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是一種生活態度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三十多年前,國際巨星依莉沙白泰勒受邀來台,離台前記者問她感想,她說台北是一個醜陋的城市。時移序轉,今天的台北不只愈變愈美麗,連空氣中都充滿了文創的氛圍,簡單生活節,四大主題街區活動,國際設計論壇,城市設計展,原創基地節,設計師周,而且從百貨公司到街頭地攤,到處充斥標榜創意與設計的商品。

  從華山酒廠松山煙廠,到各城市火車站附近的倉庫,閒置空間,都一一改成文創園區,這些年全台灣都在瘋文化創意產業,視為台灣未來的希望與出路。也因此產官學三個領域都傾全力投入,似乎也匯聚了大量的人才。但是我總是覺得創意不是想一些怪點子,搞一些花招或很酷炫的設計,真正的創意應該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過程,創意更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也是每日生活的習慣。

  關心社會,願意改善社會,希望對既存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案,這些是創意最重要的動力,因此,公益且願意分享才是創意發想的根源。

  而且文創產業最重要的是要將傳統文化消化吸收之後,用到日常生活或流行文化,因此除了有知識以及設計能力之外,還得有企劃、行銷等等執行能力。

  因此,雖然每個人、每個政府、每個國家都知道文化創意產業是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以及當下到未來重要的經濟競爭能力的關鍵,但是如何充實相關能力,當然不只是喊喊口號或撥些經費或劃設專屬園區就能達到目標的。

  最近認識了一位朋友,在美國矽谷開創投公司的鄭志凱總經理,看了他最近出版,講創意的書「錫蘭式的邂逅」,寫得真是好。

  這本書是志凱兄身處全世界競爭最劇烈的商業現場裏,不斷地親身參與,但又不斷抽身以更全面的角度來觀察與思索的心得紀錄,文章所牽涉到的主題乍看之下雖然好像很龐雜,從創意與創業,科技與產業發展,管理與決策,時代趨勢,一直談到人文思想,個人成長,社會行為到永續的世界….等等,但是這些似乎難以歸類的面向,卻是現代人所必須面對的真實世界,換句話說,在這個複雜且彼此息息相關的時代裏,我們在作任何選擇時,這些重要議題都是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到的,他也以非常清晰的思路,剝絲抽繭地為我們理清這些複雜甚至彼此互相矛盾的現象。

  這也是我心有慽慽焉以及對作者最佩服的地方。我自己雖然是學醫,自己開個小小的診所,基本上沒有什麼需要動用到什麼管理學的理論,但是二十多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參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和管理,所以除了天下雜誌從創刊訂閱至今外,近年來的商業周刊等刊物也幾乎是篇篇文章都看,而且市面上只要出版較知名或較暢銷的企業書籍,大概都不會錯過,但在看了這麼多成功秘笈後,不管那些大師們講得如何頭頭是道,內心總是懷疑:「真的是這樣做就會成功嗎?」

  這些似乎言之成理的成功之道會不會同樣都犯了「存活者迷思」?大師們說要創新、要藍海、要專注(或要多角化經營),要搞怪(或要有紀律)….然後舉出一大堆遵循此原則而成功的企業,但是我相信更有無以計數的企業一樣這麼做卻失敗的,那該怎麼說?

  就像有人航海遇到暴風雨卻倖存下來,他們說這全都歸功於虔誠的祈禱,都是神的加持;可是我相信有更多同樣非常虔誠祈禱卻滅頂的人,他們卻不會活著來跟你說:「這都是祈禱的結果。」

  我認為作者之所以能夠跳脫大部份企管專家會陷入的迷思,或許是來自於他看到太多失敗了,由於工作的關係,他接觸來自全世界的傑出人才,並且協助這些有頭腦、有創意人才的創業,因此他不只可以參與並且近距離觀察產業的更迭,趨勢的潮起潮落,更重要的是真實體會到創業的艱辛,或許這就是他之所以能夠很謙虛地看待成功的原因,知道那些是我們可以處理的,那些是我們無法掌握的,因此他說,成功不但沒有公式,也沒有絕對的尺度,他雖然不會故意去反對主流的觀點,卻更願意站在主流對面,去觀察與思考。

