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丁與木匠 #007: 兒童的主要任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玩耍是六歲以下兒童的主要任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六歲以下的兒童其實不應該以學習為主要任務,而應該以玩耍為主。然而,許多家長對此存在複雜的情緒反應。部分家長認為玩耍是不必要的,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甚至視之為一種堕落。他們認為孩子應該多學習,而不是浪費時間在玩耍上。另一些家長則把玩耍設計成一種休息或獎勵,認為“學習要認真,玩要盡情”,把玩耍當作調節情緒的方法。

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混淆了兒童的玩耍與成人的娛樂活動。對於成人來說,旅遊、看電影、打麻將或唱卡拉OK等活動的確是放鬆和消遣的方式,但對於兒童而言,玩耍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玩耍不僅能促進學習,更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

有些家長可能會質疑,玩耍沒有明確的目的,而學習則需要刻意的練習。如果玩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為什麼不直接讓孩子做一些數學題,直接鍛鍊大腦呢?這個問題引出了關於玩耍的深入研究。直到最近,心理學家才開始對玩耍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艾莉森·高普尼克及其學生通過大量實驗證明,玩耍是兒童學習的自然方式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水平。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都在潛移默化地進行。兒童的玩耍主要包括與其他孩子玩玩玩具假裝遊戲

  • 與同齡孩子的互動能幫助他們學習合作、分享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 玩玩具則能發展精細動作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
  • 假裝遊戲通過角色扮演和幻想,能促進創造力、語言能力和情感理解。

例如,一個三歲的小孩用積木搭建房子時,他學習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如平衡和對稱。這種學習是通過玩耍自然發生的,而不是通過刻意的教導。再如,一群四歲的孩子在假裝開醫院的遊戲中分配角色,有的扮演醫生,有的扮演病人。通過這種遊戲,他們不僅學會了醫療知識,還發展了合作和溝通的能力。這些例子都說明了玩耍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玩耍的重要性:探索、學習與大腦發育

玩耍與上課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是一種主動的探索讓孩子親自面對真正的意外和挑戰。許多才藝學習如吹拉彈唱等,都是按照老師要求進行的,這並不是玩。我們關心的並不是孩子學會了多少技能,而是他們將來能否應對新的環境和挑戰。玩耍是讓孩子在摸爬滾打中積累經驗,雖然過程中可能會有傷痕,但這些都是寶貴的體會。

跟其他孩子打鬧和玩玩具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促進大腦發育。腦神經科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大腦的可塑性”。大腦可塑性越高,學習新事物就越容易。小孩子的大腦可塑性非常高,但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的大腦會變得不可塑,就像硬化了一樣。

孩子在玩耍時,大腦前額葉中負責社交的區域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讓大腦變得更可塑。這一過程對大腦的發育至關重要,因為它增強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一項老鼠實驗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第一類老鼠吃喝無虞但沒有玩具;第二類老鼠的籠子裡有各種玩具,如斜坡、球和翻滾裝置,可以自由玩耍。結果顯示,有玩具的老鼠在大腦的各個方面,如腦容量、神經的連接數和前額葉皮層的面積,都遠遠超過了沒有玩具的老鼠。這表明玩耍對大腦發育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 進步本
5會員
240內容數
歡迎來到「Will 進步本」!我們將探索計算機科學、商用英文和生成式AI。從基礎到前沿,共同學習和交流,拓展知識視野,啟發創新思維
Will 進步本的其他內容
2024/07/10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可以分成兩個系統——一個是「動力系統」,另一個是「控制系統」。用汽車打比方,動力系統就好像是油門,控制系統則好像是方向盤和煞車。
Thumbnail
2024/07/10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可以分成兩個系統——一個是「動力系統」,另一個是「控制系統」。用汽車打比方,動力系統就好像是油門,控制系統則好像是方向盤和煞車。
Thumbnail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8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2024/07/08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玩耍是六歲以下兒童的主要任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六歲以下的兒童其實不應該以學習為主要任務,而應該以玩耍為主
Thumbnail
玩耍是六歲以下兒童的主要任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六歲以下的兒童其實不應該以學習為主要任務,而應該以玩耍為主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者經常強調戶外活動對他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他們不僅能夠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奇的環境,還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和應對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建立他們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途徑,讓他們學會尊重和珍惜自然,培養責任感和價值觀。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者經常強調戶外活動對他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他們不僅能夠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奇的環境,還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和應對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建立他們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途徑,讓他們學會尊重和珍惜自然,培養責任感和價值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