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旅遊:帶著86歲失能的母親台灣走透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您相信嗎?照顧長輩的艱困過程,也激發了我的創作力!

我在臉書粉專 「愛自己不阿雜」文有提到,四月底不畏花東地震,獨自帶著86歲失能的老媽媽從高雄到池上, 得到很多社團好友的鼓勵及按讚。帶著老媽全台灣走透透,也獨自照顧她至少15年以上,因為她的人格特質和身心都有異常,照護的辛苦只有曾經歷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但,從這個過程我也找到情緒出口並開發潛能,例如有人情味台灣人的禮遇,我也名正言順地拋家棄子出去玩,還有在艱難的時刻,透過文字書寫撫慰自己,再厚臉皮 投稿 各報章,得到編輯的採用真是超有成就感的!

以下這一篇跟陪伴 旅遊 相關,跟您們分享,也歡迎follow 我的粉專 愛自己,不阿雜,每二、三天寫一篇的筆耕成果,要相信自己,絕處可以逢生、苦中絕對可以作樂!

raw-image



小愛/超齡的最佳旅伴

2023/10/26 聯合報 / 小愛(高雄小港)

我們相差了三十歲,卻最常一起出遊,她是我八十五歲的媽媽。我們最後一次的「機車郊遊」是在澎湖,別誤會,她目前安好,只是因為年紀愈來愈大,膝蓋關節及平衡感愈來愈不好,坐機車後座危險性太高,如今改以四輪轎車代步,我依然是最佳駕駛和伴遊。


回想十年前在馬公機場租機車一路飆到市區,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二十分鐘,對老媽來說可是大考驗。她雖是客家婦女,但比較像嬌氣的「公主」,重視享受多於勤儉、抱怨不滿取代鼓勵感謝;但對於一起出遊,則展現了最大的忍耐和包容。雖然還是從搭飛機開始叨叨絮絮,至少感覺一貫厭世臉後的心情是愉悅的。只是她堅持在高溫三十三度的大太陽下穿長袖外套與戴帽子防曬,看著她在帽上戴安全帽的模樣,我不禁噗哧笑了出來,這是我很少對她展現的笑容,如同她總是對我臭臉,拍照連微笑都勉強,但這次我們都笑開懷了。


載她到張雨生故居等古厝景點閒晃,她依然像小孩子般賴皮不願走動,只想坐下來吹冷氣喝飲料。在我耐住性子哄老媽開心時,她倒是懷念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到澎湖玩,那時她硬要跟著我和專科同學出遊,一起住每晚每人兩百元的通鋪,她根本搞不清楚去了哪些景點,卻玩得很開心。這時我才驚覺,親友眼中覺得超難搞的媽媽,其實要的不是豪華行程,而是陪伴和尊重,讓她可以刷自己的存在感。


或許旅程帶來快樂的是旅伴,而不是目的地。兩個人的旅途意味著自由,放開給彼此的牽絆,脫離日常的摩擦,走出既有的生活規律。


五年前,我在老媽八十歲我五十歲時許下宏願,每個季節都要帶著她開啟一段在台灣的行腳之旅;除了疫情前每年一次的出國,四季裡我們走遍台灣各地及離島,每次三到五天的朝夕相伴,看著在地的生活風景,探索人生長河上流動的風光……旅程永遠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ric Yeh-avatar-img
2024/05/06
突然能理解您的堅持 是為了自己對於母親的承諾在母親節前夕閱讀 發人深省
avatar-img
勤愛自己的沙龍
41會員
73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勤愛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1
2023年底獨自進電影院看了 蕭菊貞 導演歷經6年拍攝的《南方,寂寞鐵道》,她記錄了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現今已漸漸不復存在的珍貴內容和影像,更是台灣第一部深入鐵道員故事和細膩記錄下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電影。我邊看眼淚邊流滿臉頰,除了內心深深被觸動,那時有個期待,如果能跟家人實際走訪一次,一起感受現
Thumbnail
2024/11/01
2023年底獨自進電影院看了 蕭菊貞 導演歷經6年拍攝的《南方,寂寞鐵道》,她記錄了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現今已漸漸不復存在的珍貴內容和影像,更是台灣第一部深入鐵道員故事和細膩記錄下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電影。我邊看眼淚邊流滿臉頰,除了內心深深被觸動,那時有個期待,如果能跟家人實際走訪一次,一起感受現
Thumbnail
2024/04/23
身為南客的我,當然喜歡客家美食,但對於北部 客家人吃的食物,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差異頗大,例如「粄條」 一詞多用於北部新竹的客家聚落(閩南語則稱粿條,又稱粿仔),南部的美濃人則稱之為「面帕粄」。 兩者也不完全相同,北部粄條大多以純米漿製作,因為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但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調味並
Thumbnail
2024/04/23
身為南客的我,當然喜歡客家美食,但對於北部 客家人吃的食物,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差異頗大,例如「粄條」 一詞多用於北部新竹的客家聚落(閩南語則稱粿條,又稱粿仔),南部的美濃人則稱之為「面帕粄」。 兩者也不完全相同,北部粄條大多以純米漿製作,因為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但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調味並
Thumbnail
2024/03/11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2024/03/11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珍愛與時光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八十五歲奶奶陪伴孫女一路走來的故事。文章充滿溫暖和愛意,是一篇感人的敘述。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珍愛與時光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八十五歲奶奶陪伴孫女一路走來的故事。文章充滿溫暖和愛意,是一篇感人的敘述。
Thumbnail
25年後的這天113年4月3日,突如其來的強烈震動,影響了上班上課,也給少數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文章描述了作者帶著退化到嬰幼兒狀態的85歲母親前往苗栗的旅途,並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了愛與陪伴的重要性。在風雨中,作者用陪伴的方式為母親最後的旅程劃上溫馨的句點。
Thumbnail
25年後的這天113年4月3日,突如其來的強烈震動,影響了上班上課,也給少數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文章描述了作者帶著退化到嬰幼兒狀態的85歲母親前往苗栗的旅途,並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了愛與陪伴的重要性。在風雨中,作者用陪伴的方式為母親最後的旅程劃上溫馨的句點。
Thumbnail
母親71歲第一次出國。處於失智進程的她,若參加一般的旅行團,我跟弟弟仍會很緊蹦吧! 改稱【療癒旅行團】或許也不為過。 這篇是回來後,整理的分享草稿
Thumbnail
母親71歲第一次出國。處於失智進程的她,若參加一般的旅行團,我跟弟弟仍會很緊蹦吧! 改稱【療癒旅行團】或許也不為過。 這篇是回來後,整理的分享草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