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磁振造影偵測神經活動的DIANA序列技術究竟是真是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DIANA序列技術

DIANA序列,原名Direct Imaging of Neuronal Activity ,意旨透過磁振造影直接顯示神經活動。DIANA序列於2022年由南韓成均館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並在麻醉小鼠身上獲得與局部場電位相關的訊號。該技術與傳統磁振造影使用的EPI序列不同,不一次掃描整張影像之資料點,反之,一次僅掃描K空間中的一條線,因此其TR僅需5ms。接著,透過不斷重複的刺激來逐步掃描整張影像。在假設每次重複刺激的反應都相同的情況下,DIANA可以藉此組合不同時間的資料組成完整K空間,以取得極高的時間解析度。兩年來,經過多方測試,DIANA序列始終不能在其他實驗室穩定的複製結果,質疑聲浪逐漸加劇,那麼最新的進展為何呢?


研究重點

近期 SCIENCE ADVANCES期刊接連刊登兩篇論文,討論了DIANA技術的可行性。第一篇文章,由南韓成均館大學另一組研究團隊(無參與原始研究)提出,他們在麻醉小鼠重複實驗。研究人員發現使用傳統方式研究BOLD信號,可以偵測小鼠觸鬚受到電刺激的反應,然而,當使用DIANA序列時,反應就變得曖昧不明。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當使用所有的1050筆刺激的資料進行平均,並沒有辦法看到DIANA技術宣稱可以看到的電刺激反應;然而當經過人為篩選掉一些資料,就可以在觸鬚感覺區呈現出DIANA的類似神經訊號的反應。然而,此研究表示篩選過的DIANA反應只在皮質區觀測得到,在視丘仍無法如BOLD一樣觀察到反應。

無獨有爾,另一篇文章,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提出,他們發現DIANA所偵測而得的訊號,未必與大腦反應有相關,反而與DIANA序列在觸發電刺激所使用的觸發訊號相關。這個觸發訊號在原始序列中,安插了12微秒的時間讓磁振造影儀送觸發訊號給電刺激器。研究團隊發現這個觸發訊號會導致在收取信號時候產生不對稱性而產生假影,也就是DIANA所偵測的訊號。他們設計了一組實驗,1) 給予電刺激並給予觸發訊號 (原始DIANA技術) 2) 不給予電刺激卻給予觸發訊號 (電刺激器斷電) 3) 給予電刺激但不給予觸發訊號 (改由外掛方式送出觸發訊號,而不由磁振造影儀送出)。研究團隊發現,不論在老鼠或人腦,是否由磁振造影儀送出觸發訊號才是DIANA訊號可否測得的關鍵,而電刺激的給予則否。研究團隊認為DIANA技術所測得的訊號,應該是假影,而非神經訊號。


思考

從各方證據來看,因為學界始終無法重現原始論文的效果,對於DIANA技術質疑聲浪日漸高漲。針對篩選數據的質疑,DIANA技術原始團隊稱,他們將受雜訊影響過大的影像剃除,這個比例大概佔了一半左右。對於未在原始論文中詳述這個過程,他們承認這是疏失。刊登DIANA技術的Science期刊編輯也於2023年八月在該原始期刊加註警語:

「名為“In vivo direct imaging of neuronal activity at high temporospatial resolution”,由P. T. Toi等人著作的文章,在Science期刊於2022年10月14日所刊登已引起相關爭議。編輯群意識到此文章所提供的資訊與方法,並不足以重現其結果,且其結果有可能受到研究人員主觀篩選而產生偏差。編輯群在此提醒讀者須注意此事項,編輯群也要求作者對此提出更詳細的方法與結果來改善此情況。」
On 14 October 2022, Science published the Research Article “In vivo direct imaging of neuronal activity at high temporospatial resolution” by P. T. Toi et al. (1). The editors have been made aware that the methods described in the paper are inadequate to allow reproduction of the results and that the results may have been biased by subjective data selection. We are alerting readers to these concerns while the authors provide additional methods and data to address the issues.

