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以人為本的「溝通(Communication)」軟技能,連續兩年位居榜首,而「適應力(Adaptive)」則為需求成長最快的技能。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新加坡商鈦坦科技作為導入敏捷(Agile)超過十年的團隊,我們對於溝通帶來的影響力深有所感。
鈦坦科技以軟體代工研發為主要業務,二度獲得朝邦文教基金會「對話影響力獎」肯定,總經理 Tomas 受邀分享鈦坦科技的組織發展歷程,提起團隊會接觸到對話、引導、專業的溝通,一切都源自於 2014 年導入敏捷。
「敏捷開發是源自於美國的一個工作方式,它在意的是產出可用的軟體,必須和客戶合作、回應市場變化,這都跟人息息相關,要讓過去只擅於跟電腦溝通的軟體工程師去學習跟人對話,一開始對我們來說是很衝擊的。」
鈦坦科技開始系統性地導入引導工具,並且建立起團隊的共同語言,如 ORID 焦點討論法是台灣與新加坡將近 400 位夥伴加入鈦坦時的必修課,Tomas 表示,「讓共同語言在團隊裡的濃度提高後,討論時就可以隨時運用這些工具幫助對話品質的提升,達成有效溝通。」
軟體工程界的大師傑拉爾德.溫伯格(Gerald Weinberg)經常提醒一件事:“No matter how it looks at first, it’s always a people problem. “作為一間純軟公司,鈦坦科技了解要提升溝通品質,一切都必須回歸到「以人為本」,因此講求“Low tech, high touch.”,喜歡用「低科技、高人性」的溝通工具學習,加深團隊討論。
鈦坦科技實施自組織團隊,透過全員參與制與認可決等方式,促進群體做決策,讓每個職等的人都有發聲的權利,並且陸續導入了開放空間技術、PSP(參與式策略規劃)等幫助組織內部對話和決策的方法,甚至自 2022 年開始邀請對話引導師到客戶端,一起和客戶對話並設立目標,進而讓客戶進行了組織調整,最終帶來了業績年成長 20% 的驚人成效。
Tomas 分享這就是溝通的力量,讓團隊的所有人能對齊目標、一起去看見那個可能性,進而因為相信就會開花結果!
最後他提醒,組織發展的歷程其實是不斷地在演化的有機體,這個演化不侷限於個體之間的對話,而是延伸到人與組織之間,以及組織內外的各種狀態。就像近年 AI 崛起,對於當前企業與人才的技能需求,比起擁有一流的技術能力,如同 LinkedIn 的調查結果,還是要回歸到以人為本的「溝通」與「適應力」等軟技能。
面對「唯一不變就是改變」的霧卡時代(VUCA),每個人都需要重新調整自己,以適應新的情況,而這也是敏捷最重要的精神 — — 「敏捷不是快,而是隨機應變,適者生存。」
原文發表於 新加坡商鈦坦科技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