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靈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曾經有過靈感君突然來訪,或者突然失蹤的經驗。但是所謂的靈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寫作時間長的作者時常會說,靈感是可以平常累積的?這件事情且讓我慢慢道來。


  我個人理解靈感這個單詞,他其實包含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對於情節上單一的靈感。


  比如說我之前很煩惱苗栗文學獎到底應該投稿什麼故事,這時候我想到苗栗有石虎,於是我想可以選擇以石虎為主線展開故事。


  另一種靈感就比較接近於一般大家所說的有靈感大神的加持,突然之間寫作神速,一小時三四千字的狀態。


  這種狀態是故事在腦中產生了完整的型態,從文章的敘事比重,敘事主軸,標題,敘事口吻等等,都在突然之間具現化在腦中。這就是所謂的靈感大神降臨。


  可是這種狀態通常很難被達成,而且我覺得寫作越久的人,越難依賴這種靈感大神降臨的模式寫作。正確地說,我近三年來都沒有遇過這種靈感大神降臨的狀態了。


  而且這種靈感大神還有一個特別刁鑽的地方,通常比較容易出現在未滿一萬字的短篇小說,當劇情結構超過一萬字時,單一一個章節想依靠靈感大神的輔助去達到完美的效果,其實算是比較不可能。


  所謂的靈感是可以培養的。其實的確是對的,並且通用於一二種模式,但是培養靈感的小說家,最常遇到的其實是第一種模式。為什麼?因為第二種模式的要求條件非常嚴苛。


  我也認為靈感這種東西,它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人在經過外物的刺激後,對一件刺激產生的反應,這個反應能不能被運用在文章裡,要端看文章性質以及作者的運用水平。最常聽到的可能是某某作者他下樓倒垃圾,忽然間就寫了一篇文章這樣的狀態。


  而模式一跟模式二不同的地方,在於作者對這個刺激反應的深刻度。比如說我在投苗栗文學獎的時候知道苗栗有石虎,但是然後呢?僅僅這樣一個方針並不能建構出一篇文章。


  我必須了解苗栗有石虎,石虎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件事情對苗栗又有什麼影響,而這影響又怎麼去影響到人。


  也就是說狀態一的情形比起靈感,其實可能更接近於想到一個初步的文章元素。因為它並不能支撐起一整篇的文章。


  所以有些作者說,將自己腦中有的點子先寫下來,等到想到可以用的地方時再用。這種狀況就接近於狀態一,用數個分散的元素去組成一篇文章。而每一個分散的元素還是仰賴大家平常對生活以及知識的累積。


  狀態二則是該作者也許在某一個時期內,突然對一件事情的體悟經驗全數回籠,並且對此有很深刻的感觸。作者有強烈的書寫慾望,完全知道自己該寫的是什麼,要寫的是什麼,想寫的是什麼。


  他有很強烈想要與無論是他人或者是社會對話的慾望,將慾望轉化為文字,這就是突然之間靈感大神降臨的原因。


  這種狀況更常發生在創作力量還很飽滿的新作者身上,原因很複雜,我不想細說W。不過如果把每個人的人生都比喻成一本書,每個人寫自己的書都是寫得最好的。


  那講了這麼多最重要的是當你遇到一個靈感都沒有,腦中一片空白時該怎麼辦呢?不用不相信,其實這個狀況很常發生。


遇到這種時候其實大家可以考慮離開電腦或是書桌前,去做一些其他事情。


  比如說聽音樂,看書,掃地啊,洗澡啊,洗衣服啊,種花啊等等。


  說不定在這些行動的過程中,你就會突然想到文章的元素了呢。


  起碼我遇過很多次都是洗好澡出來才想到該寫什麼故事啦

得了打開Word就想睡覺的病症,已臻末期,只好去拜文昌請他叫醒我,結果他給我笑杯。新書《北投機車快遞》、《神咒》銷售中。傳送門:https://portaly.cc/BoundlessFir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章不要跑錯棚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