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美食:北客與南客的不同味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南客的我,當然喜歡客家美食,但對於北部 客家人吃的食物,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差異頗大,例如「粄條」 一詞多用於北部新竹的客家聚落(閩南語則稱粿條,又稱粿仔),南部的美濃人則稱之為「面帕粄」。

兩者也不完全相同,北部粄條大多以純米漿製作,因為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但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調味並搭配炒豬肉絲;而 #美濃 粄條多會於糯米粉中混入少許太白粉或番薯粉,口感較有嚼勁,配料則是清燙豬肉片和在地的韭菜,各有獨特風味,都是客家的傳統好味道。

raw-image


客家是台灣第二大族群,客家小炒、梅干扣肉、薑絲大腸 更是許多人喜愛的客家美食,究竟隱含在這些美味背後的文化故事有哪些?在台灣的小島上,我雖已品嘗許多很多人沒吃過的客家料理,家中烹調的方式趨近客家飲食的三字訣「油、鹹、香」,但還有什麼是目前還沒嘗過的 客家滋味 呢?

有些料理是「區域限定」,例如北客吃三角圓(水晶餃)、牛汶水、桔醬、擂茶、甜四神湯(有豬肉),南客吃花生豆腐、鹹魚肉餅、九層塔醬油、包餡鹹湯圓、瓜粄、樹豆豬腳湯……。

這次趁著 清明 連假 帶高齡老媽到苗栗 走走,推著輪椅帶她征戰南苗市場,也讓她吃到跟家鄉味不同的小吃,最令人驚豔的是「水粄」,雖然客家人將用「米」磨成漿製成的米食通稱為「粄」,但跟南部一樣用米漿做的碗粿大不相同。

如布丁柔嫩的水粄

據料理達人 蔡季芳(阿芳老師)提到,北部碗粿多為客家風味,是將蒸熟後的純在來米漿,再加上拌炒過的配料;中部碗粿則會將肉餡等主要配料包進碗粿中,有點類似肉圓作法;至於,南部則多傳統閩南式碗粿,滷肉、肉燥等配料,會跟著米漿一起放入碗中蒸,顏色較深。

水粄加上炒過的細蘿蔔乾、蝦米、韭菜(或芹菜)、豆乾、肉末等爆香過的配料,磨米、蒸粄,選料、備料、炒料,都是要親力親為才能呈現的功力,口感軟嫩,適合牙口不好長輩,單獨吃或配著炒料一起品嘗,兩者相輔相成,把各自的角色都扮演到極致,就算不淋醬料也非常有味,有人還會單獨買炒料回家配飯吃。

粄體跳脫了碗型而是正方或長形,活脫脫的就像一塊豆腐一樣,晶瑩而透亮,我酷愛芹菜細末和香菇丁拌炒的配料,香氣四溢但一口咬下仍可吃到純粹的米香,還有 #芋頭糕 是加入了芋頭角、蝦米和米漿一起蒸熟,單吃芋頭糕就可以吃到淡淡的芋頭香氣,味道和口感都讓人難忘。

raw-image


軟Q彈牙的水晶餃

曾以為是廣式的 #水晶餃,到了苗栗才發現是常間的庶民美食,而且在苗栗稱為 #三角圓,更有趣的是水晶餃在苗栗客語中,常見的講法是「水餃」,而不是三角圓,乾溼二種吃法,都各有擁護者。

Haka小姐說:「苗栗水晶餃中,最常見的形狀是三角形和半月形。三角的早期捏法費工,現在多改為包水餃式的半月形。樹薯粉製成的餃皮有著Q彈滑潤的口感,裡面包的是用香蔥油拌炒過的豬絞肉。水晶餃有兩種吃法,乾吃或煮湯,吃法卻各有不同。乾吃是淋上辣椒醬和青蒜醬油;煮湯則是豬骨高湯撒上芹菜丁、香菜末或是九層塔,然後再加上一小匙的香蔥酥、適量白胡椒粉,以增添香氣。」

