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話速度比較快,寫字速度比較慢。只要在課堂做過筆記的人,應該都知道這件事,而且也吃過不少苦頭。
其實最痛苦的還不是做筆記,而是把演講謄寫成文字稿。我還記得,當年在陸軍第一士校服預官役,當教官,要聽錄音帶,把校長演講謄寫成文字稿,實在很痛苦。有些語音聽不清楚,有些語音不知道要用哪個字,常常要重複聽,比當場做筆記還要麻煩。
以中文來說,一般人正常速度,說話一分鐘可以講約160字~200字,寫字平均一分鐘可以寫 50-100個漢字。敲電腦鍵盤比較慢,一般人平均打字速度一分鐘大約33個字左右。
也就是說,說話最快,寫字其次,打字比較慢。說話大約是寫字的2~4倍,說話是打字的6倍。
當然這是一般人,在正常狀況的平均速度。也有說話每分鐘280字,或更快的人。寫字能增加的速度有限。中文輸入打字最高紀錄,可以到每分鐘220字,和說話速度差不多了。
也有人用草書做筆記,速度是比較快,但如果要做到聽寫,把聽到的立即寫下來,草書還是不夠快。必須要用中文速記,才能一邊聽,一邊寫下來。
一般人大概聽過“英文速記“這詞,聽過“中文速記”的,比較少吧?事實上,中文速記的書籍也很少,我買過一本。基本上,中文速記是學英文速記的,用些符號代替文字,可以做到邊聽邊寫。
在國外,英美國家,通常秘書必須學英文速記。在台灣,大概也是秘書學中文速記,一般人或學生,學中文速記的比較少。
我既然買了本中文速記的書,當然也會翻翻看看,想要自學中文速記。後來發現中文速記比較難,必須有老師教,不容易自學成功。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常常練習。而我又不可能當秘書,沒什麼學習動機,後來也就放棄了。
不過,在翻閱這本書時,我還記得一件事,那就是速記特殊的拿筆方式,和一般拿筆不同,也是我從來沒想到過的執筆方式。
一般說來,手上拿不同東西,各有獨特拿法、獨特方式。拿筷子有拿筷子方式,拿湯匙又不一樣;拿毛筆又和拿原子筆、鉛筆不同。畫家拿畫筆,工人使用各種工具,都有不同拿法。
中文速記特殊的拿筆方式,就是把筆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用大拇指、食指抵住筆。和一般拿筆方式不同。其實這是種比較好的拿筆方式,即使不學中文速記,也可以用這種拿筆方式。一般拿筆方式,常會壓住中指前端,寫字久了,或太用力,中指會有壓痕。
以上是我對中文速記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