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寫的時間控制關鍵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架構: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四、小結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學測國寫一開始是80分的測驗時間,自108年開始,時間增為90分,原因即在於時間不夠,特別是對不常寫作的考生來說,非常不利,但即使增為90分鐘,要能順利完成3項寫作任務,還是非常有挑戰性。如果不刻意訓練,即使有能力完成寫作任務,也不一定能在時間內完成。

90分鐘內要完成二題,可以簡單區分為「知性題」和「情意題」。

知性題通常有2個寫作任務,問題一比較較短,字數要求可能從50到200不等;而問題二較長,通常要求19行內,400字完成。

情意題不一定會限定篇幅,但以一般要求,要在文章內塞進完整的經驗敘事、感受抒發、價值提出……等等基礎內容,至少也要500字左右的篇幅才足以支撐。因此,在時間分配上,二題差不多各45分鐘。

其中「情意題」的部分,有了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的經驗,要在40~45分的時間內,閱讀寫作任務,然後寫出500字以上的文章,並不困難。

其中「知性題」的部分,問題一通常是簡答題型,在閱讀文章之後,依寫作任務回答問題,通常是重述、定義、比較、簡單推論……等等的寫作任務。要把讀文章和答題的時間,練習控制在10 ~ 15分之間完成。

問題二,通常是說明、分析或論述類的題型,要根據寫作任務定出寫作主題,寫作內容通常包括立論破題、舉例分析、概念類比、引用申論、價值提出、反省思考……等等,寫作時間應控制在30 ~ 35分之間完成。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學測國寫的基本性質,是讀寫合一的寫作測驗。時間要控制得當,首先就是閱讀習慣的建立。在閱讀的時候,就同步進行思考推論的習慣。有效率的閱讀、高品質的閱讀、精準的閱讀,會影響到後面寫作時的流暢度。

教學現場常見的情況是,因為學生在閱讀時無法順利掌握文章的脈絡和論述重點,無法有效反省思考,導致轉化成文字描述,用文字輸出概念和想法的結果自然不佳,這都源自於閱讀習慣和能力欠缺造成。解決方法是習慣在閱讀的時候同步進行思考,習慣結構化閱讀的技巧,在閱讀的同時就拆解文字,因為一邊拆解就能形成思考和判斷,在進入寫作階段前,就已經有完成概念和論述的地圖在腦海中。

閱讀題目文本階段愈有效率,在進入寫作時,擬定個人寫作大綱就會愈快速且順利。在字數要求的寫作前提下,每個擅長寫作,或是寫作表現較佳的考生,都會發展屬於自己的文章結構方法,就如同拆解題目文本一樣。

很多教學現場的老師,或是範文習寫講解的教材,在指導歷屆試題或模擬試題,所採用的就是這種結構化的方式。他們可能這樣講解寫作過程:

第一段要破題,寫出立場

第二段要寫出理由和論據

第三段要寫出反思,提出見解

第四段要寫結論,重述首段立場

類似的講解模式,其實就是一種結構化的概念。寫文章雖然沒有百分之百萬用的寫作結構可以無限套用,但基本的思考過程還是有的,愈是想節省時間,完成寫作任務,就愈要發展自己的寫作結構,以此為優先的寫作訓練目標,甚至發展2到3種熟練的結構思考方法,在平常練習操作到成為反射習慣,甚至以此作為閱讀策略,在高中國寫的訓練來說,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大幅降低寫作訓練的難度,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寫作能力提升。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當有了寫作結構的概念和初步能力之後,接下來就是分項鍛練。針對不同類型的寫作任務和要求,進行各別文字輸出的優化工作,比如修辭技巧的使用,比如象徵概念的植入,比如論據舉例的不同寫法……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分項鍛練優化的細項寫作能力。但這些能力要在考試作文發揮作用,是有前提的,就是前段所說的「結構化思考」。也就是說,當同學們開始知道產生寫文章的思考和輸出模式習慣之後,才是針對自己不足之處進行各別訓練強化的時候。因為考試是有時間壓力的。

在90分鐘的時間內,要完成至少3種不同類型的寫作任務,運用的文字表達能力是不同的。除了硬性的規定練習時間控制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文字品質」和「保證輸出足夠篇幅」,這2點都是影響國寫得分的關鍵。


