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 在生活上的調適,需要在 “中年” 先培育好。 (1/2)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以我切身的體驗,我發現晚年的人生有幾個基本的問題與實際 “挑戰”  存在著:


一. 健康逐步走下坡的事實:  


對健康的投資 * 與注意必然不能忘記。不過,所謂健康(health)只是相對的情況。


不算少的 “身與心” 兩者的健康情況,可能會突然發生在親友、家人,甚至於發生在自己個人頭上的事件。


二. 社交生活逐漸縮減的事實:


特別是對於比較屬於內向者,社交參與的興趣與頻繁度會逐步降低。


如此產生的影響是孤寂感越來越加深。


三. ADL / IADL “執行” 效率上的逐步降低:也就是照顧自己生活起居,可以全部自理的程度可能持續處在消退的過程。


“日常生活活動” (ADL) ,在每日生活需要做的活動,像是漱洗、進食、穿著換洗、淋浴、維持乾淨“、裝扮自己,以及上下床鋪等等。


ADL 無法全靠自己處理的情況,當然就需要老伴或其他家人提供合適的協助。


雖然有部份因素是自己無法控制,不過,透過先期的推想與生活行動上的自我調適,再加上其他家中成員的協助,那些或小或大的問題,是可以做到在相當程度之內予以減少或避開,也能夠藉此促進老年生活的自主性與幸福感。


在未來幾天的兩篇貼文之中,我會分享我自己一路累積的心得, 提供給中年的朋友們 “超前部署” 的心境與適切的生活模式。


此外,也可以提供年輕朋友們, 關於如何協助並且提升長輩們在晚年階段的幸福感的一些實際可行的主要行動。


(Fred Chou, 16 Mar.2024, huali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詩如畫” 是人生
13會員
70內容數
詩作讓人感覺幾分玄妙,卻流露著誘人的迷惑。 從瀏覽、朗讀,到深入解析,美感的享受總是源源不斷。 既然 “新詩” 已經擺脫僵硬的形式、韻腳,與格律等侷限。更值得嘗試的是隨興寫個幾句,後續的靈感,時常會源源而來。 創作的實際經驗,也讓詩的愛好者能夠體驗詩人的技巧, 進一步融入詩作的智慧。
2024/07/04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2024/07/04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2024/06/11
英式薄蛋餅, pancake, 是容易準備的早餐選擇。 過程不難,只需打一個蛋入約三碗牛奶的大碗中, 先予打散之後, 再加入約一碗半低筋麵粉。用筷子攪拌之後,加一小匙細糖,再用手提打蛋器打勻 *。濃稠度需要比蜂蜜稀一些。 效果是要 夠薄, 濕度適中, 容易捲起, 切塊。
Thumbnail
2024/06/11
英式薄蛋餅, pancake, 是容易準備的早餐選擇。 過程不難,只需打一個蛋入約三碗牛奶的大碗中, 先予打散之後, 再加入約一碗半低筋麵粉。用筷子攪拌之後,加一小匙細糖,再用手提打蛋器打勻 *。濃稠度需要比蜂蜜稀一些。 效果是要 夠薄, 濕度適中, 容易捲起, 切塊。
Thumbnail
2024/05/18
十多年前搬到花蓮長住。 由於居處距離花蓮美食街不遠處,步行 15 分鐘就可以走到經常排著長列等候購買的顧客群。因此算是公正包子的常客。 雖是袖珍形的大小,他們所掌握到的清爽的傳統風味肉香與面皮新鮮香氣的融合,只要吃過一次,下次再有機會,本地人或觀光客都會想到,即使排長隊,都會再去光顧。
Thumbnail
2024/05/18
十多年前搬到花蓮長住。 由於居處距離花蓮美食街不遠處,步行 15 分鐘就可以走到經常排著長列等候購買的顧客群。因此算是公正包子的常客。 雖是袖珍形的大小,他們所掌握到的清爽的傳統風味肉香與面皮新鮮香氣的融合,只要吃過一次,下次再有機會,本地人或觀光客都會想到,即使排長隊,都會再去光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步入40歲後,大概會開始想關於退休的事情,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然而,屆退年齡要煩惱的事情,可遠不只有退休金這件事而已。 除了錢,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另一個重點,再來是長輩的健康與遺產爭議,可能還有小孩的養育與未來發展煩惱,都可能是在邁入50歲後會陸續需要面對。
Thumbnail
步入40歲後,大概會開始想關於退休的事情,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然而,屆退年齡要煩惱的事情,可遠不只有退休金這件事而已。 除了錢,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另一個重點,再來是長輩的健康與遺產爭議,可能還有小孩的養育與未來發展煩惱,都可能是在邁入50歲後會陸續需要面對。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