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忒修斯之船:現在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同一個人嗎? #知識達點滴 240523

【哲學】忒修斯之船:現在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同一個人嗎? #知識達點滴 2405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raw-image

💡 本日思考:忒修斯之船辯證

本日提問:你覺得自己和十年前的自己還是同一個人嗎?



忒修斯之船

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是由一世紀時的作家普魯塔克提出的形上學悖論。忒修斯雅典國王,也是希臘史詩中著名的英雄之一。其中為人熟知的事蹟便是還在當王子的時候,自告奮勇成為祭品,前往破解怪獸米諾陶洛斯的迷宮,並將之擊殺,從克里特島光榮而歸。

而普魯塔克便以這個史詩故事作為引子,提問:從雅典出發至克里特島,再從克里特島回來,這漫長的時光中,木材會腐朽,零件會汰換,當所有零件都被替換,這艘船還是原本的那艘船嗎?

哲學家們對此展開討論。其中,赫拉克利特認為:同一個人踏入同一條河兩次,流經過腳的水各自是不同的小水滴,但這河依舊是同一條河,由此證得雖然忒修斯之船零件已經全然不同,但本體依然是同一艘船。

這是從古流傳至今的趣味哲思,你怎麼想呢?

我的想法

這裡我想引用亞里斯多德對於此論題的辯證過程:物體構成材料是質料因,物質的設計和形式是形式因,形式因決定了物體是什麼。也就是說,雖然船的物質材料都變了,但船的設計與形式沒有改變。不管是在旅途過程中用以裝載運輸,或是後來成為紀念,修補材料不斷改變,但這艘船依舊為同一個目的服務,我以忒修斯之船依舊是同一艘船。

小時候我們會害怕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彷彿就此不是自己,也許就是不希望自己這個個體純真的生存目的變得世故複雜吧?當目的轉變了,也許我們就不是原本的我們了。

按照這個推論,如果身邊有人十年前後長相變得不同,待人處事變得圓滑成熟,但依舊追逐自己最初的夢想,即使他的細胞早已經過汰換多次,我們還是可以認為這是同一個人,只是有所成長,心智零件更新升級了。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十年前後長相落差不大,行事風格也沒有多大改變,但服務的目的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整個人的「設計」變成另一種模樣,那他就不再是同一個人了。

小時候的夢想,現在的你還記得嗎?從前為之奮鬥的理由,現在還是能讓你熱血沸騰嗎?你還是同一個你嗎?歡迎花一點點時間思考這個問題,並且問自己:不論是「質料」還是「形式」,這些轉變對現在的你而言值得嗎?

今天的知識達點滴就到這裡,我們明天見。

avatar-img
Yuni同學,我很好奇
9會員
54內容數
我是在人生這堂課中陪你學習思考成長的好同學Yuni 很高興跟你分享我的課堂筆記 希望能為你帶來一點點正面的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與恐懼近距離相處呢?通常說到恐懼之物,大多數人都是能閃多遠閃多遠,偏偏有人就是樂於給自己製造驚嚇。想要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去高空彈跳、看鬼片、逛鬼屋……就得先瞭解,恐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國的Katha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女兒 Isabel Briggs Myers提出的,她們受到榮格對心理類型的見解啟發,設計出這項性格測驗,將人的性格分為16種類型……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與恐懼近距離相處呢?通常說到恐懼之物,大多數人都是能閃多遠閃多遠,偏偏有人就是樂於給自己製造驚嚇。想要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去高空彈跳、看鬼片、逛鬼屋……就得先瞭解,恐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國的Katha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女兒 Isabel Briggs Myers提出的,她們受到榮格對心理類型的見解啟發,設計出這項性格測驗,將人的性格分為16種類型……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