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 | 越工作,越自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書架構(心智圖)

raw-image

🔎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 想知道怎麼樣可以利用工作來追尋自由?
  • 想知道工作和自由這兩者看起來是對立的雙方,如何能達成共識?
  • 看到工作自由,人生自由,就很想知道人生自由是怎麼做到的?

💎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點

不要太在意他人批判,但也不要太眷戀他人掌聲

不必將所有對自己的批判都放在心中鞭打自己,同時,我們也不應該眷戀於他人給予的稱讚。

愛到頂點,就是分離

這句用在感情上也是非常適合,我們的工作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當我們找到我們熱愛的原動力,我相信,我也會有這種感受。

我們把AI訓練得像是人,卻把人訓練成AI

這個觀點真的很有趣,當我們因為AI的浪潮而擔心自己的工作不保時,而且我們還會想辦法讓自己『變成像是 AI 』那樣思考。但這反而讓人我們跟AI距離更遠,因為它的資料量和資料處理速度,遠高於人。我們用人的劣勢去跟AI優勢進行比較,會本末倒置。

📒問題四大層級

  • 解決淺而易見的問題

💡 通常這類問題在工作中會常見到,屬於偶發性狀況,緊急但不複雜,這是能讓我們挑戰如何化險為夷的好機會。

  • 解決容易被跳過的問題

💡 這類問題都常都是經常性,並且跨部門,或是影響較多,但背後都有一些不得已的理由,要改變一些行之有年的制度,通常會讓大家自動對這個問題視而不見。自由的心智,應該要主動對此有所質疑,並想辦法改善

當我們主動做出對這類問題的好奇和探詢後,自信心會大大增進,這種滿足感很真實,這種成就感也不是職稱可以給你的。職位可以挪走,但是這份真實的自我實現是拿不走的能力,是你一輩子的寶貝。如此,你才會真正自由。
  • 解決沒有問題的問題

💡 需要好還要更好的決心,看到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為了自我價值而工作者,就要有『每件事因我的存在而能更好』的初心。經手的事情都有各種面向去分析可能有什麼地方可以更好。

舉例來說

  1.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2. 過去是用哪種方式處理的?
  3. 現在為什麼採用這個方式?
  4. 為了什麼好處?
  5. 能避免什麼壞處?
  6. 如果要改進,可以調整哪些方向,這樣的改進有什麼利弊得失?
  7. 改變會影響哪些人,應該要徵求哪些人同意?
  8. 不認同的人,原因為何?對方需要有什麼動力才能和我合作呢?
  9. 原來的作法有哪些很好,我可以讓好更好嗎?
  • 滿足未曾想過的需要

💡 探索問題的對象不僅僅只有事務,還包括人的想法、反應,因此與人相處也是在工作中探索的重點。把事情做好,不只是最快有效率,有時候還包含要符合大家期待。這種信任要先耕耘好,一旦基礎建立好了,要展現不同的創新和想法,通常比較可以獲得應和。

工作上要多觀察老闆、主管都在忙什麼,而我們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要能體貼四周,讓自己有觀察他人的能力,近一步拉近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

這個提示真的會讓我想到,工作上如果能好好觀察主管,觀察他人,慢慢去了解別人在做什麼的時候,如果進一步可以幫到其他人,這份體貼和成就感,其實是別人無法從我身上拿走的東西,因為這將會是自己個性的一部分。

個人感想

本書作者 Emliy Liu 以自身工作經歷,講述她從大海石油與天然氣探勘的產業,一路轉換到如今流行預測分析師的工作心法,令我感動。由於近期對於工作的意義有很多想法,這本書啟發我對於工作近一步深思,並從中獲得一些能量,因此想寫些筆記,讓自己不會忘記今天這份心情。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