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就是一個超級大泡沫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自古以來,不斷的出現各種泡沫,而泡沫的共通點就是,當下的民眾,沒有人看的出來這是泡沫,以2000年網路泡沫,也就是.com泡沫來說,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網路真的是一個泡沫嗎?

答案很清楚,網路本身從來不曾是一個泡沫,甚至網路的影響力一天比一天大,那麼為什麼一個將近三十年來不斷成長的技術,在二十多年前,卻產生了大泡沫,導致全球數萬家網路廠商破產,甚至連網路之王,亞馬遜,當時的股價也曾經從361.875元跌到5.51元,跌幅98.7%呢? 長期投資最正確的產業,最偉大的公司,居然套牢15年,才解套。到底是為了什麼?

原因很簡單,網路成長的技術,是慢慢累積並且成長,但是網路的前景卻非常鮮明,所有人都能幻想到,網路未來可以替人類提供多大的改變。也因為大家的判斷通通都是正確的,因此股價就開始持續噴出,隨著日新月異的網路新服務,讓人們完全相信網路未來將統治地球。而且事實上也是如此。

但,關鍵的問題,大家卻沒有意識到,那就是技術的演變,需要時間,例如網路頻寬,網路安全,網路金流,物流。網路應用軟體等等。當時這些東西大家都知道,一定會研發完成,但大家都太樂觀,以為明年就會全部上線。

這就是當今的AI議題完全相同,人工智慧最終極的目標,就是人人可以用100元台幣購買一台,可以幫你出門賺錢的機器人,他可以幫你種田,煮菜,帶小孩,在家可以當保全,出門可以當保鑣,趁至可以自己上網去應徵工作,每個月把薪水送到你手上,這就是你所需要最基本款的AI機器人。

至於國防部需要的機器人,則是可以自己去宇宙開發新的殖民地,並且消滅任何具有威脅性的外星人,並且在新的星球上,搭建各種大樓,道路,公用設施,然後回地球搭載新的移民前往居住。以上場景有讀者有任何反對意見嗎?

據我所知,現在網路上的傻民,跟各大科技CEO,不就是這樣在催眠民眾嗎?

大家要了解,自動化家電,早就已經不斷的在演進,AI 實際上早就已經熱烈的研發數十年,這兩年來,會突然變得好像是新議題,全部都是因為open ai,推出了chatgpt軟體。

講得更明白一點,目前地球上,唯一的AI創新,就是chatgpt這一套軟體。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一種突破性的應用出現。而且,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清楚什麼是chatgpt。

Chat意思是聊天,GPT,首先是 G,英文是 Generative,中文的意思是生成式,這代表的是這個 AI 模型是用於生成新的資料。AI 有很多不同類型,過去比較常見的是辨識型的 AI,例如手機的人臉辨識解鎖,就是透過辨識型 AI 做到。而生成式 AI 是比起辨識更困難的技術,它可以用來生成文字、圖片等資料 。

接著是 P,英文是 Pre-trained,中文的意思是預訓練,意即這個 AI 模型是預先被訓練的,GPT 的訓練最開始是無監督式的 (unsupervised),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人類介入,沒有特別數據標注,大量地把網路上的資料餵到模型中。在無監督式訓練後,再搭配人類介入的微調 (fine-tuning),讓模型的輸出成為人類偏好的回應 。

最後是 T,是指 Transformer,上面提到因為它是一個專有名詞,所以沒有特別翻譯成中文。這個 Transformer 是 Google 在 2017 年提出的一個深度學習模型,這個模型是以注意力 (attention) 為機制來產生預測。而 GPT 正是基於這個 Transformer 模型進一步發展的模型。

在分別了解完 Chat 與 GPT 後,可以得知 ChatGPT 這個聊天機器人,是一種生成式的 AI,所以它會生成新的資料;同時因為它是預訓練的,所以能夠生成出符合人類偏好的內容,讓人覺得它像有智慧一樣。

從以上的解釋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目前chatgpt完全沒有具備思考能力,他的正確性是隨著時間的增加,更多的人工去篩選正確的答案,刪除錯誤的答案,從而提升這套軟體的可用性。

也因此,這套軟體的應用,並沒有所謂的時效性,他隨著chatgpt3.5,chatgpt4.0, 一代比一代更大的資料庫去提供運算,各位有發現重點嗎?