  另外,這本「錫蘭式的邂逅」,令人驚艷的提出「偶發力」作為創意發想的來源。英國小說家華爾波在1754年發明了這個詞serendipity,有人翻成錫蘭式邂逅,作者稱它為「偶發力」,在這個十八世紀暢銷英國的童話故事中,錫蘭的三位王子遊訪世界,雖然找不到原本想找的寶物,但在遊歷尋訪過程中卻一直發現原本意想不到的東西,也幫助了許多人,因此這個名詞,也就是本書的書名,意思是沒有預期,意料之外的發現,但是這個意外的發現,作者特別強調,並不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或者是醉漢半夜在街口的隨機漫步,它是一個機靈的心智,經過刻意的尋覓,偶然撞到原本毫無預期,一無所知的新發現。

  絕大部份改變世界,造福人群的新發現、新發明都是來自於偶發力,不過偶發力與運氣不同,與凌虛而降的靈感也不同,訓練偶發力的方法,一個是增加邂逅新鮮事物的機率,另外就是要培養一雙慧眼,在眼花撩亂的眾多新鮮事物中,必須能在第一時間洞察出獨特的訊息。偶發力的天敵是來自於過度目標導向,過於清楚的行動準則。偶發機會敲門的時候,你必須願意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向門口,然後敞開大門。

  而且創意的產生往往來自於跨界交流,異花授粉。我們為什麼要花大錢到世界知名的大學去就讀?那些課程在網路上也看得到,也可以自己找書來讀啊?原因大概來自於你真的來到大學裏,在課堂上,在宿舍,在餐廳,在校園,可以真實碰觸到許多來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領域的人才,從人與人面對面的交往,這種情境與氛圍,較容易產生影響我們生命的體悟與改變。

  志凱兄與一般企業大師或創業投資業者最大的不同,也是令我最感佩的是,他認為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因為若是注意力聚焦在結果,就會限制了創意可能探索的方向。最後他再三強調,動機決定創意最終的價值,也就是能否將動機從利己轉向利他。

  的確,動機是否良善在創業初期似乎沒有太大差異,但是企業能否可大可久,是否可以持續吸引傑出人才的投入,利他動機就非常重要,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他所追求的應該不是成功的野心,整天掛念股票、市值有多少,而是為著在宇宙間留下痕跡這種利他的偉大夢想而努力。

  換句話說,真正的創意不是搞怪,不是標新立異,而是來自於對現況的改革,也就是那股想改善世界的熱情。

  希望當大家在瘋文創產業時,不只是把它當做賺錢的商機,而是重新檢視我們起心動念的初衷到底對不對?

