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樹木是提早還是延後落葉?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科學家一直在說全球暖化,到現在,應該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了。夏天到得愈來愈早,冬天也愈來愈不冷(我已經好久沒有穿過毛衣了),而且夏季高溫出現得愈來愈頻繁也愈來愈高。這讓很多人受不了,尤其是那些無法在室內工作的人,真的會面臨中暑甚至熱衰竭的風險。


有些人可以躲進屋內吹冷氣,但是植物呢?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研究發現,植物愈來愈早發芽。


或許有些人說,提早發芽不就可以把生長季節拉長(現在季節的開始比19與20世紀的平均值提前了兩週)、提高產量,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有許多研究又發現,高溫對植物是一種壓力,會造成產量下降。


所以,到底暖化對植物的影響是怎樣的?一群科學家決定要來研究氣候暖化對森林的影響。他們選擇了北半球的溫帶森林進行研究,收集了衛星、地面、碳通量等資料,把日照週期也包括進來,進行了一項分析。


他們收集的衛星資料,涵蓋了從2001到2018年北半球的資料;而地面觀測是從1951到2015年。他們總共觀察了10個溫帶森林,另外還對歐洲山毛櫸進行了實驗。


他們發現,在北半球 84% 的森林地區,夏至前的溫度升高和植被活動增加導致秋季葉片衰老提前開始,平均每升溫 1°C 提早 1.9 ± 0.1 天。然而,夏至後的溫度升高,卻會延長了衰老的持續時間,每升溫 1°C 延長 2.6 ± 0.1 天。也就是說,升溫(暖化)對植物的影響,是以夏至(一年日照最長的一天)為分界,對植物出現相反的效果。


所以,當前的暖化,一方面會讓植物提前啟動衰老機制(不利於產量),另一方面又會讓整個衰老的過程拉長(有利於產量)。


讓升溫對植物有相反影響的關鍵似乎是日照長度。夏至之前,日照長度逐日增加,夏至之後,日照長度逐日下降。總和來看,到底對植物是提高產量還是降低產量,這真的很難說。


不過,高溫對植物來說,是一種環境壓力,不利於植物生長,所以大概還是可以下結論:暖化對植物來說,弊多於利。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研究只做了北半球的溫帶森林,不一定可以套用到南半球的溫帶森林,要套用到熱帶森林大概就更難了。


參考文獻:


Zohner, C. M., Mirzagholi, L., Renner, S. S., Mo, L., Rebindaine, D., Bucher, R., Palou\u0161, D., Vitasse, Y., Fu, Y. H., Stocker, B. D., & Crowther, T. W. (2023). Effe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timing of autumn leaf senescence reverses after the summer solstice. Science, 381(6654), 45.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5098


52會員
6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來說說《沒卵頭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品系忍冬的不育性研究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打開小麥遺傳寶庫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全球暖化熱死了!暑假還要在七八月嗎?每個國家的學生暑假時間都不同,美國5~8月,歐洲大約是6~9月,亞洲國家如台灣、日韓、中國等則是7~8月。印度就聰明了,印度南北長超過3000公里,北部暑假是5~7月,南部則可以早到4~6月,今(2023)年6月印度甚至因氣溫突破45度高溫而宣布學校暑假延長至6月底開學。
Thumbnail
avatar
coconutmilk
2023-09-27
全球暖化的謊言偶然間晃到這本書,對全球暖化也想了解的我,看了出版年,滿接近的,二話不說就拿來看了!我認為書中可分三章(雖說書裡分五章):氣候變遷實情、氣候變遷迷思破除、氣候變遷改變行動。 書名:暖化暗盤 環保的營利經濟學(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Thumbnail
avatar
紀漁弦
2023-09-24
(第07次) 全球暖化的爭議與環境教育「全球暖化」是當前「環境教育」相關的重要課題。1. 請問,你比較贊同上述哪一種說法?理由為何? 2. 如果你是教師,可以透過哪些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的安排,帶領學生探討「環境教育」所涉及到「科學上的衝突爭議」的問題?
avatar
天上的一片雲
2023-05-05
avatar
遊民小姐
2022-11-10
全球暖化會怎樣?開冷氣就好了?昨天無意間聽到哥哥(高二)的線上課,地科老師在跟他們講碳封存,覺得很興奮,因為這個我有概念耶~~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地科的最後一個單元在講"永續",而碳封存是老師的補充資料~~
avatar
爸爸媽媽同學會
2022-06-15
全球暖化會影響稻米產量,我們香噴噴的米飯該怎麼辦?生物都有自己喜歡的溫度,但在氣候變遷問題愈趨要緊的現代,逐漸升高的氣溫正無聲無息的影響著牠們,針對全球暖化,最為人所知的影響大概是冰山融化、海水上升,有些靠海城市即將消失等,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影響範圍也會波及我們香噴噴的米飯。
Thumbnail
avatar
陳政佑
2022-04-02
永續科技|全球暖化使海水變暖,海洋生物開始從赤道往兩極遷移 赤道地區的熱帶海域一向以最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聞名,光是珊瑚礁群,儘管只覆蓋不到 1% 的海底面積,卻供應了 25% 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可以想見熱帶海域可觀的生物多樣性。而其餘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則是隨著緯度上升而逐漸減少,呈現「鐘型」曲線。 然而,這樣的印象正在改變。科學家近日發現,赤道附近地區的海域
Thumbnail
avatar
本住人
2021-04-27
拯救全球暖化的運動中,瑞士的飲食觀正在發生變化德語說Man ist, was man isst. 也就是你吃什麼,你就成了那個樣子。 根據記載,從前瑞士人在聖誕節之前有齋戒的習慣,因此聖誕大餐必定要有肉類,身體的飽足感是農業時代心靈滿足的來源,大塊的肉也成了年節的必要。今日瑞士衣食無虞,在桌上談些什麼成了家人團聚更重要的話題。
Thumbnail
avatar
方常均
2019-12-28
關於一些全球暖化的想法這幾天哥本哈根的暖化會議開得如火如荼,每天蘋果的國際版都有整頁的報導,說來說去其實還就是那一套,筆者其實沒甚麼很特別的想法,但前天一個親戚突然問,全球暖化我們該做甚麼?難道只能甚麼都不做嗎?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