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法律】朋友一起開車出遊,發生事故怎麼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氣越來越熱,潛季開始啦~
朋友一起出遊,常常會共乘節省交通費,也常見乘客們一起分擔油錢、過路費,貼補車主的花費。
最近遇到有車的朋友詢問法律責任的風險,索性整理一下相關的法律問題跟大家分享。

大家一起開車出遊,跟乘客收錢,會不會被認為是營利行為呢?

交通部107年3月15日交字02889號函:
「自用車輛共乘係基於個人從事社經活動中產生之必要旅次,由駕駛人或乘客自主發起之互助行為。自用車輛共乘原則如下:
1.共乘係自用車輛駕駛人不以營利為目的,基於個人從事社經活動中產生之必要旅次、在有空餘座位下提供他人共乘,由駕駛人與乘客以共同分擔該旅次之能源費用及通行費為限,而無營業行為。
2.自用車輛共乘不得具有每日密集行駛之反覆、繼續性之營業特徵,在前述分攤成本費用之前提下,每日應以兩趟次為限。」


臺灣對於計程車這樣的營業車輛有嚴格的管制措施,親友間共乘、收取費用的部分就成了一個灰色地帶,交通部對此特別解釋,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不算是營利。

而交通部設定的規則也很符合一般共乘的狀況,正常的朋友一起出遊、分攤花費,都不會被認為是營利。



如果油錢、過路費都由乘客負擔,會不會被認為是營利呢?


由於持有汽車的車主要承擔汽車的保養、折舊費用,還要辛苦的負責開車,把大家都送回家之後才能回家,更別提常常要幫大家整理留在車上的垃圾、清潔車內環境、有人忘記東西要幫忙找等等。

為了體恤車主的成本和辛勞,有些共乘的機制會讓乘客全額負擔油錢和過路費,這樣會不會有問題呢?


交通部設定的規則中認為「共同分擔該旅次之能源費用及通行費」就不算營利行為,所以如果車主不負擔任何費用,就有被認定為營利的些微風險。


但交通部的規則中只要求要「分擔」,沒要求必須「平均分攤」,所以如果是車主負擔較少,或只負擔零頭,也符合這個規則


共乘的情況下遇到了車禍、人有受傷的情況下,法律上責任如何歸屬?



對方車輛有人受傷或車輛受損

即便是車主和乘客換手開車,車子是誰開的,就是誰涉及「過失傷害」、「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由開車的人負擔責任

共乘的乘客受傷

和第一點說明相同,由開車的人依肇事責任比例負擔責任
如果乘客受傷的損害金額是10萬元,車禍肇事原因是對方車輛佔7成,共乘車輛駕駛佔3成。
就是由對方車輛駕駛負擔7萬元,共乘車輛駕駛負擔3萬元。
如果共乘乘客不願對共乘的駕駛追究責任,就屬於朋友間基於交情的債務免除,跟法律無關了。


共乘的車輛受損

和第一點說明相同,由開車的人負擔責任


-----------------------------------------

我是Leslie律師,謝謝你的閱讀,有什麼想法或問題可以留言一起討論喔!

