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誌銘是什麼?盤點名人們的墓誌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墓誌銘又叫墳記或壙(音同礦)記,是哀悼文的一種,就像訃聞是哀悼用的書信。墓誌銘則是刻寫在墓碑上的哀悼文體。墓誌銘的內容大多是簡述逝者的生平事蹟,如果該逝者生前有豐功偉業,後人更會大書特書。當然墓誌銘並不一定是後人所寫,也有不少名人在生前就先寫好自己的墓誌銘,待過世後再要求後人刻寫於墓碑之上。

古代中國將墓誌銘作為一種文體,所以墓誌銘的書寫上有固定格式。內容除了逝者的人生大事之外,逝者的世系、姓名字、生前官位、壽年、子孫概略和卒葬年月等都會簡單記述。此外墓誌銘這三個字其實是能拆開解讀的,誌多用散文體來書寫,銘則以韻文來撰寫。在中國歷朝歷代中,韓愈算是撰寫墓誌銘的佼佼者。曾有文人評韓愈:「退之(韓愈字退之)諸墓誌,一人一樣,絕妙。」

圖 / 金麟生命

圖 / 金麟生命


墓誌銘除了歌功頌德外還有哪些價值?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墓誌銘就是在寫一個人的人生事蹟,哪有什麼特別的價值呢?其實仔細去拆解墓誌銘的內容,除了能一窺逝者的生前樣貌外,更能了解逝者生存的年代可能經歷過哪些事務,甚至能反映時空背景的變化。以北魏時期的元景為例,他的墓誌銘寫道:洛陽男子,姓元名景。有道無時,其年不永。表達了自己身不逢時的感慨,也反映出當代政治鬥爭及內亂頻仍的社會現象。

墓誌銘也搞無字天書?那些沒刻上墓誌銘的無字碑

有趣的是也有幾個古人的墓碑上是不刻一字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武后武則天了。武則天在過世後與唐高宗合葬,該處有兩塊石碑,其中一塊刻上唐高宗的豐功偉業,另一塊屬於武則天的石碑上則不刻一字。不過在近代考古中有發現一塊墓誌銘《閻庄墓誌》,其內容寫道武則天謀殺太子的事蹟,也讓學者能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位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東晉名人謝安的墓碑也屬無字碑,因為後人認為他在世時的功績太多,無法全面的書寫在墓碑上,不如立一無字碑表示其功德無量。與謝安相反的是南宋奸臣秦檜,由於他害死岳飛,所以沒有人願意幫他寫墓誌銘,因此秦檜墓也屬無字碑。

墓誌銘也能玩出梗來?

墓誌銘不只是記誦功德的文體,有些文豪或是古人還會利用墓誌銘來自娛娛人,表現自己豁達面對死亡的心境。以下來盤點幾個古今中外名人的墓誌銘,便可窺知一二。

  • 諾貝爾獎得出海明威的墓誌銘:恕我不起來了!
  • 英國文豪蕭伯納的墓誌銘:我早知道不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會發生。
  • 馬丁路德金恩牧師的墓誌銘:我自由了!感謝萬能的主,我終於自由了!
  • 政治家盧梭:睡在這裡的是一個熱愛自然和真理的人。
  • 瑪麗蓮夢露:37·22·35 RIP(這串看似完全沒邏輯的數字,其實是瑪麗蓮夢露的三圍,只能說大家的夢中情人連墓誌銘都非常有性感風範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8會員
137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1月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告別與回憶的書,映照出生命中不同的告別場景,讓讀者或許能從中找到共鳴。思考自己曾經歷的告別,並在回憶中找到力量。 邀請您在新年初,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放下一些沉重,透過閱讀,而後更好的理解自己,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來去得失。
Thumbnail
1月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告別與回憶的書,映照出生命中不同的告別場景,讓讀者或許能從中找到共鳴。思考自己曾經歷的告別,並在回憶中找到力量。 邀請您在新年初,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放下一些沉重,透過閱讀,而後更好的理解自己,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來去得失。
Thumbnail
墓誌銘是一種哀悼文體,內容簡述逝者生平事蹟,反映出當代政治鬥爭及內亂頻仍的社會現象。該文章從文學、歷史和人情三個方面來觀察墓誌銘文的內容,表現出豁達面對死亡的心境,做到了敘述和反思兼具的效果。
Thumbnail
墓誌銘是一種哀悼文體,內容簡述逝者生平事蹟,反映出當代政治鬥爭及內亂頻仍的社會現象。該文章從文學、歷史和人情三個方面來觀察墓誌銘文的內容,表現出豁達面對死亡的心境,做到了敘述和反思兼具的效果。
Thumbnail
死亡徘徊在我身邊 從出生開始 漫長等待死亡歷程 漫步一碑一坯里程 漫不經心的行跡 訃聞上簡單言語 還聊當茶餘飯後   學庸94.07.03
Thumbnail
死亡徘徊在我身邊 從出生開始 漫長等待死亡歷程 漫步一碑一坯里程 漫不經心的行跡 訃聞上簡單言語 還聊當茶餘飯後   學庸94.07.03
Thumbnail
每年清明祭祖掃墓,慎終追遠的日子,總會再度思想起
Thumbnail
每年清明祭祖掃墓,慎終追遠的日子,總會再度思想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