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漢代的古人談論「古文」時,他們在談論什麼?(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現代學者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時區分今古文經,在反應這方面發展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中,指出漢代古人所謂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1. 史記中之古文
  2.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年曹丕稱帝,橫跨420多年。狹義的歷史也才3、4個千禧年,420多年幾乎是半個千禧年,兩漢之間的古代社會變遷再怎麼緩慢,這樣漫長的時間都足以讓任何地方的人類社會有所演變,漢代這420多年期間的古人口中的「古文」,涵義有所演變也是合理。

這樣的變遷,跟兩漢的經學學術研究發達有關。

司馬遷寫史記當時,當代的經學尚未興盛,錢穆說這時的人所謂的古文「統指詩書六藝」,所指涉者特定於詩經、書經、春秋等六經的一門學問,而到了東漢,情況已不同,錢穆指出東漢人所謂的古文,「僅指文字」,後來的漢代人指涉的古文,僅指古文字,這也是兩漢時讀書人研究從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的「壁中書」這批以六國古文書寫的古本經書的研究成果。

以下分別介紹之。

史記中之古文

史記作者司馬遷是西漢初期的人,接觸到的止於漢初的材料,故第一種可以說是西漢初期的漢代人所謂的古文。

司馬遷在《史記》提到好幾次古文,像是《史記.太史公自序》:「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太史公自述十歲開始背誦「古文」,錢穆指出,司馬遷這裡所說的「古文」,指的是詩書等六經。

詩書等六經這批「古文」,對司馬遷有什麼意義?《史記.五帝本紀》說:「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司馬遷在寫作史書時,考究當時所知的遙遠上古史,當時五帝這樣的說法已經是通說了,但保存最早紀錄,也就是尚書,記載從堯開始,而百家言,也就是民間的各種「民科」的說法,又有「不雅馴」這樣的問題,包括他在內的高級讀書人比較難以採納,於是他「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古文是他寫史記本紀的偏好材料。

說到先秦民科百家言,舉例來說,秦朝竟有「占夢博士」,看名目就滿滿的民科味了。

除了「雅馴」這兩個字帶有的偏好因素之外,司馬遷說:「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他在各地所做的上古歷史的口述歷史,趨近於古文。顯示他並未流於個人偏好。

其他如《史記.吳太伯世家》又說:「余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句吳兄弟也」,他讀了春秋的古文,才知道地處中原的虞國跟被視為荊蠻的吳國,背後的歷史淵源。《史記.弟子傳》記載:「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論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并次為篇,疑者闕焉」,他寫孔子弟子的歷史時,出處還是孔氏古文。

可知,司馬遷作為歷史學家,在寫他之前的歷史時,對六經的古文這套文獻,優先於民科的百家言,也就是他說的:「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

關於西漢初期人所謂的古文,根據司馬遷:「其後百有餘年,而孔子論述六藝」「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歷史學家的司馬遷,認為這歸功於孔子。

所以,當西漢初期的古人在談論「古文」時,他們在談的是俗稱古文、圍繞六經及孔氏傳承的一門學問。當時人稱為古文,以跟民科們的百家言有別。

東漢之所謂古文

兩漢之間的學術研究,當然不可能是科學、科研這樣的東西,基本上是文科(古代稱文學)研究,主角則是官方還有民間的經學研究。

錢穆〈兩漢博士家法考〉說:「自漢武置五經博士,說經為利祿之途」,功名利祿吸引兩漢讀書人前仆後繼投入經學學術研究。

這方面的榮景,舉例來說,《漢書》記載西漢有個叫夏侯勝的經學家講課時常跟學生講:「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紫青比喻高官。上課時老師直接說了,經書讀通了,當上高官跟撿地上雜草一樣,可看出,那時讀書人大家也沒在裝的。

《漢書·藝文志》有一段記載:「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五個字的經文原文要能生出二、三萬字的長篇大論;圈子裡面,後浪一波又一波,有些前浪一個主科(五經的某一經)從小時了了讀到滿頭白髮,老大不小了,才勉強在圈子裡講得上話。

當時讀書人做學問環境之「內捲」景象可想而知。古文在西漢到東漢人之間,從六藝演變成古文字,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演變而來。

兩漢之間的文字研究當然首推東漢人許慎跟他的重磅巨著《說文解字》。許慎在現代人看來當屬「內捲」無誤的兩漢讀書人的「學術典範」中出人頭地,在經學跟文字的學術研究都做出成果,故成書於西元後100年到120年之間的《說文解字》這本書說它是迄當時為止200多年來的漢代讀書人的學術研究結晶之一,應不為過。

對於研究經學主科有用的文字研究,許慎在《說文解字.序》提到:「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可以看出,對一個在「內捲」環境中,還能出人頭地的東漢讀書人而言,文字研究的地位與定位。

《說文解字.序》提到東漢時人所謂的古文時,說:「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倉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

這兩段話蠻明確說明作者許慎認為他當時所謂的「古文」定義,就是西漢初期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到的壁中書;而書上的字體跟西漢初期當時從其他出處獲得的文獻,如北平侯張倉(秦末漢初的人)獻的書、地方上的鐘鼎舊物上面的銘文相近。

《說文解字.序》又提到:「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隸卒,興役戍,官獄職務日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

既然六經這套古典叢書的文本通過秦書,也就是隸書在內的各種秦系文字傳承,一直是連續存在的狀態,並未絕矣,可推知東漢人許慎在此處所說的古文,是指「古文『字』」無誤。

所以,當東漢的古人談論「古文」時,他們在談的是古文字。

關於「壁中書」

現代的學者認為壁中書是一批戰國晚期作成的竹簡,上面是東方六國當中的齊魯系文字。關於這批壁中書有個小典故。

東漢人班固所著的《漢書.藝文志》說:「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另外時間稍早、西漢末年新莽時期的學者劉歆在〈移讓太常博士書〉指出,這批書是「天漢以後,孔安國獻之」。

