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釀影評|《坂本龍一:OPUS》:結束的聲音,是你的臉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2014 年,紀錄片《坂本龍一:終章》開拍沒多久,坂本龍一便被診斷罹患咽喉癌,導演史蒂芬野村席博決定中止拍攝計畫,但是坂本龍一希望繼續拍下去(因為坂本認為「自然流露是最完美的作品」),因此拍攝計劃繼續進行。但因為病情,坂本家人不希望除了導演之外的人進入家裡拍攝,所以,當時大學剛畢業的坂本兒子空音央,便成為史蒂芬野村席博的最佳助手。

史蒂芬野村席博說,一開始在坂本的紐約家中拍攝時,他讓空音央擔任協助拍攝的角色(空音央有電影系相關學位),但後來史蒂芬野村席博決定放手讓空音央去拍攝,因為他在其拍攝的鏡頭裡,看到一種非常溫柔的關係、一種可貴的父子情感。

空音央的鏡頭溫潤又客觀,簡潔地拍出坂本龍一的真實面貌:午休打盹的沉默表情、吃營養餐與止痛藥(眼神刻意避開鏡頭,就像在說「這有啥好拍」)的空洞表情、說貝托魯奇壞話的賊笑表情,還有玩聲響實驗時聽到很棒的聲音、像小孩般笑逐顏開的表情。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年輕的坂本龍一,早早就成為世界級的音樂人:1983 年在電子音樂界有不可動搖地位的 YMO「散開」,隔年,坂本龍一憑《末代皇帝》拿到奧斯卡最佳配樂獎,「Ryuichi Sakamoto」這個名號成為東方神秘島國的音樂代言人。站上世界舞台的教授,長相帥氣,才華洋溢,從他成名以來,面對過無數鏡頭,而這些鏡頭紀錄了他各個時代的樣貌。

譬如,在大銀幕上被大衛鮑伊擁吻的迷惘神情,或是在映像管螢幕上與濃妝的忌野清志郎熱情深吻的冷艷神情⋯⋯記錄了風風火火的八〇年代,開始越顯內斂的九〇年代,與邁向極簡主義與留白美學的二十一世紀。從熱情到節制,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作品多產,個人音樂活動以及與其他音樂人的合作計畫始終馬不停蹄,在幕前幕後都十分活躍,他創作出來的不只是音符,他的臉孔就是 icon、一種象徵,他的臉孔就是他的音樂。

2024 年,坂本龍一逝世一年後,由空央音執導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正式上映。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這是坂本龍一在 NHK 509 錄音室的最後演出《Ryuichi Sakamoto:Playing the Piano 2022》的加長版,當時線上直播長度約 60 分鐘,演奏 13 首曲子(加上結束後坂本龍一面對鏡頭說了一小段簡單感想),一年後的《坂本龍一:OPUS》則是 102 分鐘,20 首曲子。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而空央音,卻從坂本龍一的背影開始拍起。

一頭白髮的坂本龍一,坐在鍵盤前,敲出第一首〈Lack of Love〉的第一個音,望著他的背影,鋼琴聲不大,直到鏡頭慢慢拉近,他的臂膀,他的肩膀,他的後腦杓,鏡頭跨越他的身體,最後,定在他彈奏主音的右手以及彈奏和弦的左手,這首〈Lack of Love〉也正好迎來它的高潮。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畫面一切,鏡頭在坂本龍一的左側,拍著他的雙手,他的側臉輪廓,逐漸拉遠,他的後腦杓,他的肩膀,他的臂膀,逐漸拉遠,回到一開始的地方。

空央音在這場父親的最終演出音樂會的序幕,緊緊專注拍攝「坂本龍一」這個人,卻不拍他那極具標誌性的正臉。空央音讓坂本隨敲奏而動的背部說話,讓父親在琴鍵上移動的雙手說話,讓每次按下琴鍵之間的「留白」說話。

第二首是因貝托魯奇過世而寫的〈BB〉,我們在這時終於看到坂本龍一的臉:熟悉的粗眶眼鏡,白髮與鬍渣在黑白攝影下看來格外明顯。而坂本龍一的專注在臉上輕易可見:他的嘴型會跟著彈奏時情緒而變,時而抿嘴,時而嘟嘴,就是一心投入在按下琴鍵的瞬間。

彈完第三首〈Andata〉(坂本受塔可夫斯基電影啟發的《async》專輯第一首),與第四首冷冽節制的〈Solitude〉(台灣影迷應該不陌生的《東尼瀧谷》配樂),空央音在這裡置入了一個坂本龍一脫下眼鏡、扶額休息的疲倦神情,令人聯想到,在這場音樂會開錄沒多久之前,坂本確定罹患第二次癌症,直腸癌。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在空央音的鏡頭裡,坂本龍一露出他真實的倦容,但在他的琴聲裡,卻聽不到這種疲倦。即使因為抗癌藥物會導致手指末端疼痛,當他敲下琴鍵時,每一下都會導致疼痛。

