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能改變生活嗎?書能改變世界嗎?在孤獨中、在差異中,書如何幫助我們與彼此產生連結呢?目前我的答案是這樣的:書能夠創造一個世界,由強大的人際連結維繫,人人共享。”
好書分享:陪你讀下去(2024作者序版)
-監獄裡的閱讀課,開啟探求公義的文學之旅
作者:郭怡慧(Michelle Kuo)
翻譯:徐麗松
大塊文化出版
閱讀與寫作可以改變什麼呢,可以改變一個人,可以改變一個社群,可以改變整個國家,還是什麼都改變不了?沒有人可以確認。但當投入改變的當下,投入改變的本人就是最大的受惠者。也許書本裡的美國社會,種族文化背景距離我們很遠,我也只有在電影與影集當中看過這些種族衝突,但透過作者的文字我們似乎看到了許多與表現所看到的自由民主社會有很大的落差。而當焦點再縮小到派屈克身上,好像有更多的無力感,但一點一滴地我們也跟著作者一起看到了改變。回到嚴長壽先生為此書推薦序所說的,台灣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才剛起步,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無論如何都需要透過教育及每個人的參與才能繼續成就,讓我們一起努力,也讓我們一起透過閱讀與寫作,改變從自己開始。
如果我們知道黑人與白人彼此存在的歧異,那麼一個全是黑人的地方就不會有問題了嗎?作者到了密西根三角洲任教,社會環境的困苦已經不是當年白人壓榨黑奴的時代,但這個城市依然貧困,警察可能無法保護你的家人,而這些年輕學生根本不知道過去這些奴隸制度,也不知道曾經的暴力傷害。也完全無法透過閱讀這些歷史故事激盪出什麼激昂的想法,只是作者並未放棄,而是換了個方式。
透過寫作的練習,這些學生可以沉靜可以反思可以表達,就如主角派屈克寫下的:大家以為我不在乎,其實我在乎。然後大家透過作者郭老師的引導之下開始閱讀,也開始寫作。
“從頭到尾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多麼聚精會神,是怎麼在內心撬開了一個新的空間。”
如此深刻赤裸的自我對話,不也正是這個世代的我們很少好好擁有的時刻嗎?自從離開學生時代之後,幾乎不曾透過書寫(或是打字)好好的反思自己在想些什麼,或者只是刻意呈現想要在社群上讓別人看到的一面,不論何種目的或出發點,透過閱讀與書寫都是一個最真實觸碰自己內心的一個好方法。
過了三年,當年那個以為改變的學生犯了殺人罪入獄,如果是自己會怎麼想,會怎麼做,是世俗的覺得反正我也改變不了什麼,還是如果當初的自己沒有離開,然後可以做點什麼,是什麼都不做,給予一些協助,要如何協助呢?
“如果你現在不回來,對你來說也太遲了—你就再也不可能回來。”
“我改變了他們嗎?我握在手中的紙告訴我:沒有”
來到了監獄,作者有法律相關專業,但是面對不知拖延多久才會開庭,殺人也是一個事實,只是怎麼樣的罪名與判刑才合適,而更重要的也許是喚醒這孩子能有人生繼續下去的動力,故事並沒有什麼戲劇性的變化,一樣是透過閱讀與寫作,只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作者不僅教了主角更多的字句,也透過這些字句慢慢地打開與引入改變。改變也總是需要自發性的,派屈克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地有所改變,如果有個人不願意放棄自己,那自己也許也不該放棄自己,更何況還有心愛的家人(母親與女兒)某個程度也在等待。
“那天發生的事只是一些事實;跟那個人的內心世界無關,跟一個人的種種懊悔與意圖等複雜心理無關。但對他們而言,那天出了甚麼事儼然意同他是什麼人,只要知道那天發生的事就能了解那個人”
還記得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中的一些劇情,不由得讓自己練習思考,這些事件沒有人想要發生,即使是加害人本身也許有種種因素,所以不是全部抓去槍斃社會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也更加不是全部關起來,這兩種作法在國際社會中都有很多物極必反的實際案例可以被閱讀,社會文明的進步價值在於,透過社會褔利制度,有更加健全的機制,有一個安全網的概念可以承接住這些相對辛苦的人們,穩定了個人社會也就穩定了不是嗎?
Had I the heavens' embroidered cloths,
Enwrought with golden and silver light,
The blue and the dim and the dark cloths
Of night and light and the half light,
I would spread the cloths under your feet:
But I, being poor, have only my dreams;
I have spread my dreams under your feet;
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
“悄悄告訴你,其實我不在這裡。只在自己的世界裡。”
故事的結尾沒有太過戲劇化,透過認罪協商交換派屈克也許25歲以前就能出獄,從律師的角度來看是一個相對好的結局,我們也不會知道後來的故事如何了,但我也在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稍微認識了種族歧視與不平等的議題作者是如何考究,又有很多不合理跟我們想像中的民主自由美國有很大落差,同時我也理解文字的閱讀與書寫其實是一個多麼重要也根本的事情,也是可以真正獨立思考的基礎。
“選擇書籍,就是在選擇人生,選擇生命”:作者在台北書展的專訪有這樣的一段話
而取自郝明義臉書也有這樣一段:閱讀是個需要「誠實的藝術」。在網飛上看電影等等,都是被動地接受別人推送來的內容,但閱讀卻是個需要自己全身全意、孤獨地投入,主動的探索。也因此,你必須誠實,誠實地面對自己,誠實地和書本互動。
也許在這樣閱讀與寫作的過程才更加的認識自己,程度上也許就跟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時候有一些自我對話又或者是自我懷疑,書本就如有個人跟你對話,跟你分享某些人生關卡的解決方案,有一些參考,要不要做,選擇還是在自己,但有選擇一定優於沒有選擇,閱讀是個增加選項的好方法,好書分享給大家。
#陪你讀下去
#阿崴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