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時想過月領55K的生活,34歲時卻要月領61K才夠——通膨是怎麼吃掉你的薪水?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趁著今年報稅完畢,也回顧了自己出社會這9年來的年度所得。最大的感嘆是,雖然薪資所得確實有成長,如今每月薪資的儲蓄率卻比我剛出社會時還低,而且低很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當然,隨著進入職場的年資增加、生活型態改變,有些額外的支出/投資是我認為必要的,包括房貸、進修學習、重訓教練費(存肌肉要趁早,光靠我自己很難練)⋯⋯等,但平時除了喝咖啡、看書,沒什麼其他興趣也很少出國的我,為什麼月支出金額會持續攀高呢?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恐怕是:通膨真的讓錢變得很薄。

如何計算通膨?

打開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漲跌及購買力換算」,可以比較同一筆錢,在不同時間點的購買力差異。

舉例來說,在我剛出社會那年(2015年),一般出版社開給大學畢業的編輯起薪行情價,約為28000元。到了2024年,新鮮人編輯如果還是領28000,實質上的生活水平是下降的——因為2015年月薪28000元可換得的生活,相當於在2024年領31192元。

raw-image


同樣的計算公式,如果25歲的你,覺得月領55000的生活還不錯,那麼實際到了34歲時,你需要月領61270,才能過上你年輕時覺得「還不錯的生活」。

raw-image


就算只比較今年與去年,2023年一萬元可以買到的東西,2024年要付出的成本是10122元。換言之,各位上班族的月收入每萬元要增加122元,才能維持相同的生活水平。

raw-image


對一般人而言,通膨或許只是新聞上的名詞;但回歸日常,卻是稍有不查就會吃掉上班族的辛苦錢。那些在職場上說著「我當初在你這個位置時,薪水也很低、跟你差不多⋯⋯」的前輩,恐怕沒意識到短短的數年間,錢會以驚人的速度變薄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ney Talks
26會員
78內容數
會算塔羅牌,也會算資產報酬率,沒有人規定不能兩樣都會。科技冷冷的,可是筆下的AI卻會在凌晨陪人說話。對錢不貪,卻總想搞懂它的規則;對人不多話,卻能寫出一段又一段別人不敢說的心事。 (以上簡介由AI生成) 有事來信:gracechronicle@gmail.com
Money Talks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為爽而爽,最後反而會失去享受快樂的能力;拼了命地追逐愉悅、逃離痛苦,最後會帶來更多的痛苦。
2025/03/23
為爽而爽,最後反而會失去享受快樂的能力;拼了命地追逐愉悅、逃離痛苦,最後會帶來更多的痛苦。
2025/02/09
合法銷售的理財商品雖然不是詐騙,卻往往利用65+族群對於財務知識的落差,引導他們購買並非最符合自身當下需求的財務商品。我爸更堅信「定存是最笨不用腦的投資」,因此熱衷於購買各類型的投資型保險。外幣分紅保險、美元終生壽險,是適合退休族的投資工具嗎?怎麼算出保單真正的報酬率?
2025/02/09
合法銷售的理財商品雖然不是詐騙,卻往往利用65+族群對於財務知識的落差,引導他們購買並非最符合自身當下需求的財務商品。我爸更堅信「定存是最笨不用腦的投資」,因此熱衷於購買各類型的投資型保險。外幣分紅保險、美元終生壽險,是適合退休族的投資工具嗎?怎麼算出保單真正的報酬率?
2025/01/26
「壯世代」爸媽比我還有錢,過年紅包怎麼包才有意義?
Thumbnail
2025/01/26
「壯世代」爸媽比我還有錢,過年紅包怎麼包才有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 年薪、年收、年存的定義和區別: 年薪:雇主給付的一年薪資總額 年收:年薪加上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兼職等) 年存:一年內實際存下的金額或比例 2. "高薪窮"現象的解釋和原因: 高收入但存不到錢 原因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消費主義陷阱、社交壓力、缺乏理財知識、忽視被動收入
Thumbnail
1. 年薪、年收、年存的定義和區別: 年薪:雇主給付的一年薪資總額 年收:年薪加上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兼職等) 年存:一年內實際存下的金額或比例 2. "高薪窮"現象的解釋和原因: 高收入但存不到錢 原因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消費主義陷阱、社交壓力、缺乏理財知識、忽視被動收入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我目前__歲 每個月固定收入金流___元 是否有配偶、父母、兒女 是否有負債 保險是否足夠你發生重大意外不影響自己生活費用或是不影響家人生活 是否有緊急備用金__元 每個月完全無法削減的固定支出是___元,扣掉這些一定可以存下來的錢有___元 你到目前為止的任何投資為你帶來多少資產
Thumbnail
我目前__歲 每個月固定收入金流___元 是否有配偶、父母、兒女 是否有負債 保險是否足夠你發生重大意外不影響自己生活費用或是不影響家人生活 是否有緊急備用金__元 每個月完全無法削減的固定支出是___元,扣掉這些一定可以存下來的錢有___元 你到目前為止的任何投資為你帶來多少資產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報稅是盤點收入的季節。每月薪資差不多、生活型態也沒有太大變化,卻總是存不到錢?怎麼回事?
Thumbnail
報稅是盤點收入的季節。每月薪資差不多、生活型態也沒有太大變化,卻總是存不到錢?怎麼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