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麗娟【中國文學史】課堂筆記——單元17.魏晉文學(四)
avatar-img
天心居

歐麗娟【中國文學史】課堂筆記——單元17.魏晉文學(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 五言詩剛出現的時候,就有「當句對」的用法,但多屬偶爾的用法,而後續並沒有自覺性的運用。
  • 「當句對」的形式被個別詩人大量創作而反覆形一種修辭學上自覺的操作,必需到杜甫時才成立。到李商隱時才使它成為一個類型,給它專業術語。
  • 研究文學史,如果沒有歷史意識,沒有自覺地把它放在時間脈絡裡面去追蹤、探源、考查,我們其實很容易就把一個文學作品當作是一個架空的、沒有任何社會脈絡和歷史背景的、孤立的個體來分析。
  • 只歌詠神仙生活、嚮往永恆生命,不能稱為「遊仙詩」。
  • 王粲的《七哀詩》以第一首最有名。《七哀詩》所反映的亂離之下,使讀者看見建安時期的「絕境」,是建安風骨的代表。
  • 建安時期的兩種風貌:宮宴與悲涼。
avatar-img
天心居
30會員
945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歐麗娟:「建安不只是年號,還有獨特的文學風格可以自成一個時期,有建安七子為代表。」
歐麗娟:「中國文學不是一個所謂「純粹為藝術而藝術的真空存在」,它事實上背後牽連整個社交需要,然後寫作出來的東西。」
歐麗娟:「古詩十九首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第一次集中地表現「歎逝」的主題,更把這種大自然生滅的特性,擴張成其本質。」
歐麗娟:「詩是時間性的藝術,必須在時間當中逐步呈現內容。畫是空間性的藝術,一次性展現,詩不能用畫的方式來呈現。詩不能描寫美的狀態,而要寫美的效果、影響、震撼力。」
歐麗娟:「建安不只是年號,還有獨特的文學風格可以自成一個時期,有建安七子為代表。」
歐麗娟:「中國文學不是一個所謂「純粹為藝術而藝術的真空存在」,它事實上背後牽連整個社交需要,然後寫作出來的東西。」
歐麗娟:「古詩十九首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第一次集中地表現「歎逝」的主題,更把這種大自然生滅的特性,擴張成其本質。」
歐麗娟:「詩是時間性的藝術,必須在時間當中逐步呈現內容。畫是空間性的藝術,一次性展現,詩不能用畫的方式來呈現。詩不能描寫美的狀態,而要寫美的效果、影響、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