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釋憲平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一、死刑違憲疑慮的癥結 人民的生存權,是受到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之一。從憲法第23條來看,在「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的前提之下,對於人民的基本權利, 固然可用法律予以限制,但是限制與剝奪,兩者有別。參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所作註釋:限制,是拘束之意;剝奪,是依照法律規定取消的意思。生存權無從加以拘束(難道可以拘束壽命嗎?)死刑,是「剝奪」生存權的刑罰,已經超過了憲法第23條允許法律作「限制」的程度。究竟條文所稱「限制」一詞,能不能擴張解釋成包含「剝奪」在內,這是死刑違憲疑慮的癥結所在。癥結未解,其餘各種議論恐已失焦。聯合報社論所說反廢死者可以從條文得到「憲法賦與國家限制及剝奪的權力」之論證一節,其實在條文裏並沒有「剝奪」二字。

二、憲法法庭的職責 依照憲法第78條、第79條第2項及憲法訴訟法第1條等規定,唯獨憲法法庭才有解釋憲法的職權。上述癥結在於憲法第23條所稱「限制」一詞究應作何解釋?早在五十年前,聯合報民國62年7月1日第14版副刊有一篇匿名檢察官所撰「閒談死刑」的文章,便已對此提出質疑。當年戒嚴時期,聯合報能夠刊登這篇文章,很不容易。假使憲法法庭認為「限制」可以包含「剝奪」的意思在內,死刑就沒有違憲疑慮;反之,如果認為不應當擴張成包含「剝奪」在內,死刑便顯然違背了憲法只准「限制」的規定而告違憲。憲法法庭將來無論作成肯定或否定的判決,都是行使其解釋憲法的職權,不發生所謂侵犯立法權的問題。

三、民意的取捨 社論結尾主張廢死爭議宜「交由更具民意代表性的立法或公投手段進行終局決定」ㄧ節,此就目前立法部門的素質而言,能否做到,頗有疑問。作者於今年3月23日在本平台發佈的「死刑與民意」文章中,曾經指出立法委員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規定,有權提出憲法修正案,只需在憲法第23條中增訂「剝奪」二字,把該條末句文字修正成為「……以法律限制或剝奪之」,即可根本解除爭議。既然民意高度支持,便不愁通過公民複決。然而立委們卻放棄提案修憲的職責,只知開記者會指摘憲法法庭侵犯立法權,究竟是懵懂或是不敢提案,令人懷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度樸的沙龍
15會員
49內容數
配合法律時事新聞,提供簡要解說,普及法律常識。
度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今天的聯合報A12版,有一則標題是「陸籍夫告台女重婚罪勝訴」的新聞報導。自從民國97年5月23日開始施行的《民法》改採結婚登記制以後,罕見發生重婚的案例,作者提出分析說明。
2025/04/06
今天的聯合報A12版,有一則標題是「陸籍夫告台女重婚罪勝訴」的新聞報導。自從民國97年5月23日開始施行的《民法》改採結婚登記制以後,罕見發生重婚的案例,作者提出分析說明。
2025/03/14
今天中國時報AA2焦點新聞版,有一則標題是「杜特蒂押抵海牙等待受審」的報導。杜特蒂是菲律賓已卸任的總統,海牙在荷蘭,是國際刑事法院所在地,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作者在此提供簡要解説,盼能普及國際法的常識
Thumbnail
2025/03/14
今天中國時報AA2焦點新聞版,有一則標題是「杜特蒂押抵海牙等待受審」的報導。杜特蒂是菲律賓已卸任的總統,海牙在荷蘭,是國際刑事法院所在地,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作者在此提供簡要解説,盼能普及國際法的常識
Thumbnail
2025/02/27
昨天的中國時報A6版有一則新聞報導,內容説到在一件「精舍命案」中,原先以證人身分接受檢察官訊問的某位藝人,已經轉變成被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本篇短文提供解說。
2025/02/27
昨天的中國時報A6版有一則新聞報導,內容説到在一件「精舍命案」中,原先以證人身分接受檢察官訊問的某位藝人,已經轉變成被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本篇短文提供解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鄙人對於廢止死刑與否,並無接受或反對的特定立場,但堅持認為:欲達廢死目標,應本於民主精神,光明磊落地在選舉時向選民揭櫫廢死的政見,經過選民支持當選後,在立法院完成修法程序。我反對利用權術運作,藉由政治權力來達成目標。
Thumbnail
鄙人對於廢止死刑與否,並無接受或反對的特定立場,但堅持認為:欲達廢死目標,應本於民主精神,光明磊落地在選舉時向選民揭櫫廢死的政見,經過選民支持當選後,在立法院完成修法程序。我反對利用權術運作,藉由政治權力來達成目標。
Thumbnail
2024年4月23日,憲法法庭舉行死刑釋憲案的言詞辯論。想要深入了解死刑嗎?今天來分享一下小編的書單!
Thumbnail
2024年4月23日,憲法法庭舉行死刑釋憲案的言詞辯論。想要深入了解死刑嗎?今天來分享一下小編的書單!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法律究竟能不能規定無期徒刑受刑人不許假釋,使其成為「終身」監禁,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法律究竟能不能規定無期徒刑受刑人不許假釋,使其成為「終身」監禁,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