他並不是增加軟體的自動辨識能力,而是增加人類提供的資料庫大小而去改進選擇答案的能力。

因此,我可以直接說,chatgpt是一個跨時代的新產品,他提供了目前最新奇,最有趣的應用,但,這種應用的程式設計,其實是完全落伍的,他只能根據過去發生過的事件,提供人類舊的資訊,他無法提供任何創新,也不可能提供任何突破性的建議。

因為他就是一個生成式的聊天機器人,聊聊天,說錯話了,無傷大雅吧? 讀者別又急著自行補腦,說小弟太膚淺了,人家開發商都已經取名為chat了,你有什麼好說嘴的?甚至可以說,日本軟體公司開發的信長野望遊戲,也早就是一種AI的策略遊戲了。

好的,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很清楚的探討了,目前地球上,除了chatgpt以外,沒有任何有關於AI的新應用軟體,也因此,不用自行補腦未來各行各業會有什麼新的應用出現,軟體都還沒發明,把GB200伺服器擺在公司裏面,對於你公司的目前產品設計,不會有新的幫助。

那為什麼現在輝達的晶片會這麼的缺貨,甚至達到供不應求的地步呢?

原因很簡單,微軟在chatpgt 還不成熟的時候,就搶先推出,由於這個軟體的設計太過前衛時髦,導致對手google被殺的措手不及,因此一夜之間,必須緊急搶購輝達晶片應戰,然而輝達並沒有想到會有這種突如其來的訂單,因此沒有任何庫存跟準備,瞬間缺貨,其他廠商也因為忽然間的晶片缺貨,還搞不清楚自己需不需要的情況下,也趕緊下單,先買先贏。一連串的莫名其妙訂單,導致缺貨越來越誇張,輝達也開始漫天喊價,就像台灣的衛生紙之亂一樣。

小弟原本很清楚這種情況,基本上在大家都取得基本的算力之後,這種缺貨潮就會停止,因為有再多的算力都不會提升軟體本身的價值,畢竟chatgpt是一個新奇,但是充滿缺點的新應用。並非世界的未來。

只是沒想到事情突然出現了一些轉變,眾所皆知,臉書的老闆跟特斯拉的老闆,向來不合,沒想到最近的鬥嘴居然演變成臉書老闆在炫耀,自己已經擁有30萬片的輝達晶片,嘲笑特斯拉沒有,我這個時後才意識到,原來買晶片已經不是因為算力需求,單純變成科技廠商的炫富需求。

就如同臉書老闆說的,購買輝達晶片要真正達到賺錢的時間,可能需要好幾年之後,這句話很清楚的表示出,雖然有了算力,但是根本還沒有研發出任何可以拿來運算的AI程式。

這個種況就很類似,目前特斯拉的自動導航技術,雖然說有因為將自動導航程式的運算改為AI辨識,許消了數十萬筆代碼,但是特斯拉一樣無法明確交代,完成全人工智慧駕駛,還需要多久,畢竟,算力已經取得了,簡單的推估一下,就知道幾個月內可以完成所有自動導航軟體的開發才對吧?

