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台灣教育中,國中教育會考與大學學力測驗的考題,越來越強調閱讀理解能力,各科「素養題」,多以長文與多層次閱讀主題分析,來挑戰學生的思維。 然而,在學生普遍缺乏沉浸式深度閱讀經驗的背景下,該如何高效準備,才能脫穎而出呢?答案就在於一個常被忽略的策略——透過寫作訓練,回饋養成閱讀能力。
寫作和閱讀就像硬幣的兩面,互相輔助、相輔相成。 學生練習寫作時,必須思考段落結構、邏輯關係與語意表達,寫作練習的過程,其實和理解閱讀材料過程中的隱含邏輯,是高度一致的。
例如,撰寫一篇知性議論類型的文章,需要檢視素材、提煉要點;在閱讀時,正是解讀文章時所需的能力。因此,每次寫作的訓練,都在強化對【篇章】文字的敏感度,與對【篇章】架構的掌握。
透過寫作訓練,來「反饋」閱讀能力的養成,具備以下【三大優勢】:
❶ 邏輯建立: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將閱讀到的知識重組,並表達輪出,促進對概念的深入理解。
❷提升專注:寫作要求長時間專注,這種專注度,能間接幫助學生在面對長篇閱讀材料時,更加沉穩與高效,增加耐心與答題率。
❸即時回饋:教師在指導寫作時,能針對學生的用詞與邏輯問題,進行糾錯與補正,學生隨即將改進應用於下一次的閱讀與寫作中。
舉例來說,當學生習慣在寫作時拆解長文段落並提煉重點,他們在考試中遇到素養題時,也能以同樣的方式快速掌握文本核心。 再加上寫作訓練對語言運用的提升,他們在【解讀關鍵詞】、【比較選項】、【提取資訊】等閱讀任務時,更加得心應手。因此,這是讓學生將「讀」與「寫」循環結合,全面備考的最佳策略!
能從小透過沉浸式閱讀,養成閱讀能力,當然是最好的長期策略。但如果追求的是上國中、甚至高中之後,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訓練閱讀能力,透過寫作訓練,無疑是最佳的策略。
讓寫作成為閱讀的催化劑,在準備考試的同時,培養終身受益的能力。如果你的孩子正為考試困擾,不妨考慮透過系統化的寫作訓練,幫助他們在閱讀中找到解題的自信!
家教需求、批改服務,與合作開課諮詢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