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讀書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網路上找到一篇文章:「以明清為例,有條件的家庭的男孩打3歲、4歲起就要開始發蒙認字,讀《千字文》。認了字,接著就讀《孝經》、《大學》、《中庸》等,培養人生的基礎三觀。基本上到了七八歲,要學過四書,十五六歲要讀完五經,而且還要做到倒背如流、融會貫通」。曾經有人統計過,這些該背記下來的經書字數不會少於40萬字,這還不包括大量的歷代名家的註解注釋。這麼說起來,古人比我們現在讀書辛苦多了,十年寒窗苦讀的說法一點都沒誇張。同樣,他們也一定有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

別忘了,古代念的都是文言文,而且參加科舉考試都要背誦大量文章之後內化寫出帶有自我格的文章,那得要多痛苦。
想像一下,現代人看著「四書」、「五經」,光是要把這幾本背起來,是不是很像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古代沒電燈,晚上只能用蠟燭,想想都頭痛。

再來,在這種環境下,經過多年苦讀,許多人應該都是深度近視,蘇轍曾寫「少年讀書目力耗,老怯燈光睡常早」、白居易也寫下「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

中國古代為科舉制,要出人頭地就靠考試,讀書及考試壓力絕不比現代人低,再加上華人歷代父母都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根深蒂固的觀念。

其實,到了現代社會,讀書只是培養基本能力,人生的成就不一定靠讀書就能功成名就。

希望大家都能快樂讀書,然後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繼續鑽研深造,這才是讀書真正的目的。

raw-image





avatar-img
140會員
310內容數
這是我的寫作空間,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周末,就是一家人共進晚餐的時間,這次是金色三麥。
登月計畫似假若真,這就是「它」要的效果
近來,對軍事相關議題有興趣,就在網上爬文,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古代,近現代有哪些人不滿18歲已經上戰場了?」原來古代很多朝代,不滿18歲的年紀就可從軍。
至今俄烏戰爭打了2年,全世界的政府都在研究這場戰爭,舉凡戰爭戰略、武器攻擊能力等等,隨便一項都能寫成好幾本書。
現代教育強調「因材施教」,但在現實社會,真的能做到嗎?理論上應該這麼做,真的可以做到嗎,在現今社會,答案是「很難」。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周末,就是一家人共進晚餐的時間,這次是金色三麥。
登月計畫似假若真,這就是「它」要的效果
近來,對軍事相關議題有興趣,就在網上爬文,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古代,近現代有哪些人不滿18歲已經上戰場了?」原來古代很多朝代,不滿18歲的年紀就可從軍。
至今俄烏戰爭打了2年,全世界的政府都在研究這場戰爭,舉凡戰爭戰略、武器攻擊能力等等,隨便一項都能寫成好幾本書。
現代教育強調「因材施教」,但在現實社會,真的能做到嗎?理論上應該這麼做,真的可以做到嗎,在現今社會,答案是「很難」。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人比你更會玩 作者:黃桑 出版社:時報出版 暑假開始,帶著孩子在圖書館打算借一堆書回家渡過漫長、悠閒的暑假生活,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內容是看似乏味的古文歷史但搭配有趣幽默的卡通,於是乎借回家翻閱。對於歷史與古文,在求學時期感到非常痛苦,大多數老師都是以要求「背誦」方式去記憶,所以對於歷史常感
Thumbnail
復古讀古書回憶大學時期至今 黃帝內經靈樞素問大一已讀畢至今五十次。 圖註難經脈訣王叔和脈經李瀕湖脈學已讀五十次。 易經周易大三閱畢至今五十一次。 古文本就是我的專業。 易經周易。周易參同契。老子帛書。莊子。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道貫。千字文。三字經。菜根譚。 增廣昔時賢文。醫宗金鑑正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一年前 不懂 現在 我還是不懂🙄🙄🙄 一年級 弟子規 二年級 三字經 三年級 孝經 到底為什麼一定要背,而且還要讀經會考啊🙄🙄🙄 落落長 真的不知所云欸 除了羨慕小孩的記性之外 這真的.....沒有意義啊..... (來: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隨便抽一行,你來解釋一下!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
老了,看的書愈來愈少,字也愈看愈慢,這本都快看成五十年了。 寫的只是自已的想法,跟歷史的觀點什麼的不太相干 記得我剛翻書的時後,翻出來一整個壓抑感,跟寫書人的文筆無關,是那個年代給人的一種煩躁,一種凡事都規定好和格式好的不自由。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人比你更會玩 作者:黃桑 出版社:時報出版 暑假開始,帶著孩子在圖書館打算借一堆書回家渡過漫長、悠閒的暑假生活,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內容是看似乏味的古文歷史但搭配有趣幽默的卡通,於是乎借回家翻閱。對於歷史與古文,在求學時期感到非常痛苦,大多數老師都是以要求「背誦」方式去記憶,所以對於歷史常感
Thumbnail
復古讀古書回憶大學時期至今 黃帝內經靈樞素問大一已讀畢至今五十次。 圖註難經脈訣王叔和脈經李瀕湖脈學已讀五十次。 易經周易大三閱畢至今五十一次。 古文本就是我的專業。 易經周易。周易參同契。老子帛書。莊子。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道貫。千字文。三字經。菜根譚。 增廣昔時賢文。醫宗金鑑正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一年前 不懂 現在 我還是不懂🙄🙄🙄 一年級 弟子規 二年級 三字經 三年級 孝經 到底為什麼一定要背,而且還要讀經會考啊🙄🙄🙄 落落長 真的不知所云欸 除了羨慕小孩的記性之外 這真的.....沒有意義啊..... (來: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隨便抽一行,你來解釋一下!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
老了,看的書愈來愈少,字也愈看愈慢,這本都快看成五十年了。 寫的只是自已的想法,跟歷史的觀點什麼的不太相干 記得我剛翻書的時後,翻出來一整個壓抑感,跟寫書人的文筆無關,是那個年代給人的一種煩躁,一種凡事都規定好和格式好的不自由。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