當然,這是錯誤的預期,原因小弟就直接說破吧,因為特斯拉目前自己開發的AI辨識軟件,跟chatgpt也是相同的原理,他需要人工去比對每一個駕駛路況,並且去用人工調整辨識後,汽車該採用那些行駛的指令,特斯拉本身根本不清楚會有多少路況,所以根本無法告訴大家,幾年後可以達到全自動駕駛。

以上的實際案例就是要告訴大家,地表上,根本沒有任何可以真正思考的AI軟體,因此絕對不可能出現多大的有效變化。但是由於軟體天才太少,因此幾年內,openai暫時還是會成為最搶手的機構。而要期待地球的改變,還需要更多超越openai的設計師跟天才。

人工智能翻譯,也許是我們世界最需要的應用,在最新的chatgpt 4o,雖然展示出驚人的即時翻譯能力,但我很願意相信,這只是取決於展示影片中,事實上要達到完全翻譯功能,恐怕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也只有電腦可以100%聽懂我們說的話,我所謂的100%,包含我們說錯話他都能自動修正並且理解,現在的語音翻譯,在您輸入語音訊息的時候,根本不能講錯半個字,這與現實對話中的狀況,完全不吻合,也不科學。

也因此,當電腦連第一關,都聽不懂你說什麼的情況下,就別想讓他完成聽懂後,可以替你做些什麼事情的期待。

一個真正能夠思考的軟體,是不需要提升資料庫容量就可以自我學習的軟體,但我相信,在1000年內,是無法達到這個地步。不過慢慢的進步,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期待,我們需要的是一些務實,且不會為了賺錢說故事的企業家。

關於輝達的營收還能夠成長幾年,這就要看,目前科技業把持有的輝達晶片數量,當成買名牌包炫耀的幼稚行為,還會持續多久而定了。

不過我可以同意,微軟還有google的晶片需求,絕對是不斷的增長,因為他們必須維持搜尋引擎的競爭力,因此,微軟會提供比google更多的免費聊天功能,google則會反擊,提供更多的免費功能。

這樣一來,消費者就幾乎不用花錢,就可以享受免費的上一代的chatgpt軟體,而且每一代,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這兩家公司,只要一有些微突破,就會立刻上架,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

而更多的免費功能,將帶來更多流量的運算,更多運算就有更多的成本,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家公司為來的盈餘狀況,是否有辦法扭轉這個虧本的投資了。

結論,輝達H100晶片採用的是五奈米製程,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製程,三星,intel都有能力代工。換句話說,根本沒有實際的缺貨問題,是輝達採用了飢餓行銷策略,而且非常成功。

就算是最新的B200晶片也是採用4奈米技術,這也是成熟製程,依然沒有缺貨問題,但是如果提供足夠的庫存,就不會擁有排隊搶單的問題,也就不會有高達70%以上的毛利,輝達玩的就是這個缺貨商機。

以上就是小弟針對地球上最熱門的假議題AI議題,做出最淺顯易懂的說明,未來的chatgpt升級變化,會越來越小,因為技術會遇到瓶頸,就如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遙遙領先同業,但是卻遲遲無法到達終點。

chatgpt 採用的是越來越大的資料庫比對,而我們需要的是,chatgpt可以直接上網抓取最新資料,並且自動辨識真偽的時候,這個軟體,也就算完成最終結論了。可惜,這一天,不可能出現,如果有出現,必定是下一家創新公司。

最後提醒所有讀者,成為贏家沒有捷徑,但只要能遵守,分批進場,快速停損,只有賺錢可以加碼,並且不接受賺錢變成虧錢。這四點投資最高經典原則的話,想輸錢,比登天還難,共勉之

42會員
20內容數
學習是一場艱辛的旅程,但,豐碩的成果,將帶來人生的重大改變,請各位讀者謹記,投資是一場對於自己負責的戰役,最終的決策者,永遠是您自己,而您需要的只是豐富的資訊,能否獲利,就在於您有多大的解讀資訊的技巧了,我不會提供任何買進賣出的建議,只會持續分享我的投資邏輯,獨立思考,將是您成否成功唯一的關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唬男財金解密 的其他內容
致富標的,廣達112.8.16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12.8.22 輝達就要出意外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12.8.25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12.10.31 台達電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