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下憤怒和怨恨?|釋放自己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有沒有因為曾經被人傷害而一直不能釋懷,心裏對此人長期感到憤怒和憎惡呢?

憤恨是易請難走的情緒

朋友數年前發現丈夫不忠,立即與他分居及辦理離婚。一年多之後她患上癌症,幸好是初期,經過治療之後痊愈。時至今天,每當談起前夫,她依然很憤怒及充滿恨意。

我們可能已經離開了小時候打罵自己的父母、與出軌的伴侶分手/離婚、轉工擺脫那個霸道上司、與負面朋友不再聯絡,又或者不用做什麼,事情是自然的完結了,例如在街上遇到不講理的路人甲與他那幾秒鐘的衝突⋯⋯,就算我們已經用了不同的途徑去處理了與那些令我們不快的關係,成功終止了他們傷害我們的行為,但事實是這些人卻仍然留在我們腦海內,繼續牽動着我們的情緒


raw-image


憤恨是越轉越大的漩渦

還記得當時我們見面,朋友會描述她對前夫的憎恨,那是很猛烈的情緒,她就是重複地想着對方的錯並在心裏罵他。工作時她會忙着,可是一旦閒着她便會想起對方,跟着一連串指責他的聲音就在她心裏響起。

我想,痛恨傷害我們的人,牢牢地記着自己的傷口,這是我們保護自己的方法,提醒我們以免將來再受傷害。在心裏大罵做了錯事的對方,也有助我們抒發不快。這些是我們為自己療傷的方法,朋友有這樣的一個階段是很自然的。

我後來才明白,厭惡或憎恨一個人,是一種迴圈的情緒,它不會隨着我們發洩了而減退。相反,它會繼續留在我們心裏,是令人自焚難以控制的情緒

這不是說我們要壓抑自己對他人的恨意和憤怒,而是要明白這是經歷負面遭遇後的其中一個階段,別讓自己就是停在那兒


長期懷着憤怒和憎恨,受損的是我們的健康

我不敢說朋友心裏那股怨恨令她患癌,但揮不去的恨意使身心長期在負壓環境,不多不少會倒過來影響我們的情緒和健康*。

其實在心裏咒罵對方,受傷的不會是他,而是自己。對方根本不知道我們在罵他,但我們卻是自己的聽眾,聽着自己憤怒的說話。試問時常聽到這些,心又怎會平靜,人又怎會快樂?


一個我們未必願意採用但可能有效的方法:原諒對方

「錯的明明是對方,他不值得我原諒!」

我明白朋友這個想法,也知道她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走出這個憤怒的階段。

但如果有一天她不想再被憤怒和恨意霸佔着她的思想及情緒,我覺得「原諒」可能就是最後和最有效的方法

靜觀、做運動等等可以為我們帶來一時的平靜,但未久那份對那些人的負面情緒便會回來,繼續操控着我們。

原諒,卻有能力把怨恨連根拔起


要原諒做得對,就先要調教對原諒的期望

最近讀了美國醫院排名榜首的梅奥醫學中心 (Mayo Clinic)^ 有關原諒的資訊,裏面的一些觀點讓我對原諒有重新的認識。

他們指出原諒不等於要與對方和好

「原諒」與「修補關係」是分開的。有些關係是修補不了,如果我們不想便不要強逼自己去與對方重新建立關係我們只要做到原諒對方便行了

梅奥醫學中心提議若不能一次便完全原諒對方,可以每次一小步的去原諒,把感覺/啟悟寫在日記裏或與可信任的朋友傾訴,幫助梳理自己的情緒。

該中心亦指出原諒不是要獲得對方的道歉也不是要對方改變以後的行為。別去期待這些不受我們控制的東西,而是去專注於我們可以控制的:我們自己。例如,想想把自己從恨意釋放之後,要怎樣重塑自己,讓自己活得開心

原諒沒有特定的模式,可以是在心中,我們不一定要告知對方。如果我們不想或情況不容許,那就別去告訴對方我們原諒了他,因為首要是我們向自己交代,告訴自己,「我原諒了他,可以把我的恨放下了。」


