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是敵是友?5 招解決你的 AI 焦慮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3 被稱為 AI 元年,AI 的遍地開花使人們感到焦慮。在過去,AI 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新技術,但隨著ChatGPT的推出,AI 應用變得普及。這使得人們開始擔心 AI 是否會取代人類,以及哪些工作將會消失。然而,正如歷史所示,恐懼源於不了解。因此,選擇是否使用AI是個人的決定,但在 AI 時代中生存,了解如何與 AI 互動是大家都需要學習的焦點。

關於 AI 焦慮的時代

ChatGPT 的橫空出世讓不少人都陷入 AI 焦慮。2022 年以前,AI 對這個世界來說彷彿是遙不可及的新科技。連在產業內當行銷的我,也有好長一段時間跟別人解釋「什麼是AI」時,也只能似懂非懂的說出「是大數據相關的科技」,至於 AI 能做些什麼,就像瞎子摸象,從公司內部 AI Team 開發的新模型、產品上線的新功能中一點一點探索。

直到 2022 年 11 月,OpenAI 以浩大的聲勢推出 ChatGPT,大力的推了市場一把,讓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 AI 在生活上的應用,讓產業界的技術人士在技術開發上越來越競爭,爭相研究新的模型,為自己公司的產品導入「AI」的技術,所有行銷的文案必定與「AI」相關。

遍地開花的 AI 的資訊,讓普通人的生活開始逐漸對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科技開始產生焦慮。「AI 是否取代人類」、「哪些工作不會被 AI 取代」、「未來超過 X 千個職業終將消失」,越來越多對 AI 質疑、誤解的聲音,在媒體名嘴聳動的標題討論中油然而生。但從古至今,人類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不理解,進而衍生不少歷史悲劇,好比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Covid-19 造就的世界級恐慌。

用不用 AI 其實是一種選擇

而「AI 究竟是敵是友?」有人說,AI 不會取代你,會取代你的是會用 AI 的人。而我的想法是,未來就算你一輩子都不使用 AI 也不會在世界上無立足之地,就像這個世界一樣有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一樣,使不使用都是個人的選擇,與生存無關,但與你選擇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不過,作為未來可能被稱為 AI 移民的我們這一代,最好還是不要太早選擇與世界脫鉤。

在 AI 大舉融入生活的時代下,「訓練 AI 時代下的思考方式及思維」是普通人需要重點關注的焦點,而這點也很難解釋,也許可以應對的就是網路出現並普及化的那個時代,人們面對各種問題應該有的思考方向,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向網路 / AI 提問」用以「更高效的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為了得到正確的解答,勢必要問對問題,所以「學會對AI提問之前」,就要先理解「AI 提供解答的思維」。

文科生價值體現的時代

在《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一書中,很喜歡作者用一個個生活中的故事,來講述關於 AI 的技術,讓原本生硬難以消化的概念,變成溫暖又生動的日常碎片。其中,更提到一個讓身為文組人的我,非常震驚的想法「AI 時代正是文組人價值體現的時代」。

《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_作者:程世嘉

《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_作者:程世嘉

AI 的發展,無庸置疑的為理科生高速加值,所有的企業對資工人才更是求賢若渴,相較之下就更沒有人在討論文科生未來的出路,就連文科生都開始想方設法的想要「轉型」,但其實就是「另闢一條自己都不愛也不擅長的路」,這是相當絕望的情境。

但作者提到,AI 科技的研發與革新固然重要,但這些技術背後是由一個個文字、符號、歷史、人文、藝術等堆疊出來的模型,而這些需要靈感、創意的創作,不正是文科生所擅長且不被 AI 取代的賽道嗎?在 AI 的時代下「文學院」的教育勢必要轉型,有大專院校將「中文系」改組,有人持續研究文獻典籍,有人持續發想創作,對理工有點興趣的則開發語言模型。而非廢系,這是最不明智的下下策。

5 點解決你的 AI 焦慮

普通人面對鋪天蓋地的 AI 資訊,有科技趨勢、有生活應用,當然也有新型犯罪(假新聞、詐騙)等正負面的海量訊息,因而產生的焦慮又該如何解決,我們可以參考 Chat GPT 給出的解答:

  1. 學習和理解:主動學習有關 AI 的知識,了解其實際應用和限制。通過閱讀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或觀看相關視頻,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 AI,減少對其的未知和恐懼
  2. 與專家交流:與AI領域的專家或從業者交流,尋求他們的建議和見解。透過與專業人士的互動,人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 AI 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從而減輕焦慮感。
  3. 培養技能:積極發展與AI相關的技能,例如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或自然語言處理等。通過學習和掌握這些技能,人們可以提升自己在AI時代的競爭力,從而增強自信。
  4. 尋求支持:與家人、朋友或同事討論自己的擔憂和焦慮,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有時候,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擔憂可以幫助人們釐清思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 實踐自我照顧:通過運動、冥想、閱讀或其他愛好來放鬆身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保持身心健康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從而更好地面對 AI 時代帶來的挑戰。