四、小結

時間控制要順利,就要寫出速度;手寫速度快,代表思考快;思考要快,就要簡化思考;而不管是簡化閱讀思考,還是簡化閱讀思考,都是建立在理解內化文章「結構」的邏輯之上。不管是文學小說、劇本電影、新聞報導,還是考試作文,都有結構,因為有結構,讀者才能進行分析,讀寫之間才會有內在的有序聯結。所以,練習控制考試作文的時間,關鍵就在於:

讀題目文本的時候,要習慣分析閱讀;回答寫作任務的時候,要習慣從結構思考。

4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學測國文作文這樣寫!全國作文特優台大生的準備心法(一)學測作文占學測國文總成績之50%,進而依此計算級分與五標,因此作文整整占了一半的比重,是108課綱新式學測中十分重要的改變。加上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學測國文直接定生死,準備作文就成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畢竟是考試作文,有評分規則與給分標準這個「拿高分的線索」,它們可以說是閱卷老師的審美和喜好,
avatar
椰林書齋Writing
2024-02-15
讀了113年的學測國寫題目,引發了我對縫隙的四種聯想這篇文章探討了縫隙對於人際關係、生活、社會和美感的意義。透過引用歌詞、比喻和例證,詳細探討了縫隙在各個層面上的影響和作用。
Thumbnail
avatar
希文樂見
2024-02-01
從112學測談如何準備學測國文之三:國寫的準備文章開始還是要再申明一次,本篇文章的對象是寫給目前高二下或者有近一年的時間準備學測國文的學生,我不是第一次面對高三,但如果正在閱讀的你是第一次準備高三,希望可以提供你一些準備的方向。 國寫算是學測國文很重要的一環,佔了學測國文的一半分數,如果不加強準備國寫,形同有一半的國文是沒有準備的狀況下去面對考
Thumbnail
avatar
蔡鄢如
2023-03-31
111學測國寫作文「當我打開課本」:與新課綱背道而馳的過時題目上週剛結束的學測,是108新課綱實行後的第一屆學測。然而這次國寫作文題目「樂齡出遊」以及「當我打開課本」,可能是個不符合新課綱精神的測驗方向,甚至與研究試卷的測驗目標相左。只要知道108課綱的學生,在校期間遇到各式新課程,就能明白這次的作文題目如何與課綱背道而馳。
Thumbnail
avatar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2-01-29
學測國文歷屆寫不寫?談練習考古題的經驗及反思先說結論,我認為需要寫。 雖然我們都知道學測考過的文本跟題目會避免重複出題,但寫歷屆題可以更熟悉考試的方向及趨勢,對於題目中的語句敘述模式,也可以更加習慣,更可以此作為自我檢核的方式。 1.有層次且仔細的分析文章 2.練習推敲古文的字詞句意
Thumbnail
avatar
JLH
2021-12-29
法國教育側寫Ⅱ(十五):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找到學習動機?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及找到學習動機?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需要因應不同年紀的孩子,從小以不同的方式去培養和訓練,並透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來相輔相成…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21-10-12
自我的理解與追尋:從「課本情意文章」到「國寫測驗」的教學與評量規劃對老師及學生來說,段考國寫如何讓學生有感覺、有教、有準備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而段考國寫可以算是每次段考範圍的素養評量之一,因此,思索教學的重點及命題重點能否扣合,則相當重要。 第二段考的授課範圍包含洪醒夫〈散戲〉、黃信恩〈扼口〉、蘇軾〈赤壁賦〉、〈詞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及白先勇〈遊園驚夢〉
Thumbnail
avatar
JLH
2020-12-08
法國教育側寫(十):培養學習的興趣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有趣好玩並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很重要,進而讓孩子能主動學習,即使是下課或放假期間,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自主思考與創造的能力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8-09-20
法國教育側寫(七):哲學的種子德國哲學及精神病學家卡爾·雅斯佩斯(Karl Theodor Jaspers)認為每位小孩的心裡,天生就有一顆「哲學的種子」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8-06-13
【散文】季節的感思|試寫2018年學測國文寫作題目季節的轉變從不宣佈,夏天的黏膩總是漸漸漸漸地來,如同平庸的感受,溫水煮青蛙。有一天捷運好擠,我才突然發覺無意中,自己成為了城市夜景中的一顆電池;兩點一線,就像是充電放電,充電放電的規律。庸庸碌碌可怕的點不在忙碌,而是平庸。
Thumbnail
avatar
陳詠崴
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