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我都有今日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話說自從我要用輪椅以來,比起以前都會更加留意殘疾人的消息。其實在讀大專時,曾經有一位由出生以來就依賴輪椅的玻璃骨同學。我在想,不知道如今她見到同樣要用輪椅的我,會不會覺得「你都有今日啦!」

⋯⋯

我沒有自虐傾向,但總喜歡三省吾身。我會思考過去的時間裏,有沒有在待人接物和處事方面有可以更進一步的做法。因為當時我的價值觀應該偏向自身利益而沒有同理他人的角度,例如以前我會着眼短線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做這件事的長期回報。所以處事方面或者會不夠謙遜而且有點沽名釣譽。而現在每天都有思考時間和受到家人的關愛下,比起即時的利益,我會更先考慮長遠的效果會怎樣,因為多數長遠來說,長期利益會比短期利益更有延續性,能為我帶來好處的機會更多。


舉一個具體例子,有一次我和一班朋友去日本旅遊,當時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所以每樣東西都覺得新鮮有趣。而且和朋友在一起,和我一直在家裏相比,實在有一種解脫的感覺。因為新鮮,我到了日本藥妝店就買了很多產品,其中有一樣是喉嚨發炎帶的睡眠口罩,它的作用是當喉嚨發炎,在晚上又乾又痛的喉嚨影響入睡的話,帶着這個口罩就可以有水蒸氣濕潤乾渴的喉嚨,緩和喉嚨痛(經過疫情後,發現一般口罩也有這個功能。因為阻隔了外來空氣,使口罩內因為自己的呼吸令空氣較為濕潤。但購買當時我並不知道)而旅行期間,有一個同行伙伴就剛好不幸地喉嚨發炎而影響入睡。但當時我並沒有給她一個能夠幫助她的口罩。只想着如果我給予了,又要再重新買一個,都是要錢啊!最後她當然平安無事地回到香港。


我不知道她知不知道我有一個幫到她的口罩而沒有選擇幫助,但事隔多年後我因為愧疚感一直記住。如果現在遇到同一情況,一定會把這個舒緩喉嚨痛的口罩給她。因為她會了解到我的善意,而善意會一直循環下去。當我不吝嗇去幫助人,我提供的善意會影響到受助者。即使最後善意未必會回到我身上,但我為別人負出的心意,自己也會有一種完成任務的完滿感。所以幫助別人短期來說可能會犧牲一個小點,但長遠來說,幫助別人能為自己帶來自我滿足和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是一個雙贏局面。


⋯⋯

說回這個玻璃骨同學,其實我和她並沒有什麼交集,班上的同學都會主動去幫助有需要的她,所以都未輪到有我可以幫助到她的機會,除了要用輪椅之外,她的思路清晰,也可以和我們如常對答,所以我並沒有覺得她和一般同學有什麼分別。就是一個同學。但是到後期愈來愈少見到她來上課。我們學校有個出席率的百分比要達到才可以畢業,而這位同學可以用她的特殊原因令本來不達標的出席率通過。


其實不關我的事,只是會想她後來不來上課是不是懶惰的原因。畢竟她一開始都是用電動輪椅來上課,而且她思路清晰,除了不太靈活之外都沒有其他問題。顯然易見,我不曾代入她的角度去想她實際會遇到怎樣的困難,但現在我知道原來出門對一個倚賴輪椅的人,是比起正常可以用雙腳行走的人困難得多。光是要換衫、出門、走到巴士、地鐵站都有可能會遇到阻滯。當時我膚淺地認為她是自願地選擇不上學,因為在我的角度下是可以自由選擇,但沒有考慮到她會因為意想不到的困難而不去上學。


最近我在YouTube 瀏覽到一個專由殘疾人士講述自己經驗和教一些特別技能例如手語等等,推廣社會共融的channel而見到這位同學。她在講述輪椅人士去日本旅行的注意事項。然後我就在想,她如果知道我現在也要坐輪椅,會不會覺得「我都有今日。」


⋯⋯

其實有一些不熟的人和我對話,都會透露一種憐憫的態度,有時甚至直接說出口「要用輪椅咁咪好辛苦?」、「我唔知有無用但係會為你祈禱,希望你做到自己想做嘅嘢。」、「將來醫術昌明嘅話可以可以令你行返呢!」


對於這些話是先入為主地認為我現在要用輪椅的生活,不是自願地困在一個不能自由行走的身體很可憐,而想釋出自己「善意」去說一些鼓勵說話。


實際上,我其實接受得很好。

就是說,我對於要使用輪椅出入這個情況接受得非常好。



我是一個想法很多的人,又怕我的角度如果多口說出來的話,會對人際關係帶來傷害。這樣的話又要解釋一輪才能令對方同理我的想法。而由一個「瘋子」理解成一個「正常人」需要花費我解釋的力氣太多,所以我現在採用斷捨離模式把所有沒有耐心理解我、價值觀相差太遠的人都過濾了。理由就是使用輪椅不太方便出外,沒有見面的機會就可以把不值得花時間的關係斷掉。


