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諾貝爾報導 1|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情提要: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2010年發表的“High income improves evaluation of life but not emotional well-being”論文中表示,在一定程度後,隨著收入水平提升,人們對生活感到滿意,但對於幸福度的感受卻不再提升1


跟幸福度的感受與人際互動與自我感受相關,而非單純物質需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故其得出,在金錢達到略高於平均水準,即75,000 美金後就,金錢的增加就無法再帶給人在進行維持健康的情感活動時,等比例的滿足,若要讓滿意度上升,就須就幾何對數型的收入增加,舉例來說,要達到50萬年收入兩倍的快樂,可能需要200萬的年收入,而並非100萬。


這可能跟幸福度的感受與人際互動與自我感受相關,而非單純物質需求,例如與自己喜歡的人共度時光、避免痛苦和疾病以及享受休閒。

但這不意味著人們會對從 100,000 美元加薪到 150,000 美元感到不滿意,或者他們對收入下降無動於衷。收入的大幅變化肯定會影響情緒。2020年時研究團隊認為,在收入達到一定穩定水平之後,個人的情緒健康受到性格和生活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會遠大於收入變化

收入達到一定穩定水平之後,個人的情緒健康受到性格和生活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會遠大於收入變化



研究進展:


但在2023年三月 Daniel 和持有反對意見的學者 Killingsworth 合作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乍看似乎推翻了之前的論述,發現人們的快樂會隨著收入提升2

即時回饋

造成這樣的研究差異,主要在於當時對於幸福度的感受主要透過回憶與二分法進行,因為人類在回憶時容易減弱當時對於痛苦的感受,而以一個時段總體的感受給予評分,故無法充分反映對單一事件的反饋,故因此,在新的研究中採用手機APP的方式達到即時回饋。


不開心的族群

此外,他們的研究也發現,個體間存在差異,約有15%的族群本身就不快樂,故即使獲得更高的收入也不會增加其幸福感;但若本身是感受快樂的族群,那麼在擁有金錢刺激後,確實會提升幸福感。

所以說錢不是快樂的唯一泉源,但是如果心情不好,多給點錢對絕大多數的人內心撫慰確實是有幫助。


高薪真的能讓人快樂

這是基於金錢能讓人獲得一定程度的掌控感、減少焦慮,並可以更輕鬆的對應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但是壓力這項因子無法完全消除,越後面能用金錢消除的痛苦需要支付的成本越高,且越高的薪資往往也意味承受更高的壓力,導致即便是高薪族群仍時常認為時間不夠用。


越高的薪資往往也意味承受更高的壓力,導致即便是高薪族群仍時常認為時間不夠用


金錢固然可以滿足購買奢侈品、帶來社會地位等在同儕間獲得關注的機會與尊重,甚至能夠帶來更好的醫療、教育和居住條件,讓人感到安適。但是除了財富,人們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感、社交聯誼與自我實現,才能構建起需求金字塔。正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Stephen Covey所認為,幸福的生活講求平衡性,需要健康、財務、家庭、人際全方位立體的成功,人才能獲得滿足

事實上,親子、手足、愛情與友誼這些人際關係,更需要的是付出時間與心力與之交流,而並非仰賴金錢,他們雖然是無價之寶無法購買,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幾乎無須花費額外金錢。

親子、手足、愛情與友誼這些人際關係,更需要的是付出時間與心力與之交流,而並非仰賴金錢


收入水平低於平均,增加收入或許是最迫切的事,但是若以達平均以上,或許專注改變心態、提升對幸福的感受力,避免落入為無法感受到喜悅的人群,這可能會比單純追求薪資增長更有效率

但是若是因為時間不夠而焦慮,甚至感覺匱乏,或許就要考慮外包瑣事和避免沉迷於社交軟體或娛樂節目等時間黑洞,重新掌握生活的節奏


即便我們能活到八十歲,換算下來生命也就四千多個禮拜,除了去賺取更多的財富,我們更該專注於此時此刻、此地,因為現在是唯一能掌握的,所以需要留有餘裕的去體驗它。


Reference:

  1. High income improves evaluation of life but not emotional well-being, 2010
  2. Income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 conflict resolved,2022



