫療」這一詞彙。”(頁50-頁51)


1994年到今年2024年,已經30年了。在日本,在宅醫療有段時間了。剛開始,就是24小時,分四班,全天候服務。但是,服務人員是居家護理師與照顧服務員,並沒有醫師。而且,在宅醫療是結合醫療與照顧,以居民為對象,不一定是老年人。


“依據二0一0年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之結果,推估未來五十年台灣五歲以上之失能人數,二0一一年近六十七萬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約占四十萬人),二0二五年約一百萬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約七十八萬人),至二0三0年將有一一七萬人,至二0六0年失能人數來到一九六萬(其中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約有一百八十萬人),比例高達九二・三一%。” (頁73)


失能的人,是需要長期照護的人。這些人當中,絕大多數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2011年,比例約60%。到2060年,比例約92.31%。可見比例愈來愈高。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失能的人逐漸增加,需要長期照護。現在就要未雨綢繆,為將來預做準備。


“台東聖母醫院只有二十八床,照顧的對象分布在山間海邊,工作人員分布遍及一百五十公里,全院一年的油錢就要三百萬元。醫院十分重視第一線居家工作人員,不僅配備有四輪傳動汽車、筆記型電腦,甚至還有芳療精油組,遠超過西部大醫院,讓人無法想像。”(頁176)


作者余尚儒醫師,就在台東聖母醫院服務,擔任居家醫療主治醫師。台東地區,比較偏僻,缺少醫師。交通比較不便,比其他地區,更需要居家醫療。余醫師從事的工作,正好可以滿足台東地區。


至於,是否能拓展到其他地區,滿足多數老人的需求,還必須要克服很多困難。現在AI發展快速,如果居家醫療能夠結合AI,或許能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務。

14會員
93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