而對於有人用帶有憐憫的說話對我進行鼓勵,我願相信他們是善意,只是不自覺地說出認為我很可憐的真相。所以我都會樂意接受,畢竟這是他們的感覺,和我自己其實樂於獨處而不覺得有什麼需要憐憫的情況是毫不相關。假如對我感到憐憫會令他們感覺良好,即使和我自己的想法相反,我也樂於接受。

「你都有今日啦!」其實我是樂於有今日。

⋯⋯

今篇完!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訂閱、心、likecoin!

https://www.buymeacoffee.com/fionkwankwan

https://medium.com/@fionkwankwan/subscribe

https://button.like.co/fionkwankwan

23會員
19內容數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承擔着不同的角色,過着合乎別人期望的人生。但其實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才是正視自己需求的時刻。關於離群、合群我們要如何取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隨筆:我的財務自由談到財務自由,第一時間竟想起「物物而不物於物」這句話。
avatar
晴雨
2024-02-11
隨筆-原來我, 誰都不愛突然發現... 我好像愛過很多人, 但其實 原來我, 誰都不愛 包括我自己... 缺愛使我的判斷力下降... 童年的傷痛...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治癒 但是, 能發現醒悟也是一個好開始
avatar
Yuki Cheung
2024-01-05
【生活隨筆】2023/10/1舞台劇《Reality No-Show》觀後心得/微暴雷-我本來什麼鬼心得都寫不出來的看完10/1(日)14:30在台北場的Reality No-Show,心情就大概像看完電影「媽的多重宇宙」,我看到了很多層次的故事線,資訊量大我的腦子好爆,好像看了很多又好像沒看懂什麼那樣。
Thumbnail
avatar
三隻魚
2023-10-02
語錄隨筆 EP.01|每個人的步調都不一樣,用屬於你的腳步跟上,在自己的時區裏,我們永遠準時。每個人的步調都不一樣,用屬於你的腳步跟上,在自己的時區裏,我們永遠準時。 -- By 換日線 Crossing 專欄作家 田育瑄/踹妞 Try New! 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震撼 在凡事都被比較的這世代 好像比別人差,就是輸家 特別是錢財多寡與成功與否 更是衡量的基準 但是,每個人的先天
Thumbnail
avatar
慢慢
2023-07-25
度日隨筆#27|當母親說,我們都曾經是母親當母親說著我也曾給過她生命。現在的我則欣然接受人們說自己像你。
Thumbnail
avatar
《 空 ≌ 譜 》
2023-05-19
【生命隨筆】 為什麼我們把所有事情都變成了問題?我們把愛變成了問題。 我們把情緒變成了問題, 我們把關係變成了問題, 我們把工作變成了問題, 我們把病痛變成了問題。 根本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把所有事情都變成了問題?
Thumbnail
avatar
耶謝智光·原力覺醒 Yeshe Obum•The Force Awakens
2023-02-12
(隨筆)我對張曉風的散文印像我最初認識張曉風的散文,是從關於行道樹的散文開始的,然後在巴哈姆特小屋寫作時,有試寫短篇文章,但是對所謂散文不太了解,但是僅管我只有高中夜校程度,卻無損我想要寫作的決心。 女孩子都有共同的唯一夢想,就是為心愛的人披上白紗新娘禮服,因此當我從基隆圖書館借閱張曉風的精選散文集,我看的第一
Thumbnail
avatar
藍光雨
2023-01-13
【與療癒相遇的故事隨筆16】:靈氣祝福 :真我,認識真我~你是一顆耀眼的珍珠,光芒一直都在你的心裡,等待著綻放的時機 🍀【療癒方式】: 遠距離靈氣療癒 🍀在療癒個案的過程之中,深深的釋放與清理個案內在與靈魂溝通對話中,看見此刻個案生命課題的癥結點,是如何的遮蔽原本所能夠判斷的靈性覺察?這當中有兩個重要的觀點。 🪴這一次所面臨的生命課題,如果能夠突破自己的盲點,覺察與看見,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正向良好的正面能量循
Thumbnail
avatar
富美子國際靈氣學院
2022-11-28
隨筆|能熬成回憶的,是我們都想見到彼此妳是我人生中最短暫卻帶給我一段美好記憶的朋友。因為那個夢而想起童年的我們是那樣天真可愛,懵懂的相信著我們的以後,開心的約定充滿未知數的承諾。現在覺得,留下這樣的回憶就足夠了。十一歲的我小小心靈最難過時,妳的一句關心想起來很溫暖,緣分短暫,記憶卻是永遠的,對妳的感謝也是永遠的。
Thumbnail
avatar
琳聽
2021-03-28
【隨筆】對未來的迷惘,是我們都曾有過的經歷對未來的迷惘,是我們都曾有過的經歷。也許,也 不只曾經,而是各個世代現在正面臨的挑戰。 ( ̄(工) ̄)
Thumbnail
avatar
Dr. Soonlin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