總結 ChatGPT 給出的答案,不難發現「未知」才是人類恐懼的核心來源,所以不論是面對 AI 或是未來新興的事務,先透過了解,有了基本的認識及知識儲備,才不會令自己陷入惶恐之中。

讓 AI 成為助力而非阻力

科技一直以來都是為了解決人們生活中的痛點,AI 的出現也不例外。我們應該學習「善用」AI 的優勢,快速蒐集資訊、統整訊息等來優化我們的日常工作,讓 AI 為我們的生活加值,讓原本只有 24 小時的時間可以輕鬆變成 48 小時來過(當然我這邊指的是 AI 導入後加速我們的工作完成時間),讓人們可以更彈性的在時間應用上。

或許,這樣的時間體感也變相實現過去人們說的「未來的人會比較長壽 / 不死」的願景,因為人們花了更少的時間在工作上,有更多的時間用來追求自己的生活。



1會員
1內容數
ENFJ+射手座的要 E 不 E 的北漂女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生成式AI,是下一個元宇宙,還是下一個iPhone?AI熱潮中存在可靠性存疑與濫用的陰影。AI的影響與抉擇,值得我們深思。
Thumbnail
avatar
CL Chang
2024-03-21
Open AI是什麼?他竟研發了2024最新人工智慧SORA!在快時代的生活裡人工智慧是少不了的,Open AI是一間專門研究AI的公司,而Open AI創辦人希望進行 AI 研究可以促進和發展友好的人工智慧,使人類整體受益。剛接觸AI的朋友可以跟隨本文一起了解喔! 什麼是Open AI? Open AI是一間美國人工智慧研究所,2015年於舊金山成立,主
Thumbnail
avatar
Marcia
2024-02-20
AI是怎麼來的 |What is AI|小艾科普你知道AI是怎麼來的嗎?那可真是一個超級酷炫的故事⋯⋯ 快來跟♥AI小可愛小艾♥一起探索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一起學習有趣又有用的新科普!
Thumbnail
avatar
冰兒
2024-02-08
AI室內設計工具、也能模擬電商產品空間情境展示:創新又節省成本的人工智能工具AI室內設計工具,大致上可以提供四大產業面向的功能:1.對零售實體店家而言,可以展現店家形象;2.電子商務方面給予模擬產品於各種空間內展示的功能,省去實品於攝影棚拍攝的步驟及成本;3.對於房產或房東來說,更便於優化房屋或建築物等內飾及外觀的塑造;4.室內設計師、建築師、景觀師、佈置師等專家⋯⋯
Thumbnail
avatar
FuturePro 未來博
2023-08-22
「AI 是個大趨勢 產業需一步步到位 投資人布局應多思考上、中、下游產業配置」庫存對帳單 Day 21 最新更新庫存彙總對帳單 2023/7/24 這是篇系列文章,每週一、三會固定更新,大俠會用實際的庫存對帳單來分享如何佈局出兼顧市值成長 & 波動防禦的存股配置。 請注意庫存對帳單是分享理財教學長期投資配置用,不是給進進出出,所以裡頭不會著重於短期交易的項目,因為咱們目標是做長線投資。
Thumbnail
avatar
大俠武林
2023-07-24
AI是個好朋友,還是個噩夢?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avatar
自由是人生的原動力 – 行銷的魔法
2023-03-29
原來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ChatGPT能否檢查出AI產生的文本?OpenAI 推出 AI Text Classifier 以區分文本是AI 或是人類編寫的。但該工具限制在於主要針對英文文本,並且至少要1000字。因此,針對中文文本或是不滿1000字符,則可以考慮用ChatGPT檢測文本,本文將以中文和英文的人類和AI產生的文本進行測試,看看ChatGPT能否猜對
Thumbnail
avatar
Dr. Rover
2023-02-04
「AI人工智慧是人類之友還是敵人?」科幻神劇西方極樂園教我們的事(2)AI人工智慧是人類之友還是敵人? 其實《西》片主要環繞在在未來人工智能已經和人類真假不分的時代,AI人究竟是人類「玩樂的工具」,還是同樣享有生命權、思想自由及天賦人權的種族?抑或是處於人類對立面的天敵?我認為這也是編劇試著透過此劇跟現代人探討的。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不知道有哪天會再出現賈伯斯
Thumbnail
avatar
莊凱仲 Ivan
2021-11-20
AI是类人,还是人类? #大爆雷书评 ---《起源》丹.布朗 比起科许简报的预测,更震撼我的是书中那个人工智能ART。 它才是故事的推动者。 _____ 一人为了大局牺牲,是应该的吗? 这是结局中,兰登和人工智能ART无法达成共识的未解...
Thumbnail
avatar
Seven Cheah 雪雯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