我一吃成主顧,每天都想來一碗,覺得三角形較有嚼勁,適合乾吃,半月或元寶型的餡料較多,三角形水晶餃個頭小,一口一個,吃起來輕鬆容易,半月型在湯裡游泳的透明樣子超可愛,配著乾麵吃有莫大的滿足感,尤其白胡椒味更是讓它增添層次。

在市場看見麵店前還有擺攤賣成型、可外帶的水晶餃,大約10個左右的小巧玲瓏,還附上油蔥酥,甚至有芹菜末。貪嘴的我經不起誘惑,買了好幾包用冰塊保鮮回家,繼續煮來享受。

raw-image


芥菜的前世今生

客家人早年因為食材取得不務,也為了惜物,客家阿婆大多擅長做醃漬品,蔬果類取決於與農作收成節令,依不同的製作方法,醃漬品的保存期限也不盡相同,就像青翠的 #芥菜,除了煮湯、清炒,還有三階段的轉身變化。

鹹菜、覆菜、梅乾菜,都是因為鹽巴的催化和水分留存帶來的變化。將大芥菜整齊排放進醬缸中、取重物壓在最上面以助排出水分,就成了有酸鹹滋味的鹹菜;將它拿起來曬到半乾時再塞入小甕中,就是覆菜,也有人稱福菜,可以用來煮可口的豬片湯。繼續曬就成了梅乾菜,完全乾燥後才會收起儲存。

據說將老梅乾菜煮湯水喝,就可以去膩消脹氣,還可以治頭痛、感冒。想起老媽以前愛用的是「#蘿蔔苗」,也就是將蘿蔔的老菜葉日曬後加鹽搓軟,放入醃漬桶慢慢出水,存放一週後撈起,把水壓乾即可,蘿蔔苗是烹煮肉類料理的超級調味品,沖入一杯熱水喝下,更是物質缺乏時的感冒藥

客家人為因應不同環境與季節變化,善於就地取用食材,並以晒乾或醃漬等方式來處理蔬果,進一步加工為醬料、菜乾等,如今製作與食用醃漬品不再是單純順從著自然節令、或為了保存食材,透過這些日常家庭飲食活動,製作和食用醃漬品逐漸由「自然」內化為具有心理需求的「文化」。