伴隨著《坂本龍一:OPUS》收錄的坂本呼吸聲,以及彈錯的一些小瑕疵(在 2022 年的公開直播是沒有的),到了第九首〈Bibo no Aozora〉(美貌の青空,收錄在 1995 年專輯《Smoochy》,2006 年電影《火線交錯》配樂曲),彈到一半甚至一度中斷,結束後坂本甚至表示再來一次(但鏡頭卻直接切到下一首〈Aqua〉)。這時,我們能夠確定空央音要讓我們看見的,是坂本龍一的「真實」:不是形象完美的坂本龍一,而是一位沉浸在音樂裡的創作者。

下半場,第十一首,當坂本龍一彈奏 YMO 名曲〈Tong Poo〉(東風),他彈了兩次,像是還在摸索這首歌曲的可能性,26 歲為 YMO 的同名出道專輯創作的曲子,在人生的最後一場音樂會,他仍在嘗試這首歌的旋律還能帶來什麼樣的不同。

下半場選入的歌單,幾乎都是坂本龍一優秀的電影配樂曲〈The Wuthering Heights〉(《新咆哮山莊》)、〈The Sheltering Sky〉(《遮蔽的天空》)、〈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與已成他生涯印記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俘虜》),但我們仍能在這些情感澎湃的電影創作曲裡,找到坂本龍一追求音樂(或是聲響)的實驗性格。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3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4.6K會員
1.8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坂本龍一:OPUS》:聽你聽不見的輓歌,與你道別「我已經沒有體力辦現場演奏會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用這種形式演奏給各位觀眾看。」對世界而言,對我而言,墜落的蝴蝶是坂本龍一的化身,可離開了肉身的教授,其音樂與哲思,都將是超越時間的,如山間飄盪的白雲。只要抬起頭,無論是朝陽還是落日,月滿還是月缺,都將恆久存在。
Thumbnail
avatar
黃曦
2024-03-29
釀影評|《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成為神話的少年終將揮別青春碇真嗣在扮演這世界的關鍵之際,庵野秀明仍讓他持續面臨著成長的重量。只不過,世界不再圍繞著這名少年轉動,碇真嗣也被迫看著昔日夥伴們如今都被迫扛起社會的殘酷事實。因此在這具少年的軀殼中,《終》讓碇真嗣成功地破繭而出,在虛擬和真實的邊界締造出了另一個神話並展翅翱翔,掙脫EVA的束縛、向所有的福音戰士道別。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3-04-20
釀影評|《如果驢知道》(Eo):如果驢子並不知道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3-03-12
釀影評|《法貝爾曼》:史匹柏的初心和痛心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3-02-25
釀影評|拆解《日麗》──虛構影像的真實之力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Thumbnail
avatar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3-02-21
釀影評|現代版《恐怖份子》?看《青春弒戀》中的數位暴力與虛實辯證近卅年後,當創作的媒介轉移,網路鋪天蓋地闖入我們的生活,現代人所身處的虛實交界更是跨越時空限制,變得更為縹緲又龐大。於是《青春弒戀》誕生,用相似的結構與當代觀點重新詮釋《恐怖份子》,再一次用「非常生活,可是又很曲折,看了叫人渾身發冷」的冷暴力──如《恐怖份子》女主角周郁芬所言──劃破暗潮洶湧的Z世代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1-11-23
釀影評|《坂本龍一:終章》,真正恆久不滅的聲音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
Thumbnail
avatar
Kristin
2021-08-02
釀影評|《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我怎麼捨得待在無限的夢中闖入主角夢境的男孩,為他心靈風景的美麗懾服。另一邊,夢境被闖入的主角卻像電車難題駛過的美夢:你要選擇哪邊才是真的?你要的是半死不活的妹妹,還是所有家人團圓?要看好了,在一邊死,就可以在另一邊活。主角果決地在夢中死了一遍又一遍,但曾經差一點,他不是真的弄混,而是必須讓行動先於判斷的突圍時,決斷錯了邊。
Thumbnail
avatar
甜寒
2020-11-04
釀影評|《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環遊世界版《遊戲時間》伊利亞.蘇萊曼的巴勒斯坦裔身分,其長年不受到國際認同的國族壓抑,促使《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主角的旁觀噤默,在冷靜自持的觀察之外,相對於《遊戲時間》更多了國族認同的探討層面,讓默劇的表演設定不再是自發性的沉默,而是巴勒斯坦在國際舞台上面臨西方文化以及政治霸權時,被動地失去了話語權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avatar
詹氏
2020-03-23
釀影評|《坂本龍一:終章》──白髮坂本在死神凝視下的青春詩意與音樂記憶坂本最後是在創作中──坂本的音樂與關於坂本的電影──找到對抗死亡的永恆。而且,不同於眼界狹隘的平凡你我,坂本不只為現在的觀眾創作,還是為今後長達百年歷史中的所有人類創作。畢竟,能說出「我希望我的音樂在百年後,還有人聽聞」,還真是不凡的豪氣與超越永恆的準備。
Thumbnail
avatar
希米露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