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樹木是提早還是延後落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科學家一直在說全球暖化,到現在,應該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了。夏天到得愈來愈早,冬天也愈來愈不冷(我已經好久沒有穿過毛衣了),而且夏季高溫出現得愈來愈頻繁也愈來愈高。這讓很多人受不了,尤其是那些無法在室內工作的人,真的會面臨中暑甚至熱衰竭的風險。


有些人可以躲進屋內吹冷氣,但是植物呢?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研究發現,植物愈來愈早發芽。


或許有些人說,提早發芽不就可以把生長季節拉長(現在季節的開始比19與20世紀的平均值提前了兩週)、提高產量,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有許多研究又發現,高溫對植物是一種壓力,會造成產量下降。


所以,到底暖化對植物的影響是怎樣的?一群科學家決定要來研究氣候暖化對森林的影響。他們選擇了北半球的溫帶森林進行研究,收集了衛星、地面、碳通量等資料,把日照週期也包括進來,進行了一項分析。


他們收集的衛星資料,涵蓋了從2001到2018年北半球的資料;而地面觀測是從1951到2015年。他們總共觀察了10個溫帶森林,另外還對歐洲山毛櫸進行了實驗。


他們發現,在北半球 84% 的森林地區,夏至前的溫度升高和植被活動增加導致秋季葉片衰老提前開始,平均每升溫 1°C 提早 1.9 ± 0.1 天。然而,夏至後的溫度升高,卻會延長了衰老的持續時間,每升溫 1°C 延長 2.6 ± 0.1 天。也就是說,升溫(暖化)對植物的影響,是以夏至(一年日照最長的一天)為分界,對植物出現相反的效果。


所以,當前的暖化,一方面會讓植物提前啟動衰老機制(不利於產量),另一方面又會讓整個衰老的過程拉長(有利於產量)。


讓升溫對植物有相反影響的關鍵似乎是日照長度。夏至之前,日照長度逐日增加,夏至之後,日照長度逐日下降。總和來看,到底對植物是提高產量還是降低產量,這真的很難說。


不過,高溫對植物來說,是一種環境壓力,不利於植物生長,所以大概還是可以下結論:暖化對植物來說,弊多於利。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研究只做了北半球的溫帶森林,不一定可以套用到南半球的溫帶森林,要套用到熱帶森林大概就更難了。


參考文獻:


Zohner, C. M., Mirzagholi, L., Renner, S. S., Mo, L., Rebindaine, D., Bucher, R., Palou\u0161, D., Vitasse, Y., Fu, Y. H., Stocker, B. D., & Crowther, T. W. (2023). Effe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timing of autumn leaf senescence reverses after the summer solstice. Science, 381(6654), 45.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509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6/19
謝謝老師分享,再過兩天6/21就是2024的夏至了。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7會員
62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大暑。大暑為一年最熱、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大暑。大暑為一年最熱、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Thumbnail
夏日炎熱,想說趁還沒下雨前出門散步曬曬太陽流個汗。路上看到這株穿牆而出的植物(google說是構樹),感覺寓意很好,跟大家分享,願大家都能有所突破、不斷向前。
Thumbnail
夏日炎熱,想說趁還沒下雨前出門散步曬曬太陽流個汗。路上看到這株穿牆而出的植物(google說是構樹),感覺寓意很好,跟大家分享,願大家都能有所突破、不斷向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4月中開始,其實就已經明顯感受到氣溫上升,不開冷氣真的受不了。這幾年大家應該特別有感,夏天比以前更熱,而且時間更長,幾乎長達半年以上都是處於高溫炎熱。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以後可能只剩漫長的夏天、短短的冬天及不明顯的春秋兩季。不管如何,今年夏天才開始沒多久,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日本苗場滑雪之旅⋯⋯
Thumbnail
4月中開始,其實就已經明顯感受到氣溫上升,不開冷氣真的受不了。這幾年大家應該特別有感,夏天比以前更熱,而且時間更長,幾乎長達半年以上都是處於高溫炎熱。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以後可能只剩漫長的夏天、短短的冬天及不明顯的春秋兩季。不管如何,今年夏天才開始沒多久,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日本苗場滑雪之旅⋯⋯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Thumbnail
這一個多禮拜以來天氣非常的不穩定,時而艷陽高照,炎熱如夏,高溫到達32度,鋒面來襲時卻又陰雨連綿,氣溫驟降,幾天甚至降到只有18、19度,宛如回到台北的冬天。
Thumbnail
這一個多禮拜以來天氣非常的不穩定,時而艷陽高照,炎熱如夏,高溫到達32度,鋒面來襲時卻又陰雨連綿,氣溫驟降,幾天甚至降到只有18、19度,宛如回到台北的冬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