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友人與尚未謀面的讀者:
大家,最近好嗎?此刻好嗎?
2024年已過了1/3
時節已過清明,轉眼已立夏,接下來將進入梅雨季。因為爬山關係,這些年對氣候、天氣的在意甚於以往。不免感悟萬事萬物都活在天氣之中,或以更大空間尺度來看,人類與萬物都活在一個穩定循環,又充滿各種變動之中。
四月初以來台灣地土頻繁的騷動,或許讓人們多了點憂慮,不過萬物仍依其規律滋長或再返。一如植物與燕子,或是我和作家李玟萱共同的新作《淚腺壞掉》也在這個時節花開了。
先說明這不是一本跟眼科疾病有關的作品XD
時序已近入五月,三年前的此時,台灣將進入新冠疫情的三級警戒。小到肉眼不可視見的病毒,竟迫使世界運轉的腳步停緩(當然不是第一次),或許是這樣硬生生的被改變日常節奏,才發現原來開會可以線上,上班可以在家。
就在這麼一個病毒危害的局勢下,我和玟萱被編輯交付了一個秘密任務。很明顯跟疫情有關,但我們都不是防疫人員,我充其量只是個工作量少少的心理工作者,兼有一搭沒一搭地寫的書寫者,兼正結束化療療程的養病者。
編輯卻不是要我們寫疫情下的觀察或生活,而是「交換日記」。我和玟萱當然不是素昧平生,不會有硬聊的尷尬感。而且在第一次跟她爬山前,我早已收藏《無家者》一書
一來喜愛閱讀,更愛讀到好故事。再者無家者的故事跟我之前的工作略有關係,甚至在《屋簷下的交會》撰稿初期,構思敘事方式,也曾考慮參考無家者個人生命史的寫法。最後在綜合考量下,才以主題搭配真實經驗的形式撰寫。隨著一起山行熟悉感的增加,也知曉玟萱陪伴生病丈夫的付出與各種艱難,像是爬山得在傍晚趕回家與外籍看護替手。
我們的書信往返不只是在台灣疫情下孕生,也是在各自真切生活中「早已在那裡了」。等著要被文字遇見。
早在那裡的其實是大海一片、無盡的闃黑、無邊的草原,需要有光探照,有路可走,才能看出點什麼、找到點什麼。這也是寫作「兩難」之一的開頭之難(第二是結尾),既然是疫情下的通信,我的第一封信就從疫情開始寫。
不只是難,通信初始,我們兩位都疑惑著,這些關於私我的文章有人要看嗎,值得看嗎?但我的隱藏版血型是M,編輯下達任務,我只想著如何完成,而且可以跟游擊的學姊(比我早出書的作家都以學長姐敬稱XD)通信是莫大的榮幸啊。編輯的信心不知是跟誰借的,她一路鼓勵、肯定與支持。先是找人牽線讓我們的文章獲得幼獅文藝總編肯定而刊登(超級感謝)。然後等文章量夠,直接催生出版
用一句話跟大家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太難了。我和玟萱在成長背景、求學與人生際遇迥異,因此我們不像量子糾纏(讀了你就知道)。可能更像三體,因為編輯不僅是催生者,也是將我們聚攏的引力。
到底這二十四封信寫了什麼,懇請購買支持,歡迎一探究竟。
散文書寫無法躲避的命運是寫自已,但即便是寫生命經驗,透過揀選與文字的組裝。最終印成紙面鉛字的,不過是「文本」,文本需要依靠讀者的閱讀才能成為作品。只有當讀者的你與書中的文字共振共感,這本書才有了他生命的脈動。
真誠的寫,是我對自身書寫秉持的態度,因為寫作與回望自身的過程,勢必伴隨著追憶的痛楚與情感的流動。這是身為一位寫作者為了把文章寫好必須準備的心理能量,當中包括情緒的承受。希望我的文字能成功寄送出這份真誠到你的心裡。
成書過程,晏甄修稿的專業與要求,足見其金獎編輯之功力。攝影師林璟瑋,美編設計井十二設計研究室的用心與專業更是不在話下。我們都認為這是一本得到很多祝福的書,同時也是一本「好看」的書。當編輯傳來印刷廠剛裝訂完成的書本照片,我跟玟萱齊聲讚嘆,她說「有沒有書腰真的是日劇與韓劇的差別」。大家都知道日劇、韓劇的質感,希望內文也是不輸給日韓的優質台劇。
也要感謝楊佳嫻老師、郭熊的推薦佳文,與丁名慶、鄭清鴻與熊一蘋的推薦。出版之後,剩下的就交給讀者了,希望你們會喜歡這本書。這是一本充滿編輯之愛的作品,再次謝謝學姊玟萱真心誠意地以這麼好的文字與我通信。
Ps. 對我來說,這十二封信是為了感謝,在生命、意識還有餘裕的狀態下,想好好的謝謝四十多年來陪伴與鼓勵我的人。一定還有很多我沒寫到,非常歡迎對號入座,也包括讀者,因為潛藏在這些文章背後的,是我對您們深深的感謝。
祝福大家都要好好的~~
依島2024/5/2
購書通路與新書分享會資訊請點這裡(借用玟萱整理的資料)
希望我們能在文字中相會,或是在山上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