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市場泡沫警報:擦鞋童理論的重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引言:

在股市中,常常有一些不經意的細節,揭示了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

其中,擦鞋童理論就是一個獨特而引人注目的例子。

這個理論背後隱藏著對市場行情的敏銳洞察,

今天我們就來解密這個讓人拍案叫絕的股市預警信號。



1.什麼是擦鞋童理論?

擦鞋童理論,又稱零股理論,由甘迺迪家族的老約瑟夫·P·甘迺迪在1927年提出。

它是一種股市理論,意指當連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投資時,

就是股市交易達到最高峰之時,之後便會下跌。

這個理論源自於甘迺迪的觀察,

他發現即便是社會底層的擦鞋童都投入了股市,

這意味著市場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

接下來只能是下跌的結果。



2.為什麼擦鞋童理論如此重要?

擦鞋童理論之所以如此引人關注,

是因為它揭示了股市泡沫的先兆。

當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湧入股市時,

市場往往處於異常狂熱的狀態,

但這種狂熱往往是不穩定的。

擦鞋童理論提醒我們,

投資者應該警惕市場的過熱,

及時做出調整,

以避免被市場泡沫所困擾。



3.我們可以從中受益?

了解擦鞋童理論並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

更重要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識別市場泡沫的方法。

當我們看到身邊的人紛紛湧入股市時,

可以警惕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化,

並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同時,也提醒我們要保持冷靜和理性,

不要被市場情緒所左右,

從而陷入不必要的風險之中。



4.擦鞋童理論的實際例子:

- 科技泡沫:

在1990年代末期,互聯網股票狂熱席捲了股市,

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普通民眾都紛紛涌入股市,

希望能從這場熱潮中獲取利潤。

許多人甚至放棄了原有的工作,

全職投入到股市中。

然而這種情況正是擦鞋童理論所警示的,

當連一般投資者都參與到投資中時,

市場已經到達了高點。

最終科技泡沫在2000年破裂,

導致了巨額資產損失。


- 房地產泡沫:

在2007年之前,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直處於繁榮期,房價不斷上漲。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房地產市場,

包括一些沒有足夠信貸歷史的人,

以及大量的次貸市場活動,

這種房地產泡沫變得日益明顯。

最終2008年爆發的次貸危機導致了全球金融危機。


- 加密貨幣泡沫:

在2017年,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價格暴漲,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許多人從各行各業湧入加密貨幣市場,

希望能夠獲得巨額回報。

然而這種投機行為導致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泡沫,

最終在2018年價格急劇下跌。



結論:

