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口數的預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國家發展委員會每2年會出版一本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由這些報告來看,我國人口降低的情況,大致上比預期的快。(可對照參考之前紀錄的關於高齡社會的察覺(1969-))


2016年:

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 至 150 年),頁1:

總人口成長由正轉負為不可避免之趨勢:105 年,人口成長率預估為 2.3‰ 左右。未來,人口成長將持續趨緩,高、中、低推估之人口零成長,分別出現在 114 年、113 年及 110 年,人口最高峰將分別達 2,381 萬人、2,374 萬人及 2,366 萬人,較 105 年分別增加 26 萬人、19 萬人及 12 萬人。

2018年:

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 至 2065 年),頁1:

總人口將於 3 至 10 年間轉為負成長:人口成長未來將持續趨緩,預估高推 估(總生育率上升為 1.5 人)、中推估(總生育率微升為 1.2 人)、低推估 (總生育率下降為0.9 人)之人口零成長時點,將分別發生在 2027 年、2021 年及 2020 年,人口最高峰分別達 2,372 萬人、2,361 萬人及 2,360 萬人,較 2018 年分別增加 12.5 萬人、2.5 萬人及 1.1 萬人,並分別於次年開始轉呈負成長趨勢。

2020年:

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頁1:

總人口將於今年轉為負成長:在少子高齡化趨勢下,預估今(2020)年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尤其是以國際遷徙為主之社 會增加,今年以來受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將罕見呈現負值,無法彌補自然減少之人數。因此,總人口提早去(2019)年達最高峰 2,360 萬人,並於今年開始轉呈負成長。

2022年:

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頁1:

隨疫情情勢趨穩及虎年效應過後,2023 年、2024 年總人口可望略為回升;惟長期下,人口負成長趨勢仍難以逆轉:2022 年總人口將持續呈現負成長,預估 2023 年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趨穩及虎年效應過後,出生數 及以國際遷徙為主之社會增加均可望增加,總人口應可略為回升。惟在少 子高齡化趨勢下,未來出生數將持續低於死亡數,人口自然減少幅度預期 將持續擴大;而在政府積極推動多元移民管道的情況下,社會增加人數雖可望成長,惟仍無法彌補人口自然減少之人數,故總人口負成長趨勢仍難 以逆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風-avatar-img
2024/05/18
少子化是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的問題
avatar-img
漫步筆記的沙龍
214會員
157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漫步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4
之前提過的「第二屆吉安之美攝影徵件」,入選作品將於好客藝術村展出,以下是相關訊息原文照轉(以吉安鄉公所正式公告為準)
Thumbnail
2025/01/04
之前提過的「第二屆吉安之美攝影徵件」,入選作品將於好客藝術村展出,以下是相關訊息原文照轉(以吉安鄉公所正式公告為準)
Thumbnail
2024/11/02
2024/11/02
2024/11/02
收到訊息代為宣傳,11月在吉安鄉好客藝術村的攝影展活動
Thumbnail
2024/11/02
收到訊息代為宣傳,11月在吉安鄉好客藝術村的攝影展活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民眾想要退休要準備多少錢?由基富通證券執行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針對國人退休準備現況,進行疫後規模最大的「萬人退休大調查」,發現超過 6 成民眾將「退休準備」做為重要的理財目標,平均預期退休金為 1,403 萬元,相較 2020 年增加近 300 萬元,主要就是受到通膨影響。
Thumbnail
民眾想要退休要準備多少錢?由基富通證券執行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針對國人退休準備現況,進行疫後規模最大的「萬人退休大調查」,發現超過 6 成民眾將「退休準備」做為重要的理財目標,平均預期退休金為 1,403 萬元,相較 2020 年增加近 300 萬元,主要就是受到通膨影響。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我們都在變老,而且愈來愈長壽。專家預測到 2050 年,60 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 21 億。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4 年 1 月發表的新報告《長壽經濟原則:未來財務穩固的基礎》,探討六項「長壽經濟」發展的原則。以此核心價值為出發點,將可在這日益擴大的高齡市場,創造出新的商機與規模。
Thumbnail
我們都在變老,而且愈來愈長壽。專家預測到 2050 年,60 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 21 億。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4 年 1 月發表的新報告《長壽經濟原則:未來財務穩固的基礎》,探討六項「長壽經濟」發展的原則。以此核心價值為出發點,將可在這日益擴大的高齡市場,創造出新的商機與規模。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