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陪你讀書 39|致富原子——《拿鐵因子:最小又最強的致富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只怕去了哪裡都不會快樂

raw-image

🌟導讀:

之前利用喵喵書評整理讀書筆記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對於看過的理財書沒有什麼具體印象,因此不論是《約翰柏格投資常識》或《投資最重要的事》都被我塞在的角落躺了五個月沒有撰寫。

為了鞏固知識,我決定進行一個強化月計畫,打算將這些理財書重新閱讀。計畫從初學者書籍《拿鐵因子》開始,接續《社畜的理財計畫》、《持續買進》,最後到《投資金律》。


🌟心得:

●|拒絕成過路財神|✏️

在工作幾年後,不少人工資開始上漲卻存不了錢,部分的原因就在於將賺到的錢拿來犒賞自己,例如:醒來的起床咖啡、下午茶或者假日的外送。David Bach 建議,在開始儲蓄前最好要有明確目標,才能避免錢不知不覺從我們口袋流出。

① 確立目標

找出有動力的「奮鬥目標」為此存錢,譬如說:想學攝影或買下一幅畫。

② 檢視消費習慣

記錄三個月的開支,重新整合,移除不必要的花費。

③ 釐清想要與需要

移除哪些花費可以依個人情況判斷。

如果早上一杯星巴克是你動力的來源,或許應該考慮從其他地方削減開支。你可能會發現,你真正需要的只是咖啡,而非限定星巴克。如果仍然不確定,可以參考《社畜的理財計畫》中的「消費、浪費、投資」比例:70%、5%、25%,將能讓你開心的浪費壓在可支配收入的5%以下。



●|三個迷思|✏️

① 賺的多,比較富有

許多人賺得多,但花得更多,並為了不需要的物品買單。

雖然有人主張,只要能創造更高的收入便能解決高消費的問題,但如果不改變支出習慣,物慾只會不斷的膨脹,最終收入追不上支出。就如同大多數的樂透得主,當他們得到龐大的意外之財後,便大肆揮霍最終導致破產。


② 需要現金,才能錢滾錢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即便只是每日 100 塊,在 8 %利率三十年後也將為你帶來十五萬。在投資的前期,最重要的便是省下錢,並交給時間讓他幫你累積複利。

如果保持每日 100 塊的習慣,到了四十年後,這筆金額將翻至三十五萬。


③ 其他人會來照顧你

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另一半上。現今台灣每年離婚率為 10%,在職場上女性平均比同等職位的男性少 20% 薪水,更容易被資遣,且平均將多活 7 年。最好要有自己退休金儲蓄計畫。


●|致富的三個秘密|✏️

① 先付錢給自己,存下第一小時的收入

領到薪水先把一部分儲存起來再開始規劃開支,我自己是使用定期定額每月自動扣款買入美股 ETF。如果是月光族,可以設定在每月領薪日的隔天自動扣款,以此達到強制儲蓄與投資。

② 好習慣勝過列預算

如日本平民理財大師橫山光昭建議,在開始理財初期可以先記帳,以此來消除對最低生活需求的未知恐懼。但超過三個月後除非是突發支出,花費應該會維持在固定水平,持續記帳的意義不太大。

如此,也避免發現存下額外的金錢,突然進行的衝動性消費。

③ 現在就過上富足的人生

不一定要有多少錢才能過理想的生活,如果我們物慾夠低,如《成不了大人物的我們,決定成為簡單的人》的夫妻,每月支出僅 13 萬日元依然可以過上理想生活。而我們需要喜歡自己的生活模式,才能夠有動力慢慢變富,而不是在上班過程累積大量不快,在下班和假日進行報復性熬夜、睡眠和消費等一系列行為,消磨掉大量時間與金錢。


🌟總結:

