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消釋名題(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消釋名題」。什麼叫「消」,也就是把文意解釋清楚。消釋名題──解釋這部經的名字,這名字是「地藏菩薩本願經」,也就是以地藏菩薩的名號作這部經的名字。地藏菩薩是個人。本願,是屬於法。這部經在七種立題裡邊是屬於人法立題。法,也就是一種業。本願就是他本來的行業──過去生中的行為和所造的「業」(karma)。

 

為什麼叫「地藏」呢?因為地能生長萬物。「藏」是寶藏,一切的寶藏都在地裡邊。這個藏也可以說是藏起來,藏起來就是隱藏起來,一切寶藏萬物,一切的東西,都可以在地裡埋藏起來。而這一位菩薩,就像大地一樣,能生長一切的萬物。又有無量無邊這麼多寶藏,在地裡邊,任人去發掘;誰要是相信這一位菩薩,就可以得到其中的寶藏。這個寶藏要什麼都有什麼;名貴的如:鑽石、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無所不具,什麼都有的。如果你得到一塊大鑽石,有三百磅那麼重,那就成了世界第一大富翁了。我方才說三百磅,很多人都笑了,他們認為是太大;其實這是最小的一塊,太大的那個,簡直是你拿不動的。因為具足上列種種美德,所以這位菩薩叫「地藏」。

 

菩薩是梵語,翻成中文是「有情覺」,眾生裡邊一個覺悟的人。有可翻「覺有情」,自己覺悟後,再以自己所覺悟的道理,令其他眾生也覺悟。這就是自覺覺他,自己覺悟了,也願一切眾生覺悟;又可以說是自利利他,自己有大智慧,也願一切眾生有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不顛倒了。

 

「本願」不是現在的願,而是他從本以來就發的這個願。從本以來是什麼時候呢?是無量劫以前,他就發這個願,過去生中的願力,這叫本願。這就好像十二部經中講的「本事」,本事就是指過去生中的事。現在這地藏王菩薩本願,就是他過去生中所發的願,不是現在發的願,現在他已經履行他的願。他發什麼願呢?他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什麼時候,所有的地獄不空,他就不成佛;地獄要是完全空了,他才成佛。你們想一想,這個願力有多大?地藏王菩薩說:「我在地獄裡,接引一切的餓鬼,這些餓鬼一天沒有離苦得樂,我就一天不成佛;必須要地獄的餓鬼,完全都得到解脫了,離苦得樂,然後我才成佛。」我們想一想,眾生造業是無盡的,煩惱也是無盡,那麼地獄怎麼會有窮盡的時候呢?除非眾生煩惱斷了,業障消了,然後地獄才會空。可是我們眾生的業障不能消,煩惱不能斷,地獄又怎會空呢?


 

而地藏菩薩發這種願,這個願力按照我們現在科學家、哲學家來評觀,是不是最愚癡的一種行為?最愚癡的一種思想呢?為什麼說最愚癡的一種行為和思想?因為他這樣想而發於行,有了行為表現。可是這一種思想和行為,是不是太笨了?為什麼太笨呢?這根本就是辦不到的事情,地獄根本也不會空。那麼,地藏王菩薩不是永遠都沒有成佛的機會了嗎?不是,這不是最愚癡的一種思想和行為,這是最慈悲的一種行為、一種思想,也是最孝順的一種思想和行為。

 

為什麼說是最孝順的一種思想和行為呢?因為地藏王菩薩觀察他的母親墮到地獄裏去,受了很大的苦,所以他要求佛超度他的母親。地藏王菩薩究竟是誰呢?就是摩訶目犍連尊者,他在地獄裏做菩薩。為什麼他要在地獄裏做菩薩?因為他感覺到他母親受這樣的苦,就想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個問題,「如果我母親受這樣的苦,天下人的母親都會受這樣的苦。」所以他以「沒有分別」的這種平等的孝道,要度脫地獄的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地藏王菩薩的願是這樣,他的願力要是講起來,是講不完的。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652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05/02
我們很幸運,這一生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少造了很多惡業。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逐漸逐漸明白了一些,雖然還沒有徹底,比一般人好得多。知道自己這一生的目標跟方向
Thumbnail
2025/05/02
我們很幸運,這一生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少造了很多惡業。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逐漸逐漸明白了一些,雖然還沒有徹底,比一般人好得多。知道自己這一生的目標跟方向
Thumbnail
2025/05/01
弘一大師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師,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能享受三分,剩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弘一大師有一年在廈門南普陀寺給出家人作開示時,勸他們「發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氣,「佈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
Thumbnail
2025/05/01
弘一大師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師,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能享受三分,剩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弘一大師有一年在廈門南普陀寺給出家人作開示時,勸他們「發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氣,「佈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
Thumbnail
2025/04/30
情是情執,見就是你有見解,也就是你有你的看法,有你的想法,那就完了。你要問佛菩薩,佛菩薩你對這個事情有什麼看法?他沒有看法。你問他什麼想法?他沒有想法,他比你高明。
Thumbnail
2025/04/30
情是情執,見就是你有見解,也就是你有你的看法,有你的想法,那就完了。你要問佛菩薩,佛菩薩你對這個事情有什麼看法?他沒有看法。你問他什麼想法?他沒有想法,他比你高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地藏經正確觀念】"地藏經不能亂念"是正確的嗎? 佛陀親口宣說《地藏菩薩本願經》,託付 地藏王菩薩救度護佑眾生之重責大任,救拔地獄眾生更是 地藏王菩薩的誓弘大願。地藏王菩薩發願常住地獄,自願投往世界上最痛苦、最亟需救度的地方去利益眾生。正因於此,聽到恐怖的地獄,就會聯想到 地藏王菩薩,而坊
Thumbnail
【地藏經正確觀念】"地藏經不能亂念"是正確的嗎? 佛陀親口宣說《地藏菩薩本願經》,託付 地藏王菩薩救度護佑眾生之重責大任,救拔地獄眾生更是 地藏王菩薩的誓弘大願。地藏王菩薩發願常住地獄,自願投往世界上最痛苦、最亟需救度的地方去利益眾生。正因於此,聽到恐怖的地獄,就會聯想到 地藏王菩薩,而坊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後秦時期由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全文約三千六百字,經中紀錄月淨光德天子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說明菩薩道主要「以大悲為本,為一切眾生」。 原典│大正藏第14冊No. 464 全1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後秦時期由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全文約三千六百字,經中紀錄月淨光德天子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說明菩薩道主要「以大悲為本,為一切眾生」。 原典│大正藏第14冊No. 464 全1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想下決心走上司法之路,藉著宗教信仰尋找願力,並從中尋找面對罪惡及痛苦的態度,發現幾點相似之處,作者也因此得到內心的依靠與持續志業的決心。
Thumbnail
想下決心走上司法之路,藉著宗教信仰尋找願力,並從中尋找面對罪惡及痛苦的態度,發現幾點相似之處,作者也因此得到內心的依靠與持續志業的決心。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經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導讀: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
Thumbnail
※經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導讀: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