擦鞋童理論是一個股市中獨特且引人注目的現象,

它揭示了市場泡沫可能形成的先兆。

這個理論源自於甘迺迪的觀察,

他發現即便是社會底層的擦鞋童都投入了股市,

這暗示著市場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

接下來可能出現下跌的趨勢。


擦鞋童理論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它提醒投資者要警惕市場的過熱,

及時做出調整,

以避免被市場泡沫所困擾。

了解擦鞋童理論不僅僅是滿足好奇心,

更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識別市場泡沫的方法。

當身邊的人紛紛湧入股市時,

投資者應該警惕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化,

並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同時保持冷靜和理性。


這個理論同樣適用於其他市場泡沫,

比如科技泡沫、房地產泡沫和加密貨幣泡沫。

透過觀察社會各階層的投資行為,

可以發現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前做出應對措施。




鯉魚先生|ETF存股|打造千萬退休金 💰分享理財投資與財商思維 🎣理工男愛學習|讓投資變簡單 🎯錢是用來創造幸福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近期債券市場的變化正在向股市發出一個不容忽視的警告信號。這個信號源自上週疲軟的就業報告,導致收益率曲線出現重大突破。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一趨勢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台股熱 群益證、統一證 不限用途借貸額度用罄 7月6日 以年度來看大盤融資餘額,目前3285億,已經超越金融海嘯前2007年年度餘額3278億,創新高。 近來不只房市擦鞋童效應有失靈的跡象,現在連股市擦鞋童效應似乎也不怎麼作用? 以下認真的來講講,並且應對:
👉對我來說: 1. 一堆人想要全職投資,是警訊 2. 平時完全不投資的人,開始進場,是警訊 3. 大批人開始All In重壓某支個股、權值股,漲過頭,是警訊 4. 景氣對策信號顯示熱絡,是警訊 5. 每天都誕生新的少年股神,社群上曬對帳單,是警訊 6. 外資開始慢慢拋售,開始賣,是警訊
Thumbnail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相似發展途徑 政府解決經濟發展過熱時,都不希望造成經濟降溫過速,經常不會先去緊縮資金,反而陷入「以製造泡沫方式解決泡沫」循環,這樣的循環終點就是股市、房市雙崩盤 所以,本蛙建議讀者認真學習等待,此刻冒險進場買房,一不小心你就套在史上最高價
Thumbnail
猶記2015年聽到那些「先知們」在喊著擦鞋童、萬點糕點、糕點到惹…一股股耳熟又親切的聲音,現在還在持續著。
Thumbnail
熱門的東西總是比較貴,經常名不符實,熱門流行到最後常走向供過於求,或是不符期待而退流行的結局,所以在股市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或是有擦鞋童理論,避開熱門與流行的股票是避開投資風險的重要原則
Thumbnail
在今天加權衝破了2萬,收在了20199點, 不知道這次是不是站穩了,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現在大媽瘋買00940是擦鞋童理論,我認為除了巴菲特等級的投資人不是擦鞋童,我們其實都是(應該說我是擦鞋老人><),而此時我們很戒慎恐懼中,不是嗎?台股一定脫離不了全球景氣,就算大媽都進來了以至於台股過熱,難道全球的景氣就會因為台灣大媽的熱情而過熱嗎?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近期債券市場的變化正在向股市發出一個不容忽視的警告信號。這個信號源自上週疲軟的就業報告,導致收益率曲線出現重大突破。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一趨勢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台股熱 群益證、統一證 不限用途借貸額度用罄 7月6日 以年度來看大盤融資餘額,目前3285億,已經超越金融海嘯前2007年年度餘額3278億,創新高。 近來不只房市擦鞋童效應有失靈的跡象,現在連股市擦鞋童效應似乎也不怎麼作用? 以下認真的來講講,並且應對:
👉對我來說: 1. 一堆人想要全職投資,是警訊 2. 平時完全不投資的人,開始進場,是警訊 3. 大批人開始All In重壓某支個股、權值股,漲過頭,是警訊 4. 景氣對策信號顯示熱絡,是警訊 5. 每天都誕生新的少年股神,社群上曬對帳單,是警訊 6. 外資開始慢慢拋售,開始賣,是警訊
Thumbnail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相似發展途徑 政府解決經濟發展過熱時,都不希望造成經濟降溫過速,經常不會先去緊縮資金,反而陷入「以製造泡沫方式解決泡沫」循環,這樣的循環終點就是股市、房市雙崩盤 所以,本蛙建議讀者認真學習等待,此刻冒險進場買房,一不小心你就套在史上最高價
Thumbnail
猶記2015年聽到那些「先知們」在喊著擦鞋童、萬點糕點、糕點到惹…一股股耳熟又親切的聲音,現在還在持續著。
Thumbnail
熱門的東西總是比較貴,經常名不符實,熱門流行到最後常走向供過於求,或是不符期待而退流行的結局,所以在股市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或是有擦鞋童理論,避開熱門與流行的股票是避開投資風險的重要原則
Thumbnail
在今天加權衝破了2萬,收在了20199點, 不知道這次是不是站穩了,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現在大媽瘋買00940是擦鞋童理論,我認為除了巴菲特等級的投資人不是擦鞋童,我們其實都是(應該說我是擦鞋老人><),而此時我們很戒慎恐懼中,不是嗎?台股一定脫離不了全球景氣,就算大媽都進來了以至於台股過熱,難道全球的景氣就會因為台灣大媽的熱情而過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