avatar-img
309會員
206內容數
對社會脈動、產業現況提出觀點與省思,找尋進步空間或接受現況、活在當下,並有足夠智慧區分其兩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哈斯的煉金工房 的其他內容
曾有創作經驗的人,幾乎都有體會過某刻神馳物外或耽溺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接近神諭的訊息在耳邊或腦中轉瞬而過,而我們倉皇捕捉下絲毫。 甚至在這之後我們會感到困惑,這樣的作品真的是出自於我手,而非某種更強大的意念假託我手試圖傳地些訊息,而我有幸作為乘載這樣意念的工具。
我們常聽到「相愛容易,相處難」,這話可能道盡不少伴侶的心聲,因為,即便在相識時如何甜蜜,在同床共枕後都無可避免摩擦與衝突。 同床異夢(The Break-up)中Jennifer Anisto飾演的女主角在高級藝廊擔任銷售,和紐約觀光巴士的導遊戀愛交往。 在這部非傳統的戀愛劇,不僅
近來我發現不同世代間對待交友軟體和網路社群有不同的態度。
我們不時也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我的愛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誠然伴侶可以同時是你最信賴的朋友,聽起來很棒,但我們該從好友中挑選另一半嗎?
我們的每次消費,都在為我們想要的世界投下一票。 消費是人類社會離不開的行為,但往往,我們消費了許多其實沒那麼必要的東西,如何能「機智地購物」變成生活中必須面對的課題。
好奇心天生就存在我們腦中,推動我們去探索、發現和成長,為人類提供自我演化的能力,同時也是個體接受挑戰和自我突破的關鍵。 當我們對日常生活習以為常,就會失去探索的慾望,進而被新鮮的有趣事物吸引注意力與好奇心。若仔細發掘,相較於日復一日的生活,我們樂於透過探索來擴展自己,醉心於有趣的事物研究。
曾有創作經驗的人,幾乎都有體會過某刻神馳物外或耽溺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接近神諭的訊息在耳邊或腦中轉瞬而過,而我們倉皇捕捉下絲毫。 甚至在這之後我們會感到困惑,這樣的作品真的是出自於我手,而非某種更強大的意念假託我手試圖傳地些訊息,而我有幸作為乘載這樣意念的工具。
我們常聽到「相愛容易,相處難」,這話可能道盡不少伴侶的心聲,因為,即便在相識時如何甜蜜,在同床共枕後都無可避免摩擦與衝突。 同床異夢(The Break-up)中Jennifer Anisto飾演的女主角在高級藝廊擔任銷售,和紐約觀光巴士的導遊戀愛交往。 在這部非傳統的戀愛劇,不僅
近來我發現不同世代間對待交友軟體和網路社群有不同的態度。
我們不時也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我的愛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誠然伴侶可以同時是你最信賴的朋友,聽起來很棒,但我們該從好友中挑選另一半嗎?
我們的每次消費,都在為我們想要的世界投下一票。 消費是人類社會離不開的行為,但往往,我們消費了許多其實沒那麼必要的東西,如何能「機智地購物」變成生活中必須面對的課題。
好奇心天生就存在我們腦中,推動我們去探索、發現和成長,為人類提供自我演化的能力,同時也是個體接受挑戰和自我突破的關鍵。 當我們對日常生活習以為常,就會失去探索的慾望,進而被新鮮的有趣事物吸引注意力與好奇心。若仔細發掘,相較於日復一日的生活,我們樂於透過探索來擴展自己,醉心於有趣的事物研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或許,擁有大量的金錢財富,能夠帶來美好的人生,但,這卻不是必要的條件。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富人,會被憂鬱、疾病,以及各種的痛苦給纏身。
Thumbnail
透過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和態度,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並找到內在綻放的喜悅。 同時,讓自己平靜下來,經歷每一刻的滿足,將會使你與內在財富連接,創造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有錢,能買到快樂嗎?》的作者喬納森·克萊門茨是一位美國知名的金融作家,曾在《華爾街日報》擔任個人理財專欄作家長達27年,並在美國花旗集團財富管理業務擔任金融教育總監。   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發現金錢和快樂之間的關係比我們預期的要複雜得多。在決定如何使用金錢時,我們不能僅僅依賴於直覺。那麽,我們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常常以為,財富可以讓人擁有更多奢侈品,其實財富最高級的形式是,賦予人們掌控生活的能力,進而感到幸福。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提出「厭惡損失」這個研究, 一個人在地上撿到一千元,就會感到特別的興奮, 而這種開心程度很快就消失了。   同一時間, 若這一千元緊接著不見了, 則會感到非常的痛苦, 且失去產生的痛苦, 是撿到1千元開心程度的2倍至2.5倍。   也就是說, 失去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投資與科學典範的相互作用,從個人投資經驗到科學的智慧,以及個人對於指數投資與價值投資的信仰。
Thumbnail
或許,擁有大量的金錢財富,能夠帶來美好的人生,但,這卻不是必要的條件。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富人,會被憂鬱、疾病,以及各種的痛苦給纏身。
Thumbnail
透過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和態度,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並找到內在綻放的喜悅。 同時,讓自己平靜下來,經歷每一刻的滿足,將會使你與內在財富連接,創造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有錢,能買到快樂嗎?》的作者喬納森·克萊門茨是一位美國知名的金融作家,曾在《華爾街日報》擔任個人理財專欄作家長達27年,並在美國花旗集團財富管理業務擔任金融教育總監。   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發現金錢和快樂之間的關係比我們預期的要複雜得多。在決定如何使用金錢時,我們不能僅僅依賴於直覺。那麽,我們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常常以為,財富可以讓人擁有更多奢侈品,其實財富最高級的形式是,賦予人們掌控生活的能力,進而感到幸福。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提出「厭惡損失」這個研究, 一個人在地上撿到一千元,就會感到特別的興奮, 而這種開心程度很快就消失了。   同一時間, 若這一千元緊接著不見了, 則會感到非常的痛苦, 且失去產生的痛苦, 是撿到1千元開心程度的2倍至2.5倍。   也就是說, 失去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投資與科學典範的相互作用,從個人投資經驗到科學的智慧,以及個人對於指數投資與價值投資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