這次帶老媽吃北客的梅干扣肉,梅乾菜的鹹香滋味悄悄扎根在舌尖上,湯汁拌飯好開味,成為難以明說、各有滋味,跟媽媽一起留下的甜蜜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苗栗客家人來報到🫶水粄是我最愛的食物😍
真的南北飲食習慣差滿多的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4/04/23
原來北客南客的食物有這麼多的差別呢!
avatar-img
勤愛自己的沙龍
39會員
73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勤愛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1
2023年底獨自進電影院看了 蕭菊貞 導演歷經6年拍攝的《南方,寂寞鐵道》,她記錄了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現今已漸漸不復存在的珍貴內容和影像,更是台灣第一部深入鐵道員故事和細膩記錄下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電影。我邊看眼淚邊流滿臉頰,除了內心深深被觸動,那時有個期待,如果能跟家人實際走訪一次,一起感受現
Thumbnail
2024/11/01
2023年底獨自進電影院看了 蕭菊貞 導演歷經6年拍攝的《南方,寂寞鐵道》,她記錄了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現今已漸漸不復存在的珍貴內容和影像,更是台灣第一部深入鐵道員故事和細膩記錄下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電影。我邊看眼淚邊流滿臉頰,除了內心深深被觸動,那時有個期待,如果能跟家人實際走訪一次,一起感受現
Thumbnail
2024/05/03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5/03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3/11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2024/03/11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和豐車仔麵」樸實無華的麵店,像極了路邊攤陽春麵的味道。 有時候懷念台灣路邊麵攤的味道時,我就會跑來吃一碗^^ 離家近又很方便,算是一間我很喜歡的小吃店呢!
Thumbnail
「和豐車仔麵」樸實無華的麵店,像極了路邊攤陽春麵的味道。 有時候懷念台灣路邊麵攤的味道時,我就會跑來吃一碗^^ 離家近又很方便,算是一間我很喜歡的小吃店呢!
Thumbnail
來到檳城的第一餐,是一家中餐館,享用烤鴨料理。這是一場十人一桌的盛宴,典型的旅遊桌菜。 這是魚翅羹,還滿好吃的,很有料,味道很鮮,至於翅的部分,聽聽就好。 這是炒青菜,放了好久都沒人動,相互禮讓。 這是烤鴨與餅皮再夾小黃瓜條,就那樣,可以感受誠意,但跟台灣常吃的烤鴨,有一點做法不同。烤鴨皮色澤
Thumbnail
來到檳城的第一餐,是一家中餐館,享用烤鴨料理。這是一場十人一桌的盛宴,典型的旅遊桌菜。 這是魚翅羹,還滿好吃的,很有料,味道很鮮,至於翅的部分,聽聽就好。 這是炒青菜,放了好久都沒人動,相互禮讓。 這是烤鴨與餅皮再夾小黃瓜條,就那樣,可以感受誠意,但跟台灣常吃的烤鴨,有一點做法不同。烤鴨皮色澤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來到南寮漁港「蝦攪和台式海鮮鋪」嘗美食。菜餚名稱「蝦攪和」真有趣,鹹香微辣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這道招牌菜一點也不瞎攪和。「古早味蚵煎」的成品形狀比一般「蚵仔煎」大許多,蚵仔數量也比一般「蚵仔煎」多上好幾倍。
Thumbnail
來到南寮漁港「蝦攪和台式海鮮鋪」嘗美食。菜餚名稱「蝦攪和」真有趣,鹹香微辣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這道招牌菜一點也不瞎攪和。「古早味蚵煎」的成品形狀比一般「蚵仔煎」大許多,蚵仔數量也比一般「蚵仔煎」多上好幾倍。
Thumbnail
身為南客的我,當然喜歡客家美食,但對於北部 客家人吃的食物,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差異頗大,例如「粄條」 一詞多用於北部新竹的客家聚落(閩南語則稱粿條,又稱粿仔),南部的美濃人則稱之為「面帕粄」。 兩者也不完全相同,北部粄條大多以純米漿製作,因為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但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調味並
Thumbnail
身為南客的我,當然喜歡客家美食,但對於北部 客家人吃的食物,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差異頗大,例如「粄條」 一詞多用於北部新竹的客家聚落(閩南語則稱粿條,又稱粿仔),南部的美濃人則稱之為「面帕粄」。 兩者也不完全相同,北部粄條大多以純米漿製作,因為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但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調味並
Thumbnail
最近因為抖音的關係,許多中國特色美食在台灣吹起旋風:煎餅果子、肉夾饃、酸菜魚、螺螄粉……,其中肉夾饃更是被譽為「漢堡祖先」,酥脆的口感一吃就上癮。 如果都還沒有吃過肉夾饃,不知道去哪裡吃,就到三重龍門路的饃飯生創意飯餅專賣店,一起來品嘗好吃到掉渣的創意肉夾饃。
Thumbnail
最近因為抖音的關係,許多中國特色美食在台灣吹起旋風:煎餅果子、肉夾饃、酸菜魚、螺螄粉……,其中肉夾饃更是被譽為「漢堡祖先」,酥脆的口感一吃就上癮。 如果都還沒有吃過肉夾饃,不知道去哪裡吃,就到三重龍門路的饃飯生創意飯餅專賣店,一起來品嘗好吃到掉渣的創意肉夾饃。
Thumbnail
你喜歡滷肉飯這道經典台式美味嗎? 我們家的餐桌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的台灣食物,是海外遊子想念家的味道。
Thumbnail
你喜歡滷肉飯這道經典台式美味嗎? 我們家的餐桌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的台灣食物,是海外遊子想念家的味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