跟據Nature新聞的相關報導,DIANA原始團隊將於2024年8月以前提出修正。Science編輯也提醒讀者,雖然兩篇新文章提供了質疑DIANA技術的有力證據,但畢竟實驗對象與方法還是有些微差異,因此仍不要過早對DIANA技術下結論。



原始論文:

  1.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l0999
  2.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l2034


圖片來源

改編自原始論文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l2034, 獲 CC BY-NC 非商業化授權。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931-x
都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大腦是我們最重要也最複雜的器官,你了解多少呢?本專題將持續關注神經科學的大小事,期望透過分享這些新聞、故事,讓神經科學走入大眾,而這些科技其實離我們不遙遠。歡迎各位訂閱與贊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法國原子能與替代能源委員會( 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CEA)歷經20年所設計並建造的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磁場的可掃描人體的11.7T磁振造影儀,歷經多年研發與儀器調教,團隊終於於近日完成進行人體掃描測試。
Neuralink的創辦人Elon Musk近日於社交平台X上宣布,公司已經在首位人類受試者身上成功安裝公司所研發的電極。他亦表示,目前病人恢復狀況良好,此腦機介面也可以穩定的收取大腦神經元所釋放的電訊號。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
一般而言,神經之間在突觸前後以電與化學信號傳遞訊息。然而,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證實了一些突觸外的溝通方式,例如使用神經肽來傳遞訊息。這些神經肽傳遞訊息的作用範圍尚不明確,近期研究進一步釐清了這種與傳統訊號傳輸完全不同的溝通途徑。
借鏡於真實神經系統,科學家正在研發神經型態的人工智慧。其中包括矽晶體的神經型態人工智慧,例如脈衝神經網路(SNN),或者利用材料的物理或化學特性來產生類似突觸的可塑性記憶(memristive)的特性。本文將簡介最新的神經型態人工智慧,他們將開啟低耗能高效率的人工智慧時代。
法國原子能與替代能源委員會( 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CEA)歷經20年所設計並建造的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磁場的可掃描人體的11.7T磁振造影儀,歷經多年研發與儀器調教,團隊終於於近日完成進行人體掃描測試。
Neuralink的創辦人Elon Musk近日於社交平台X上宣布,公司已經在首位人類受試者身上成功安裝公司所研發的電極。他亦表示,目前病人恢復狀況良好,此腦機介面也可以穩定的收取大腦神經元所釋放的電訊號。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
一般而言,神經之間在突觸前後以電與化學信號傳遞訊息。然而,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證實了一些突觸外的溝通方式,例如使用神經肽來傳遞訊息。這些神經肽傳遞訊息的作用範圍尚不明確,近期研究進一步釐清了這種與傳統訊號傳輸完全不同的溝通途徑。
借鏡於真實神經系統,科學家正在研發神經型態的人工智慧。其中包括矽晶體的神經型態人工智慧,例如脈衝神經網路(SNN),或者利用材料的物理或化學特性來產生類似突觸的可塑性記憶(memristive)的特性。本文將簡介最新的神經型態人工智慧,他們將開啟低耗能高效率的人工智慧時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獨一無二的振動頻率,而我們的振動頻率快慢,大多是取決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那些來自外在的資訊刺激,然後經由我們每個人的信念系統濾鏡下產生的情緒振動,或者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使用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都會影響我們自身頻率振動快慢。
Thumbnail
研究很久的一套網路工具,兩個月前因朋友介紹的一本書,便又開啟了我的閉關模式,雖不像以前那樣瘋狂,但也是只能專注的,將其它不相干的事物都暫時放到一邊。 回神過來,發現已累積了太多照片還未處理,都已接近交件日期。於是又繼續了閉關模式,花了半個月時間,一口氣將所有照片處理完畢。
Thumbnail
本書由 Anodea Judith 於 1987 年完成出版,是歷史相當悠久的著作了,也影響了世界後續對於脈輪的研究。本書的內容針對脈輪相當基本,近四十年內不斷推陳出新的著作更是建立在這本書的基礎概念之上。所以對於我這種完全沒接觸過的人,讀本書的過程像是初窺心靈的旅程,一步一腳印認識脈輪的世界。
Thumbnail
生化實習看學長操作好無聊...心電圖實習女生會比較忙碌喔!(眨眼)
Thumbnail