成為創作者之後才知道,讀者的支持和回饋,真的是繼續創作的一大動力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或是同樣熱愛戶外活動,請幫我按個愛心,追蹤我的方格子或IG吧~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slie_outdoor.lawyer/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書妏律師的沙龍
50會員
47內容數
關於潛水、 登山、溯溪、戶外攀岩等室外活動,相關判決解析、法令整理等,不是想教大家怎麼咎責,而是希望所有愛好者都能在瞭解風險的情況下,做好準備再出發,也希望所有從業人員都能瞭解自己的責任,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
2025/02/23
死亡潛水意外發生後,保險公司以沒有救生員在場拒賠,法院竟也跟著判決免賠,大大大大震驚了潛水圈。潛水活動應該要有救生員陪同嗎?潛水教練不能代替救生員的角色嗎? 如果不能理賠,法律怎麼可以強制潛水教練保險呢?
Thumbnail
2025/02/23
死亡潛水意外發生後,保險公司以沒有救生員在場拒賠,法院竟也跟著判決免賠,大大大大震驚了潛水圈。潛水活動應該要有救生員陪同嗎?潛水教練不能代替救生員的角色嗎? 如果不能理賠,法律怎麼可以強制潛水教練保險呢?
Thumbnail
2025/01/27
去年初曾寫過「墾丁Lidaodive麗島潛水店」的案件,潛水教練帶日籍學員上潛水課,學員死亡,教練及助教遭判刑8個月及6個月。民事賠償的判決結果近日出爐,法院判決潛店及教練應賠償2,000多萬,為什麼會有這麼高額的賠償金額?律師帶你瞭解。
Thumbnail
2025/01/27
去年初曾寫過「墾丁Lidaodive麗島潛水店」的案件,潛水教練帶日籍學員上潛水課,學員死亡,教練及助教遭判刑8個月及6個月。民事賠償的判決結果近日出爐,法院判決潛店及教練應賠償2,000多萬,為什麼會有這麼高額的賠償金額?律師帶你瞭解。
Thumbnail
2024/12/22
不動產價格屢創新高,一般上班族很難負擔,很多夫妻會在新婚前後合資買房,考量到產權、稅賦等複雜的問題,常常會產生疑問,像是要登記其中一個人的名字?還是共同持有?要婚前買?還是婚後買?讓律師為你分析。
Thumbnail
2024/12/22
不動產價格屢創新高,一般上班族很難負擔,很多夫妻會在新婚前後合資買房,考量到產權、稅賦等複雜的問題,常常會產生疑問,像是要登記其中一個人的名字?還是共同持有?要婚前買?還是婚後買?讓律師為你分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去年開始就有一系列強力執法,現在大部份駕駛人應該都知道路口不禮讓行人最高會罰6000元,但還有一項違規也是行人安全的重點執法項目。不但許多人不知道,知道也常忽略,導致有97%的人經過這些路口,就荷包大失血。是什麼違規?有哪幾種樣態?一次讓你瞭解。 想像一下,你駕駛汽機車在一
Thumbnail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去年開始就有一系列強力執法,現在大部份駕駛人應該都知道路口不禮讓行人最高會罰6000元,但還有一項違規也是行人安全的重點執法項目。不但許多人不知道,知道也常忽略,導致有97%的人經過這些路口,就荷包大失血。是什麼違規?有哪幾種樣態?一次讓你瞭解。 想像一下,你駕駛汽機車在一
Thumbnail
找到是誰弄壞車子,結果卻被回懟:「你又沒有說要自己賠,這是公司的車為什麼我要修好?」。你以為誰用壞誰賠償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現實是沒有『規定』,能躲過一劫誰要承擔?
Thumbnail
找到是誰弄壞車子,結果卻被回懟:「你又沒有說要自己賠,這是公司的車為什麼我要修好?」。你以為誰用壞誰賠償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現實是沒有『規定』,能躲過一劫誰要承擔?
Thumbnail
交通事故後的處理與求償程序十分重要。文章提到了發生車禍後該如何處理,包括報警、向警方索取事故聯單等程序,以及民、刑事訴訟相關事宜。同時強調了不要私下和解的重要性,建議在遇到交通事故時應當保留相關單據並及時向警方報案。最後,建議如遇到問題,可以請專業律師協助。
Thumbnail
交通事故後的處理與求償程序十分重要。文章提到了發生車禍後該如何處理,包括報警、向警方索取事故聯單等程序,以及民、刑事訴訟相關事宜。同時強調了不要私下和解的重要性,建議在遇到交通事故時應當保留相關單據並及時向警方報案。最後,建議如遇到問題,可以請專業律師協助。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朋友一起出遊,常常會共乘節省交通費,也常見乘客們一起分擔油錢、過路費,貼補車主的花費。 最近遇到有車的朋友詢問法律責任的風險,剛好整理一下相關的法律問題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朋友一起出遊,常常會共乘節省交通費,也常見乘客們一起分擔油錢、過路費,貼補車主的花費。 最近遇到有車的朋友詢問法律責任的風險,剛好整理一下相關的法律問題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18/11/19 19:32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2018/11/19 19:32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當事人遭遇車禍後的處理過程,以及推薦的桃園律師事務所。文章提供了車禍處理的SOP、官司逆轉的關鍵、官司結果以及車禍知識小提醒。另外還分享了邑元聯合法律事務所的聯繫方式。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發生車禍糾紛的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當事人遭遇車禍後的處理過程,以及推薦的桃園律師事務所。文章提供了車禍處理的SOP、官司逆轉的關鍵、官司結果以及車禍知識小提醒。另外還分享了邑元聯合法律事務所的聯繫方式。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發生車禍糾紛的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