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讀書 53|在閱讀以後,別急著闔上書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先前《啟航,如何克服常見的閱讀困擾》,排除大家在開始閱讀前遇到的問題。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如何讓讀過的書真正成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如果閱讀後只是匆匆闔上書本,或許當下會有感觸,但書中的智慧與見解卻未能真正被吸收和內化。

這次,我想分享三個步驟,讓你的閱讀體驗不僅僅是獲取信息,而是實現真正的知識昇華




第一步:攫取核心


《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閱讀分為三種層次,基礎閱讀,僅在於對文句理解。第二層次的閱讀,在於檢視整理内容,借導論與目錄抓取作者的核心思想,故在閱讀時能更迅速、精確。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便是利用這個技巧,僅畫出最關鍵且突破性的那句話,以利激發後續思考。


如果沒有掌握思維的關鍵「種子」,就會如《思維進化》中所說,一直在學習方法找果肉吃,卻無法獨立產生自己的果樹。



第二步:第二大腦


但要讓知識深深刻在腦中,僅僅檢視內容是不夠的。
因為大腦無法一次性多工處理,故需要將重點條列出來才能進行分析閱讀。不論是康乃爾筆記、麥肯錫筆記、子彈筆記、九宮格筆記、卡片盒筆記,都各有其優缺點,荒木博行習慣每本書用一頁摘要和三頁分論;土井英司喜歡直接上書上畫線與筆記,應該視個人想理解的知識或提問選擇。


所謂的分析閱讀除了單純「文字的閱讀」,更多的需要將作者的生平與時代納入考量,去了解他為何而寫,以及書中的文獻資料是否足以支撐他的看法

不少以撰寫隨筆或大陸公眾號文章的作者都會有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大多數人不會把單篇文章排列出來細看,另外一個原因,便是這些公眾號下有多名寫手,故思維不具備一體性,但若是收集成冊便會暴露。我認為這是現如今有些作者受崇拜者追捧,但一直無法出圈或被嘲諷的問題核心。



此時的筆記偏向《卡片盒筆記》中的暫時性筆記,主要的脈絡還是依循書籍作者的思維來進行組織整理,並未內化成讀者自己的知識。我認為這個步驟類似於將機械零件歸納整理於倉庫中。

在《第二大腦》中推薦PARA 四個資料夾,將所蒐集到的資訊內容依專案(短期任務)、領域(長期任務)、資源(未來用得上的題材)、檔案庫(其他備而不用事項)進行管理。

將大腦釋放,以利專心處理眼前重要的事。



第三步:產生連結


第四個層次,自發性主題式的閱讀。也就是反客為主,先抱持著問題再從過往筆記中搜尋相關知識,已完成連結創造屬於自己對一個議題的永久筆記。這也是卡片盒筆記最廣為人知的優點,當大多數資料備齊下,便能透過整理源源不絕的生成文章或觀點。


這個帶著問題去梳理筆記的過程便是使以內化並與筆記知識產生連結。

層次性的去理解一個觀點是如何推演,或觀察不同流派間的看法爭議,造成爭議的理由是什麼,最終是否取得大眾共識或衍變成不同流派。主題式的閱讀即一個人的讀書會,不再是與單一作者間的問答,而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各位大師匯聚一堂,暢所欲言且相互答辯,最終形成並映證自己獨有的觀點。

也透過串起連結,溫習舊知識並使新知識扎根於腦海中



總結


閱讀不僅僅是一次信息的獲取,更是一個不斷內化和實踐的過程。如果僅是閱讀而沒有應用在生活中,這些知識仍舊是死知識,無法成為人生的養料,幫助你成長和進步。

就算暫時做不到上面的三步驟,我們也可以用簡易版三分鐘來協助我們進行規劃與總結。

① 為何而讀

拿到書本後思考一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期待收穫那些內容或解決什麼問題

② 總結這本書

看完後用三句話總結這本書

③ 收穫分析

原先期待獲得解決的問題是否解決?如果沒有,是否有提供方向?如果皆無,是什麼原因造成?書封騙人或者作者誇誇其談,又或者對於該主題你知識儲備不足?

