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提及有位朋友最近研究人類圖,因此更加了解了他自己,因此寫了一篇如何使用自己的小文章給與他有接觸的人,希望他們藉此更加了解他,也更知道他的優缺點所在,從而更易與他相處,更能讓他有所貢獻;小女說:她也依照自己的人類圖寫了一篇如何使用自己的文章給那位友人。人類圖真的有意思,對嗎?
我不知道別人如何看待此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從初建立開始,原先無所謂的好壞,是中立的,但隨著兩個人的互動而跟漸漸有了更異。相處久了,難免會有互動不大順暢之時,此時我們往往會將責任歸諸於對方,其想法是:因為他怎樣怎樣所以我們的關係才會如此,所以如果他能這樣這樣的話,我們的關係就會更好。就因你是如此想的,所以你會透過兩種方式來提醒對方,其一是你認為這問題如此明顯,所以不必講對方也應該明白問題所在,因此沒改變是對方存心故意的。有時你會直接或間接的告知對方,可是往往不見效果,因而更加懊惱、憤怨。總言之,你將"改變"寄託在對方身上。
你認為責任在對方,應該改變的當然也是對方;問題是對方不見得如此想,要嗎他覺得目前的關係沒什麼問題,所以沒改變的必要;要嗎他認為關係有問題,但,那是你的責任,是你有問題。結果可想而知。就如同你利用人類圖了解了自己,因此特意寫下"如何使用你的說明書”,希望別人能透過你建議的方式來使用你。隱藏的意思是:把改變的希望寄託在對方身上。
是的,你更加了解自己了,更知道自己的優缺所在了。但兩人相處,你光顧著自己還是不夠,你還是得顧及到對方,還是得顧及到對方的想法和感受。顧及到對方了,再加上更了解自己,對關係當然會有助益,相處起來也易收事半功倍之效;沒顧及對方,更了解自己的結果,可能無益於關係的增進,甚至反使關係更加的緊張。
是的,你是有心,也是好意,所以寫了"如何使用你”的說明書。問題是:如此一來,別人在和你相處時就有了框架,依照說明書,心中或有不甘;不照說明書,心中或有不安,原因很簡單,如果兩人溝通良好,有沒有說明書其實沒差,溝通有了些許扞格,說明書可能更加深了隔閡。(原因如同上述,依照不甘,不照不安。)
學了人類圖,也許增加了對己(也可能對人)的了解,透過這個了解,從而發揮己長或欣賞人長,關係自然有所改善(自己是主動的,是改變者);透過這個了解,希望別人欣賞己長,體諒己短,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來和自己相處(自己是被動的,期待別人的改變),嗯,好像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