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我輩中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張曼娟對於中年的詮釋蠻有趣,雖然她多了我兩個世代,她或許正在慢慢離開中年,而我正逐步邁進中年,可是環顧四週,我們好像真的活在一個輕視中年人的環境裡。年輕人眼裡的中年人即將成為老人,而老人就是一群占盡社會資源吃乾抹淨剝削年輕人的生物;老人眼裡的中年人永遠都還小還年輕,掛在他們嘴上的永遠是你還不懂,都幾歲了還這麼不成熟。那中年人自己呢?與年輕人想法出現差異會反問自己是不是「老了」,不想與老人同流合汙的會說「我還年輕」。我們好像真的沒有認真想過「中年人」的定位在哪,更微妙的是其實整個世界環境、經濟體系、社會組織都是由中年人為主幹在支撐的,當然我離所謂的主幹還很遠,甚至我只想當個永遠的旁觀者,可是仔細想想身邊認識的朋友,有主管、主任、教授、經理、CXO,分布各行各業,社會由這群人支撐,但這群人的定位卻虛無飄渺不踏實,或許是因為我們正在整個社會型態轉變的浪頭上,這些浪潮往往是一波波連綿不絕,只能許久之後回顧才能看見究竟經歷過甚麼吧。

裡面有一段張曼娟對於《進擊的巨人》的描述讓我拍案叫絕,引述她的原文:「他們泰半是男性、頹垂的身體線條、面無表情,甚至是疲倦、百無聊賴的。他們的致命傷,不是心臟或腹部,而是後頸與後背連接處,那一方賁起的肉塊。這是中年人啊,中年人的身體;中年人的表情;他們都是中年人。毫無感覺的毀壞別人的家園;毫不悲憫的吞噬他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對他人予取予求,永遠不饜足。聽聞或見到巨人的時候,人們驚恐、躲藏,最後必須起而反抗。反抗並屠殺巨人的,是一群藝高人膽大的年輕人,他們輕捷的突襲巨人,取他後頸那方斃命處。也是個年輕人的諫山創是否覺察到這樣的意識?對抗巨人,其實是在對抗麻木、貪婪、殘酷的中年人,這任務得由純潔、熱血又勇敢的年輕人擔當。」

將巨人描述成中年人那段看到瞬間笑出來,又帶著淡淡的哀傷。從這個角度看巨人可能稍微偏離了原作品想傳達的事情,但這樣的意象又在腦中揮之不去,或許這種世代戰爭的想像是從古至今遍佈全球的吧,資源有限,即使是同物種間都難以避免這樣的爭奪,而身為被攻擊者,很自然地也會生出對應的反抗心態,於是我們也時常看到許多中年人反過來抨擊年輕人的想法與選擇。《進擊的巨人》或許描繪了一幅對抗強權、打倒巨象的圖畫,但有沒有意識到當自己成為以前口中的「強權」,面臨四面八方蜂擁而上的年輕挑戰者,屆時又該如何自處呢?

題外話,看到張曼娟舉《進擊的巨人》為例,感覺有點奇妙,前兩天也在臉書上看到某個前輩舉了《鬼滅之刃》當例子來闡述想法。可能是刻板印象,但對他們那個世代的想像多少還是覺得那是個視動漫為「小朋友才看」的年代,也許他們小時候迷過,但長大後基於各種理由可能也承繼了將動漫視為幼稚作品的想法,可是現在他們卻也開始會討論動漫中的意涵。我想到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或許動漫在經歷數十年的發展後隨著當年的主要客群長大,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是啊,中年人),而跟著展現動漫的影響力,以及開始認真看待這門藝術,開始認可這也是一種傳遞理念的形式;另一種就稍微黑暗現實一點,為了維繫自身的存在感,而想藉由接觸現代流行事物來維持流量與話語權。後者是有點太腹黑了,而且也格外帶有另一種延續世代戰爭的意味,但對照現今社會的社群媒體生態,還真的很難不多加聯想。

要說這本書是不是雞湯書,我覺得大概還好吧。有些文章看了會延伸一些想法,有些看了會有些許感觸。而部分文章雖說無感,但一方面有可能是人生歷練未到,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那是我早就知道的道理或已存在的想法,沒有激起更多的思緒。但的確書中一些章節看了會對人生的下一階段產生更多想像,或許書的副標「寫給中年人的情書」看起來還是有點彆扭,但書的確是很有力提醒「中年」只是人生旅途過程,離結束還早。就用我喜歡的書中一句話做結語:「中年,是歲月的累積;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7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Dyo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最近和身旁一些屆齡退休的長輩們聊天,發現「似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退休後找到生活重心是非常重要的!」真是好現象~
Thumbnail
最近和身旁一些屆齡退休的長輩們聊天,發現「似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退休後找到生活重心是非常重要的!」真是好現象~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