④ 規劃未來

藉由總結與分析,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是繼續吸收相關知識或轉移領域。


《在閱讀以後,別急著闔上書》心智圖

《在閱讀以後,別急著闔上書》心智圖


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喜歡請記得追蹤和按讚,支持我繼續創作更多書評內容。關於這樣對特定主題,跨越書本的整理回覆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討論區留言分享~

下週預定是《 寫小說,不用太規矩: 三浦紫苑的寫作講座》,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收看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衍生閱讀


1.關於閱讀 → 關於閱讀

  1. 如何克服常見的閱讀困擾 → 陪你讀書|啟航,如何克服常見的閱讀困擾

3.深度學習→陪你讀書 22|Why so serious ?——《思維進化:用思考突破人生所有障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斯的煉金工房
946會員
349內容數
深度書評、影評、理財觀點與創作筆記,帶你用條理與觀點看懂生活大小事。持續更新,適合喜歡思考與深度內容創作的你。
哈斯的煉金工房的其他內容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2024/09/16
本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品質與快樂的關聯,強調人際關係在幸福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據哈佛的研究,贏在起跑點並不保證成功,童年經驗也非唯一因素。文章回顧了社交連結對減少死亡風險的影響,並分析為何男性在情感表達上可能面臨困境。最終,文章鼓勵讀者珍惜人際關係,透過與他人分享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意義。
Thumbnail
2024/09/16
本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品質與快樂的關聯,強調人際關係在幸福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據哈佛的研究,贏在起跑點並不保證成功,童年經驗也非唯一因素。文章回顧了社交連結對減少死亡風險的影響,並分析為何男性在情感表達上可能面臨困境。最終,文章鼓勵讀者珍惜人際關係,透過與他人分享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我在【目錄閱讀法:透過閱讀改變自己,用3小時閱讀獲得他人30年的經驗,你需要聚焦克服的3個挑戰】介紹了透過抄寫來學習,你會遇到的3個挑戰。 而要能順利突破這些挑戰,正確的心態能幫助你走得更順。 對於追求高效學習的你,目錄閱讀法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策略。 它將閱讀從被動轉為主動, 從抄寫書籍目錄開始
Thumbnail
我在【目錄閱讀法:透過閱讀改變自己,用3小時閱讀獲得他人30年的經驗,你需要聚焦克服的3個挑戰】介紹了透過抄寫來學習,你會遇到的3個挑戰。 而要能順利突破這些挑戰,正確的心態能幫助你走得更順。 對於追求高效學習的你,目錄閱讀法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策略。 它將閱讀從被動轉為主動, 從抄寫書籍目錄開始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在學習上看似投入,卻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呢? 你有沒有試過辛苦翻開一本書,卻在讀完後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 這次我們將深入討論學習中的一個核心問題──閱讀與理解能力。探討為什麼「閱讀與理解」是學習的主軸,以及如何透過具體的步驟來強化這一關鍵能力。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在學習上看似投入,卻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呢? 你有沒有試過辛苦翻開一本書,卻在讀完後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 這次我們將深入討論學習中的一個核心問題──閱讀與理解能力。探討為什麼「閱讀與理解」是學習的主軸,以及如何透過具體的步驟來強化這一關鍵能力。
Thumbnail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心得與感想。 在書中,我學到了一些閱讀的方法,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希望透過下面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作為一位閱讀者,我想提供我的觀點,讓大家可以參考我的理解 進而內化。 https://imgur.com/a/aGeZIrN (
Thumbnail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心得與感想。 在書中,我學到了一些閱讀的方法,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希望透過下面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作為一位閱讀者,我想提供我的觀點,讓大家可以參考我的理解 進而內化。 https://imgur.com/a/aGeZIrN (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導人如何透過更主動的閱讀書,能夠透過書中的辦法來達到吸收書本精華的最大效果。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導人如何透過更主動的閱讀書,能夠透過書中的辦法來達到吸收書本精華的最大效果。
Thumbnail
在第一章時學習了在以輸出為前提輸入術,而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寫閱讀報告,並且寫部落格(給予自己某程序壓力從而持續進行),今天進行第二章讀後感,的宜且確能加深自己對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當然感覺有些在做功課一樣) Chapter 2- Read (閱讀)
Thumbnail
在第一章時學習了在以輸出為前提輸入術,而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寫閱讀報告,並且寫部落格(給予自己某程序壓力從而持續進行),今天進行第二章讀後感,的宜且確能加深自己對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當然感覺有些在做功課一樣) Chapter 2- Read (閱讀)
Thumbnail
作者認為,一位讀者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娛樂、為了升學,或是為了增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會決定他閱讀的方式。而閱讀,就像是非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是跟著一位缺席的老師在學習,只有當我們知道如何去讀時,才可能真正讀懂。
Thumbnail
作者認為,一位讀者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娛樂、為了升學,或是為了增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會決定他閱讀的方式。而閱讀,就像是非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是跟著一位缺席的老師在學習,只有當我們知道如何去讀時,才可能真正讀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