「原諒」的目標不是對方,而是關愛自己

以上的資訊令我有很大的啟悟。

我以為「寬恕」是去放過令自己不開心的人,但原來更重要的一個作用把自己從憤恨等無限迴圈情緒的牢籠裏釋放出來

原諒對方不代表我們認為對方沒有做錯

我們不是要為對方找開脫的藉口,也不是要改變自己的立場去認為對方是對的

不,對方做得不好就是做得不好,做錯了就是做錯了,原諒不是要去改變這些。我們可以認為對方是錯的,但同時,我們原諒他

就算我們沒法拿出佛祖的慈悲基督的憐憫去愛傷害我們的人,我們依然可以原諒他。

因為原諒他人是我們愛惜自己的表現,就是這個意義,成為我們能夠原諒別人的動力。

原諒是出自我們對自己的祈願,我們是在為自己帶來平安和情緒上的治療。是我們選擇去原諒,選擇去放下憤怒和恨意。

誠心希望朋友有一天能夠為自己踏出原諒這一步,來釋放自己,別再把自己與令自己不快的人綑綁在心頭


參考:

* “New Study Shows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arm Of Holding Workplace Grudges.” Forbes. 5 Feb 2022.

^ “Forgiveness: Letting go of grudges and bitterness.” Mayo Clinic.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這篇文章由我親自創作,並非AI生成。我是版權持有人。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聯絡電郵:wongbiyee322@gmail.com)
文字©黃璧怡
圖片© — 見圖片說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璧怡 i人生活
17.4K會員
153內容數
歡迎你到來!希望你喜歡這裏的內容🌻
黃璧怡 i人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如何讓愛可以歷久常新?張艾嘉填詞的《對不起我忘了我愛你》就道出三句令愛繼續下去的說話,由鄭秀文及馮德倫合唱。這首歌是電影《世間有她》的插曲,由黃艾倫和翁瑋盈負責作曲和編曲。本文作者特別分享了男女聲的安排如何令她覺得這首歌曲的意思是為關係找回初心,繼續一起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4/24
如何讓愛可以歷久常新?張艾嘉填詞的《對不起我忘了我愛你》就道出三句令愛繼續下去的說話,由鄭秀文及馮德倫合唱。這首歌是電影《世間有她》的插曲,由黃艾倫和翁瑋盈負責作曲和編曲。本文作者特別分享了男女聲的安排如何令她覺得這首歌曲的意思是為關係找回初心,繼續一起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4/17
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阻礙斷捨離的心理因素,為何不捨得丟棄東西,做成舊物囤積在家。直至近年她終於明白到「物件可能會有用得着的一天」是錯誤的想法,也分享了三個幫助自己把舊物丟棄的方法,最重要的心態就是願意捨得放下依附在舊物的情緒和回憶。最後作者指出房間空間感大了,心裏也跟着變得舒暢。
Thumbnail
2025/04/17
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阻礙斷捨離的心理因素,為何不捨得丟棄東西,做成舊物囤積在家。直至近年她終於明白到「物件可能會有用得着的一天」是錯誤的想法,也分享了三個幫助自己把舊物丟棄的方法,最重要的心態就是願意捨得放下依附在舊物的情緒和回憶。最後作者指出房間空間感大了,心裏也跟着變得舒暢。
Thumbnail
2025/03/27
作者分享了《孤獨的美食家》電視電影系列吸引的地方,認為拍攝手法幫助大家跟着松重豐飾演的井之頭五郎,一同進行了一場愉快的食物靜觀練習,透過專注於進食去感受生活,締造幸福感。本文也介紹了該電影的內容和優勝之處,也指出與電視劇的的分別。
Thumbnail
2025/03/27
作者分享了《孤獨的美食家》電視電影系列吸引的地方,認為拍攝手法幫助大家跟着松重豐飾演的井之頭五郎,一同進行了一場愉快的食物靜觀練習,透過專注於進食去感受生活,締造幸福感。本文也介紹了該電影的內容和優勝之處,也指出與電視劇的的分別。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