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個服務個案A,A他是小兒麻痺,右側手腳幾乎沒什麼力,左側手腳力稍微多一點點而已,因四肢無力故整天坐輪椅。
他住逢甲大鵬新城,外省第二代榮眷,父親92左右過世,母親皮膚稍微黑一點的原住民,但外表看不出原住民。
我來照顧他,主要服務陪伴外出和大便問題,他常年為便秘所苦,所以幾乎天天都需要有固定時間及其他不定時想辦法解便,體重大約70-80Kg。服務他的居服也算常換,因為這體重又經常需要輪椅轉位到便盆椅上,幾乎都是癱軟放給你抱來完成轉位,更何況還有一次辛苦在便盆椅解便後還要轉位回輪椅。
A的問題不是只有解便一次,而是坐在便盆以上半小時解不出來後,穿好褲子後陪伴個15-20分鐘,又會提出有便意且要求要再坐便盆椅,當你發現第二次還解不出來後,服務總共兩個小時快到下班時,他可能又會提出第三次,這次真的有便意了…你要決定放生他,還是服務他,一但服務後坐上便盆椅10幾分鐘後還要清洗加穿褲子,大概下班都遲到快20分鐘,所以居服必須讓個案A和家屬都能了解該怎麼做,才能不影響下班而聽了又不會覺得你在逃避事情,畢竟,不是每個家屬都能體諒居服工作的辛苦之處。
所以我會和個案溝通好,服務期間最多就是解便兩次,第二次抓在下班前最後30分鐘。因為便秘,所以可能在便盆椅坐很久,偶爾我會開手機音樂給他聽,期間他坐著坐著可能會重心越來越往前,就往前跌,因為軀幹力氣也不大,手也沒力氣抓扶手。防跌可以選擇便盆椅前方放置煞車輪椅,或居服乾脆坐在便盆椅前面,或乾脆讓個案面向牆壁。因為個案都在房間坐便盆椅,而他的床高度也跟便盆椅同高,所以我偶爾讓他面向床,若真的往前跌也能跌到床上。
轉位我想是主要讓居服不願做的原因之一,其實我們該鼓勵病人自己出力,而不是為了方便快速全程採用居服自己出力,我會給個案A指令,數一、二、三就自己站起來,當然我也要一起攙扶,等他站穩後再請他一小步一小步前走或轉向,個案或家屬抱怨就解釋為了讓個案預防退化,所以他自己也要出力,這樣居服也能輕鬆點。而個案雙腳力超小,要如何讓個案更好站起來需要考慮技巧(力學),例如膝蓋比90度小一點點,起立時一鼓作氣並且軀幹頭都往上往前,居服也要攙扶往上往前協助出力,過程中口令給個案:往上往前出力、頭和脖子也一起用力往天花板一起出力。
其實服務需要大部分轉位和移位的工作,很多人都不喜歡做,我覺得居服要想辦法克服這一點,才能接案不那麼排斥,也能減少腰背職業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