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指南5: 不同的思想與學習心態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34FNbOKXc&t=4s


前幾天跟其他老師聊到教育小孩的問題,聊到有些家長只因為自己上學期間,某個科目不好,例如家長數學不好,當他的小孩數學成績不理想時,就覺得沒關係,而他擅長某個科目(例如英文),他的小孩英文就要很強。每當聽到類似的言論時,就會讓我想到幾年前看到的這個TED演講 The Power of belief,而影片內容提到的兩種學習思維在當時確實也給我很大的衝擊。


東方家庭教育傳統上往往更偏向於固定型思維,在許多東方社會中,學業成績被視為衡量智力和能力的關鍵指標。家長和老師常常將成績跟天賦、智力和能力畫上等號,這可能讓自己的小孩放棄某些科目的原因之一。不能說現在的教育觀念沒有改變,亞洲其他國家不說,至少台灣很多家庭對成績最重要的想法還是根深蒂固。


學習心態的不同

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他們的基本天賦和能力是固定的,無法通過努力和學習來改變。這種思維模式下,挑戰和失敗被視為障礙(因為自己沒有這方面天賦),因此他們可能會避免嘗試新事物或接受挑戰。

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透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和面對挑戰來不斷成長和改善的。他們對於新事物的挑戰或失敗持開放的態度,將其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並且願意接受新的挑戰以拓展自己的能力範圍。


影片中提到的 Joshua Waitzkin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棋手、武術家和作家。他最著名的事蹟之一就是他在童年時成為國際象棋的神童,並多次獲得全國冠軍並代表美國參加國際賽事。然而,在成年之後,Joshua Waitzkin 的興趣逐漸從國際象棋轉向武術,尤其是太極拳。他在這個領域同樣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多次獲得全國和國際武術比賽的冠軍。

如果以正常人的角度來思考,一個下象棋的人,怎麼會有體育武術上的天賦,我們無法想像他如果沒有從小練武或運動,怎麼有辦法成為武術冠軍(在體育的世界更看重天生的運動神經和從小開始培養的運動習慣) 我只能認為不運動的人要給出相對於有長期在運動的人的成績是相對困難的。這個困難可能會增加數倍但還是有機會成功。


Joshua Waitzkin 這個例子是否可以讓我們認為其實我們內在有無限潛能等著我們去發展,還是要認為那些取得多數成就的人是天選之人? 他們只是運氣好而已(老一輩的說法可能是上輩子或祖先有燒香拜佛,積很多陰德),就算真是運氣...我也不想等下輩子在去做我想嘗試的新事物,失敗是要怪上輩子??

個人認為失敗就去提升相關知識能力或改變方法再試一次,(成功)一切就值得

寫這篇文章主要還是希望在看的讀者可以重拾以前對於某些事物的熱情(但被那些自以為是的大人澆熄的夢想火苗),在做一次是否有令人意外的驚喜。






avatar-img
4會員
25內容數
喜歡以文字抒發看到的人事物,以後也可能會出現散文,詩或短篇小說,把看到感興趣的各種內容來分享我的想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倍自我成長專區 的其他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V66-EeeRE 在影片中,提到算命師,算準了袁了凡一生的失敗與成功,但他在36歲遇到雲古禪師而逆天改命。也許冥冥之中,我們前方真的修有一條直通到我們老死的人生軌道,這時看影片的我腦中跳出 帕雷托法則 (80/20法則) 指出
日漫--藍色監獄​ 漫畫劇情概要 在2018年,日本國家足球隊在國際足總世界盃止步16強,這成為了日本足球界的一大挫折。為了在2022年的世界盃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日本足球聯盟決定實施一個名為「藍色監獄計劃」的計劃。 這個計劃由主要負責人繪心甚八提出,他認為日本足球除了組織能力之外,其他方面都有
甚麼是運氣 看了老高探討運氣的影片,就突然想瞭解運氣的運作和原理,當談到運氣時,一個既有趣又複雜的領域。對於許多人來說,運氣似乎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力量,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的成功。然而,對於運氣到底是否存在這一問題… 運氣相信與否 一些人堅信運氣是存在的,就像信仰鬼神一般,認為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79084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V66-EeeRE 在影片中,提到算命師,算準了袁了凡一生的失敗與成功,但他在36歲遇到雲古禪師而逆天改命。也許冥冥之中,我們前方真的修有一條直通到我們老死的人生軌道,這時看影片的我腦中跳出 帕雷托法則 (80/20法則) 指出
日漫--藍色監獄​ 漫畫劇情概要 在2018年,日本國家足球隊在國際足總世界盃止步16強,這成為了日本足球界的一大挫折。為了在2022年的世界盃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日本足球聯盟決定實施一個名為「藍色監獄計劃」的計劃。 這個計劃由主要負責人繪心甚八提出,他認為日本足球除了組織能力之外,其他方面都有
甚麼是運氣 看了老高探討運氣的影片,就突然想瞭解運氣的運作和原理,當談到運氣時,一個既有趣又複雜的領域。對於許多人來說,運氣似乎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力量,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的成功。然而,對於運氣到底是否存在這一問題… 運氣相信與否 一些人堅信運氣是存在的,就像信仰鬼神一般,認為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790843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在面對子女學業方面的抉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從學習聽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互相依靠。文中分享了不同年齡段子女的學習狀況以及和孩子們的相處經驗。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當一個人擁有快樂、順利的求學時光與童年,這之中所帶來的幸福感,是能受惠終生的珍貴寶藏。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在面對子女學業方面的抉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從學習聽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互相依靠。文中分享了不同年齡段子女的學習狀況以及和孩子們的相處經驗。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當一個人擁有快樂、順利的求學時光與童年,這之中所帶來的幸福感,是能受惠終生的珍貴寶藏。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