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接近2023年年底,也更容易感到肚子餓。這是因為身體沒有累積那麼多脂肪,所以要消耗時變成要隨時補充才行。像月光最近就有一次在走路運動時,遇到血糖過低而餓到全身發抖的情況。思索著當日不同的狀況是下午吃了一片白吐司,可能是因為吃了碳水,因此血糖降得太快。而這樣思考所得的暫時性答案,只是一種可能性,並不代表是正確答案,因為現在的作法是之前所沒有的,所以什麼樣的結果都有可能發生。例如下午吃個甜甜圈會是如何?這也要吃過之後才會知道。為何吃甜甜圈就沒事,而吃白吐司就不行?就其中有何不同?就算無法思索出所以然來,維持體重的目標還是要繼續。
月光也嘗試過早上喝兩罐無糖豆漿當早餐,看看情況會是如何,結果也順利接上中餐,沒有產生什麼問題。當然,每日可飲用的豆漿份量也是有建議額度的,超過500CC就有可能產生反效果。所以說,也不能太過依賴單一食物,以為靠喝豆漿就可以度過一天了嗎?結果反而對身體有損。因為做出什麼改變,結果都是未知的,一般人也很難可以馬上去詢問醫師的建議,大概都是把問題累積到一個程度,才會想去做詢問。所以經由少量的實驗,得出一個暫時的結果,這就是以自身作為實驗,所能得到的小小樂趣。
而冬季則是因為對於熱量的需求增加了,所以安排食物方面需要更謹慎些,盡量不要發生血糖過低的狀況。天氣冷容易導致肚子餓,這是正常現象。而在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前提下,就必須即時的準備食物。例如早上已經喝過豆漿了,那下午發生血糖低的情況時,就不建議來罐豆漿,而是要準備其他順位的來依次遞補上去。
不能喝豆漿,那改吃雞胸肉或地瓜呢?還是來兩顆茶葉蛋?或者是改吃飯糰搭配一罐飲料有特價?在兼顧健康與預算中,做出幾個有用的選擇。像是飯糰因為是冷的,跟冷地瓜一樣,這樣的澱粉是難以讓小腸吸收的,從而能避免吸收過多熱量的問題產生。那不能喝豆漿,可以喝燕麥飲或是全脂牛奶?都可以先預預作考量。而那一次遇上低血糖危機,是靠喝無糖豆漿去補救的。喝完後,肚子還是感到狂餓,看來沒有能夠馬上消除饑餓感。要等到過了十幾分鐘後,才慢慢消失掉。其實在路上就想好如果還是餓的話,那要再吃點什麼才行?
要準備好備案,不是說隨便買個巧克力趕快補上熱量就行。即使是無糖豆漿,每罐大約400CC,還是有一百多大卡的熱量,因此喝下之後還是感到飢餓的話,那就得另外設想辦法才行。依次的填入食物,這樣才不會一下吃太多食物進去。像是夜市的牛排雖然美味,但超過一千大卡的熱量,就不適合沒有熱量空間的人去吃,一吃就會爆表。如果早餐和午餐都有控制熱量的話,那晚餐去吃,還可以說是符合每日的標準,沒有超標。像是有速食店的特大號漢堡,看來雖然十分豐盛,但熱量也十分的高,一份可以達到破千卡的程度。其實安排要吃食物的順序,是一種常態,如果想要嘗試新的食物時,就安排在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