raw-image

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因為若是注意力聚焦在結果,就會限制了創意可能探索的方向。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孤獨死與無緣死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然探索與野外求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熟齡後如何培養興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夢想中的奇幻旅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2024 年 3 月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12D 創造者,一種非物質的集體意識2024年3月帶來了大量的創造能量,可以被利用來開始創造新的體驗。你是造物主,應該更有意識地參與其中。這個月將持續整個月,你可以隨時利用這種能量,開始創造你想要為自己和他人體驗的東西。當你利用三月的創造力時,你會發現你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Thumbnail
    avatar
    Fish Juang
    2024-02-29
    【創業好了沒】EP59 一張卡牌賣破億!集換式卡牌,小卡牌大市場 feat. 聖甲蟲創辦人 Bryan【創業好了沒】EP59 一張卡牌賣破億!集換式卡牌,小卡牌大市場 feat. 聖甲蟲 創辦人 Bryan
    Thumbnail
    avatar
    NTU EiMBA
    2024-01-25
    如果一個國家不重視藝術文創,可能代表以下幾個方面:1.這個國家缺乏對藝術的欣賞和理解,可能忽視了藝術對人類的重要性,如反映、表達、調節、探索等。 2.這個國家沒有充分發揮藝術的潛力,可能錯失了藝術對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的貢獻,如創新、競爭力、多元性、素養等。 3.這個國家沒有有效支援藝術的發展,可能面臨了藝術的資金、技能、創新等問題,如
    avatar
    葉祐任
    2023-12-10
    港人瘋狂去日本︳ 東京樓市創21年新高 均價重上一億日圓隨著疫情放緩,日本經濟逐漸復甦,至於日本物業近月隨著港人到日本瘋狂購物下,詢問情況更是倍增。至於日本樓價方面,東京都心區二手物業自去年11月達到 1 億日圓(約592萬港元)的大關以來,及後連續兩個月下降。二月更是大部份地區有反彈跡象。踏入復活節期,以本行為例,詢問情況更是倍增。
    Thumbnail
    avatar
    張明珠Anvy
    2023-04-18
    一枝筆加上一個人的約會,你終將找回遺失許久的創意,我讀《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創意如何復原?什麼才是內心真正渴望的事物? 《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一書,透過每週一回的練習以及重要的二項工具,讓我們從面對自我懷疑或批判開始,學著一步步信任自己、信任宇宙、懂得寵愛內在小小藝術家(內在小孩)、拒絕完美主義,不心急,善待可能的困境⋯⋯,透過這一系列過程,找回自己,也找回源源不絕的
    Thumbnail
    avatar
    思嘉
    2022-12-28
    【創作者說】將娛樂琢磨到底,也是一種藝術:專訪《嚎哮排演》黃建豪、蕭東意!本集節目邀請到《嚎哮排演》的兩位演員黃建豪、蕭東意,和我們一起聊聊在劇場表演的心得以及背後的故事。 嚎哮排演創建的初衷?只是為了拼學分? 黃建豪和蕭東意在北藝大就讀研究所的期間,便用兩人的名字組了一個名為《嚎哮排演》的二人劇團,起初這個劇團也只是出於玩票性質而創建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修得一門課程的學
    Thumbnail
    avatar
    聲歷其境 All Around You
    2022-09-21
    [異國美食]暢行於世界各國的零嘴市場,土耳其365巧克力榛果、365白色巧克力榛果一組兩種口味威化餅乾,小型餅乾好吃又便宜市面上的餅乾何其多應該說有如宇宙中的繁星不知繁己吧??如果你是零食控,那麼小編來介紹這一款的兩種餅乾,也是零嘴市場很受歡迎的款項。那就是土耳其365巧克力榛果風味威化餅、土耳其365白色巧克力榛果風味威化餅一組兩款口味餅乾。 地址: (製造商 土耳其) 新北市新莊區民安路43號 電話: 售價:​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01-14
    用循環經濟的精神實踐永續農業是一種倡議 ? 還是可被實踐的未來 ?近年我國政府大力的倡議 5+2領域的重點產業轉型,其中循環經濟是一個核心的重點領域。 循環經濟這個名詞在近五年期間不斷的被媒體報導,也有不少產業宣稱自己正在實踐循環經濟。 但循環經濟要怎樣實踐 ? 究竟有那些要點? 其實是一個很值得被仔細了解的系統觀。
    Thumbnail
    avatar
    元沛農坊
    2021-07-18
    【職場】 創意是一種習慣<p>職場尤其是養成沒創意習慣的補習班。即使是表面上要求創意的企劃工作,大多時候接到一件工作,有經驗的上班族也都已經知道該給什麼樣的答案。有些人工作一段時間,會發現自己想破腦袋就是那幾個點子,幾年下來想出來的東西換湯不換藥,要擠出新創意非常痛苦。這是因為一般人所習慣的思考方式就是沒創意。</p>
    Thumbnail
    avatar
    董籬
    2016-07-09
    avatar
    We Are Young Family
    200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