天漢是漢武帝執政後期、西元前100年到前97年使用的年號,劉歆說這批竹簡從出土後,由孔安國獻給武帝的朝廷典藏,但這批文獻在被學術界發揚光大之前,遇到武帝末年的巫蠱之禍,大環境急轉直下,就不了了之了。這段歷史描述經過後人考證後稍有修正。

起因是孔安國主要是文帝景帝時代的人,根據《史記》:「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他雖活到武帝時而且也在武帝朝當官,但沒有活到武帝晚期。因此清初學者閻若璩根據另一本東漢末年的史書、荀悅的《漢紀》提到:「魯恭王壞孔子宅,…武帝時,孔安國獻之,會巫蠱事,未列於學官。」認為應該是《漢書》漏掉一字,其實是在孔安國死後,由他家人,也就是子孫,將壁中書獻給朝廷的。

 

在認識兩漢的學術時,孔安國這位老兄沒留下什麼成果,但包括被數百年後的晉代人偽託為偽古文尚書作者等諸般事蹟在內,戲分倒是一直沒少過。

avatar-img
23會員
21內容數
一介民科寫點科幻,還有聊聊重新學習漢字&漢語的想法,歡迎交流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麥康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要怎麼看龔自珍說孔安國的「以今文讀之」是「此如後世翻譯」? 這裡的「翻譯」似乎攏統地指孔安國把他當代讀書人已經不識得的一門語文,轉換為另一套當代人識得的語言,看似沒什麼問題,不過,這裡的「翻譯」過程,來源/原文,跟目標/譯文,其實是本體的先後字體的關係……等等,這樣不是字符代換、以新換舊而已?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承前文,目前傳世《尚書》的估計著成時代,時間跨度長達8個世紀,這並未把西元3-4世紀的偽古文部分算在內。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語言、語文有變化也是正常的。以下不以傳統的篇序,而以考證的著成時代,分成前後期,並舉例,看能不能看出什麼端倪。  前期取西周初年周誥部分的〈康誥〉,後期取戰國晚葉的〈甘誓
都說《尚書》跟《詩經》是最早的傳世文獻,到底有多早呢?以《尚書》來說,學者程文敏在《尚書學史》中,對「今文尚書」這部分(共29篇)給出了一定的著成時代範圍估計。 從這個表可知,目前看到的《尚書》,其內容著成的估計時代,涵蓋極大的時間範圍,介於武王時代(公元前11世紀),到戰國晚葉(公元前4-3世紀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要怎麼看龔自珍說孔安國的「以今文讀之」是「此如後世翻譯」? 這裡的「翻譯」似乎攏統地指孔安國把他當代讀書人已經不識得的一門語文,轉換為另一套當代人識得的語言,看似沒什麼問題,不過,這裡的「翻譯」過程,來源/原文,跟目標/譯文,其實是本體的先後字體的關係……等等,這樣不是字符代換、以新換舊而已?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承前文,目前傳世《尚書》的估計著成時代,時間跨度長達8個世紀,這並未把西元3-4世紀的偽古文部分算在內。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語言、語文有變化也是正常的。以下不以傳統的篇序,而以考證的著成時代,分成前後期,並舉例,看能不能看出什麼端倪。  前期取西周初年周誥部分的〈康誥〉,後期取戰國晚葉的〈甘誓
都說《尚書》跟《詩經》是最早的傳世文獻,到底有多早呢?以《尚書》來說,學者程文敏在《尚書學史》中,對「今文尚書」這部分(共29篇)給出了一定的著成時代範圍估計。 從這個表可知,目前看到的《尚書》,其內容著成的估計時代,涵蓋極大的時間範圍,介於武王時代(公元前11世紀),到戰國晚葉(公元前4-3世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參考資料 凡例﹕外文書名或學刊名用黑體字表示,文章名用斜體字表示﹔中文書名用黑體,學刊用黑體方括弧 (【】) 表示,文章用單角括弧 (〈〉)表示。 期刊後的數位為期號。 凡頁數置於引用文獻最末處。緊隨作者名的方括弧內,如僅有一個年份如「陳耀南1980」即該書的出版年份及內文用的參考版本﹔如有兩個年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我們今天看到的五經,和當年先秦百家搞出來的那些原著,極有可能都不一樣了。 以《尚書》舉例吧。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文學典籍之一,它本身叫做《書》,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匯集,相當於上古朝代的國家檔案,其中最年輕的周代部分也要比同樣是古書的《春秋》、《論語》的時代更早幾百年。 本來時間一久,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參考資料 凡例﹕外文書名或學刊名用黑體字表示,文章名用斜體字表示﹔中文書名用黑體,學刊用黑體方括弧 (【】) 表示,文章用單角括弧 (〈〉)表示。 期刊後的數位為期號。 凡頁數置於引用文獻最末處。緊隨作者名的方括弧內,如僅有一個年份如「陳耀南1980」即該書的出版年份及內文用的參考版本﹔如有兩個年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我們今天看到的五經,和當年先秦百家搞出來的那些原著,極有可能都不一樣了。 以《尚書》舉例吧。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文學典籍之一,它本身叫做《書》,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匯集,相當於上古朝代的國家檔案,其中最年輕的周代部分也要比同樣是古書的《春秋》、《論語》的時代更早幾百年。 本來時間一久,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