《拿鐵因子》是一本至今依然實用的理財書,作者 David Bach 以生動的說故事方式,讓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和消化書中的概念。節約開支並不意味著我們將從此一毛不拔,而是學會如何將錢用在刀口上,更加珍惜自己的時間,以及身體與心靈的健康。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小小的改變,最終達到財務自由和生活的滿足感。


喜歡這樣的專題介紹,還請關注與紅心支持,當然如果想要看更多我現在在看什麼書,歡迎追蹤 IG 掌握即時動態。

下週預定是橫山光昭的《社畜的理財計畫》,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收看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raw-image


🌟衍生閱讀:


1.金錢與快樂 → 諾貝爾報導|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

2.注意力匱乏 → 諾貝爾報導|貧窮的本質是意志力的消耗! 2019年諾貝爾經濟得獎研究題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斯的煉金工房
520會員
336內容數
深度書評、影評、理財觀點與創作筆記,帶你用條理與觀點看懂生活大小事。持續更新,適合喜歡思考與深度內容創作的你。
哈斯的煉金工房的其他內容
2024/10/08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2024/10/08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分享了關於理財和投資的心得與祕訣,包括確立儲蓄目標,檢視消費習慣,釐清想要與需要,以及其他一些有關賺錢、儲蓄、投資的迷思和祕密。
Thumbnail
分享了關於理財和投資的心得與祕訣,包括確立儲蓄目標,檢視消費習慣,釐清想要與需要,以及其他一些有關賺錢、儲蓄、投資的迷思和祕密。
Thumbnail
好書分享-不在意才能賺最多。 「在你心中有個清楚的目標,能幫助你堅持下去。如果你根本還沒決定目的地,又該怎麼決定你要走哪一條路?你在心中將目的地設定的越清楚,就愈容易抵達目標。」
Thumbnail
好書分享-不在意才能賺最多。 「在你心中有個清楚的目標,能幫助你堅持下去。如果你根本還沒決定目的地,又該怎麼決定你要走哪一條路?你在心中將目的地設定的越清楚,就愈容易抵達目標。」
Thumbnail
前陣子剛結束第一次的理財讀書會,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
Thumbnail
前陣子剛結束第一次的理財讀書會,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
Thumbnail
★生活中,所有因習慣而出現的消費行為, 都可視為「拿鐵因子」。 也可以替換成自己的因子, 例如:「香菸因子」、「珍奶因子」……
Thumbnail
★生活中,所有因習慣而出現的消費行為, 都可視為「拿鐵因子」。 也可以替換成自己的因子, 例如:「香菸因子」、「珍奶因子」……
Thumbnail
其實看這本書的當下很想出門買一杯熱拿鐵,想到手邊有這本書之後趕緊拿出來閱讀試圖打消念頭,好在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戒掉喝拿鐵的習慣,而是把拿鐵比喻為任何非必要支出,我們可以因應自己的狀況把「拿鐵」兩個字置換為其他字彙。 這本書沒有特別艱澀的理財概念,主要強調「儲蓄」的重要性,至於方法則
Thumbnail
其實看這本書的當下很想出門買一杯熱拿鐵,想到手邊有這本書之後趕緊拿出來閱讀試圖打消念頭,好在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戒掉喝拿鐵的習慣,而是把拿鐵比喻為任何非必要支出,我們可以因應自己的狀況把「拿鐵」兩個字置換為其他字彙。 這本書沒有特別艱澀的理財概念,主要強調「儲蓄」的重要性,至於方法則
Thumbnail
拿鐵因子是一個很常見於理財文章的概念,但是一直沒有看過原來的出處,於是決定要找這本書來看看。最初單看名字和既有的印象,會以為是一些論述式的書,但沒想到這是一本小說。而除了理財之外,更會讓人反思生活、人生意義。
Thumbnail
拿鐵因子是一個很常見於理財文章的概念,但是一直沒有看過原來的出處,於是決定要找這本書來看看。最初單看名字和既有的印象,會以為是一些論述式的書,但沒想到這是一本小說。而除了理財之外,更會讓人反思生活、人生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