感知器是一種基本的神經網路模型,用於二分類問題。它模擬了人腦神經元的工作原理,通過調整權重和偏差值來達到預測和分類的目的。 感知器流程 輸入 資料的輸入: 輸入層接受資料的輸入,每個輸入對應一個特徵,還有一個固定的偏差神經元。 資料經過每個神經元時,會乘上相應的
Thumbnail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4日指出,大病沒有,毛病不斷,可能是自律神經惹的禍,身體如果出現焦慮或幻症,可透過検查對症醫治。 副院長陳韋達表示,自律神經分布於心臟、肺、食道、胃、腸、肝臟、腎臟、膀胱、生殖器等內臟,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與認知功能、身體健康狀況、心情、心血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自主神經的傳遞路徑(Autonomic Pathway)、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Pathway)、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Pathway)、淚腺的自主神經支配…等。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眼神經哪4段?、神經造影—核磁共振造影MRI、電腦斷層攝影CT、軸突細胞異常、後天視神經疾病、視神經功能異常徵候、視神經萎縮(Optic nerve atrophy)、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Kjer氏症候群、Behr氏症候群、Wolfram氏症候群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本文章涵蓋「三叉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旋神經、顏面神經」的結構及功能筆記。 此外,還介紹了「不同病灶對相應神經造成的損傷及相關的臨床表現」。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獨一無二的振動頻率,而我們的振動頻率快慢,大多是取決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那些來自外在的資訊刺激,然後經由我們每個人的信念系統濾鏡下產生的情緒振動,或者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使用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都會影響我們自身頻率振動快慢。
Thumbnail
研究很久的一套網路工具,兩個月前因朋友介紹的一本書,便又開啟了我的閉關模式,雖不像以前那樣瘋狂,但也是只能專注的,將其它不相干的事物都暫時放到一邊。 回神過來,發現已累積了太多照片還未處理,都已接近交件日期。於是又繼續了閉關模式,花了半個月時間,一口氣將所有照片處理完畢。
Thumbnail
本書由 Anodea Judith 於 1987 年完成出版,是歷史相當悠久的著作了,也影響了世界後續對於脈輪的研究。本書的內容針對脈輪相當基本,近四十年內不斷推陳出新的著作更是建立在這本書的基礎概念之上。所以對於我這種完全沒接觸過的人,讀本書的過程像是初窺心靈的旅程,一步一腳印認識脈輪的世界。
Thumbnail
生化實習看學長操作好無聊...心電圖實習女生會比較忙碌喔!(眨眼)
Thumbnail
感知器是一種基本的神經網路模型,用於二分類問題。它模擬了人腦神經元的工作原理,通過調整權重和偏差值來達到預測和分類的目的。 感知器流程 輸入 資料的輸入: 輸入層接受資料的輸入,每個輸入對應一個特徵,還有一個固定的偏差神經元。 資料經過每個神經元時,會乘上相應的
Thumbnail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4日指出,大病沒有,毛病不斷,可能是自律神經惹的禍,身體如果出現焦慮或幻症,可透過検查對症醫治。 副院長陳韋達表示,自律神經分布於心臟、肺、食道、胃、腸、肝臟、腎臟、膀胱、生殖器等內臟,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與認知功能、身體健康狀況、心情、心血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自主神經的傳遞路徑(Autonomic Pathway)、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Pathway)、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Pathway)、淚腺的自主神經支配…等。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眼神經哪4段?、神經造影—核磁共振造影MRI、電腦斷層攝影CT、軸突細胞異常、後天視神經疾病、視神經功能異常徵候、視神經萎縮(Optic nerve atrophy)、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Kjer氏症候群、Behr氏症候群、Wolfram氏症候群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本文章涵蓋「三叉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旋神經、顏面神經」的結構及功能筆記。 此外,還介紹了「不同病灶對相應神經造成的損傷及相關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