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易經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真假選擇,如何平衡自己⋯

要把工作完成在原生世界,真心不是根本,假意才是需要。如何成就假意,就是對獎勵的執著,不能說真心話。真心的執著就是演化真愛,對於獎勵可以不要。結果,要如何完成工作在原生世界,就是一種學問了。

原生世界:不知真、不知假、不知善、不知惡。

點覺一:要贏得原生世界,本該同流。同流就會失去本真,失去本真就沒有文字取向。要有自己的文字取向,就不要對原生世界用真心,這樣假就出來了。對於真只適合用於對自己和對自己喜歡的人,想必文字取向還是能沿續的。

點覺二:聲音從何而來,就是從真心而來,世界沒有真心,因此聲音的出現是危險的。只能用思考父母的方式來實行自己的道業,這樣想必是吉祥的。

點覺三:想用真心來養育世界當然可以,但要用真心來對原生世界是很難的。對於次生世界的思考,就是修復原生世界的不知。

點覺四:不一定,真心能讓萬民都願意來順服。但是行道不能沒有真心,我已有辦法安置我的真心,就是要用分別心了。

點覺五:當然,謙虛是一定的,強出頭就是執著了,我不執著,我只有執意。

點覺六:兩極世界各有各的遊戲規則,不能平衡就是原生世界,說什麼道理也是沒有用的。

點覺七:沒槍沒炮謙虛有何用,因此做人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世界的運勢有它的自己道理。

avatar-img
35會員
1.8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次生人演幼慈思考不亦樂乎⋯ 幼慈思考孕育人類未來光明,裡應加持,孩子王心法出現幼惡一說法,被奪去的善良也可以學習,演化愛的政策是有效的。嗔恚教育反常是孕育幼惡的根源。 點覺一:要教育幼惡,嗔恚不是最好的教育指南。家裡有幼惡,一定要有一個嚴厲的父親,這樣幼惡的氣勢就會壓下來,幼惡才有學習愛的機會和
小飛俠何來,來自內在愛。 叛逆終時有,原生必經途。 真假難辨別,擇善行大道。 外強中乾者,行色達目的。 思考次生法,笑傲江湖中。 原生:不知真假善惡 次生:修復不知 叛逆是人生必經之途,由其是原生思考的加持下,好強的人在行色道路中是可以達到目的的。只是思考次生時才能自在得樂,笑傲江湖中
小朋友,思好得好,好同學,思壞得壞。 小妹妹,想愛得愛,小弟弟,想恨得恨。 糊塗時,做不倒翁,傻瓜時,做小飛俠。 快樂了,內在有愛,自省了,內心療傷。 永遠要相信,思考能量得能量,思考嗔恚得嗔恚。糊塗的時候學做不倒翁,當了儍瓜要有小飛侠思考。快樂是因為發現內在的愛,內心受傷害要好好反省。
真愛父母,假愛心用,善是團結,惡在比較。 幼小心靈,自尊萌發,真假善惡,理應分辨。 快樂探險,源於生活,學習自己,警惕嗔恚。 生氣勃勃,愛有認知,生氣時刻,心愛受損。 孩子有了自尊心,必需要有真假善惡思考,這樣可以保存內在的美。
三歲孩童,撒尿拉屎,無法自理,萌生喜樂,自然探險。 四歲孩童,認字繪畫,貴在隨性,自在玩樂,學習合群。 五歲孩童,跑跳笑叫,道德萌芽,似懂非懂,團結一心。 六歲孩童,教育嗔恚,內在的愛,重生不易,絕非明智。 一直想篇寫道德教育,總覺得還能挖取,這次試下以詩進行。
木槿本心,大馬手足,合作無間,獎勵措施,政府有策。 心中有愛,平衡有道,分工有序,木槿風采,熱情縱橫。 逆行方向,信仰衝突,危言聳聽,民族摩擦,樂不見成。 信奉上蒼,忠於君國,維護憲法,尊崇法治,培養德行。 希望我國馬來西亞走出困境,有明確的方向目標。
次生人演幼慈思考不亦樂乎⋯ 幼慈思考孕育人類未來光明,裡應加持,孩子王心法出現幼惡一說法,被奪去的善良也可以學習,演化愛的政策是有效的。嗔恚教育反常是孕育幼惡的根源。 點覺一:要教育幼惡,嗔恚不是最好的教育指南。家裡有幼惡,一定要有一個嚴厲的父親,這樣幼惡的氣勢就會壓下來,幼惡才有學習愛的機會和
小飛俠何來,來自內在愛。 叛逆終時有,原生必經途。 真假難辨別,擇善行大道。 外強中乾者,行色達目的。 思考次生法,笑傲江湖中。 原生:不知真假善惡 次生:修復不知 叛逆是人生必經之途,由其是原生思考的加持下,好強的人在行色道路中是可以達到目的的。只是思考次生時才能自在得樂,笑傲江湖中
小朋友,思好得好,好同學,思壞得壞。 小妹妹,想愛得愛,小弟弟,想恨得恨。 糊塗時,做不倒翁,傻瓜時,做小飛俠。 快樂了,內在有愛,自省了,內心療傷。 永遠要相信,思考能量得能量,思考嗔恚得嗔恚。糊塗的時候學做不倒翁,當了儍瓜要有小飛侠思考。快樂是因為發現內在的愛,內心受傷害要好好反省。
真愛父母,假愛心用,善是團結,惡在比較。 幼小心靈,自尊萌發,真假善惡,理應分辨。 快樂探險,源於生活,學習自己,警惕嗔恚。 生氣勃勃,愛有認知,生氣時刻,心愛受損。 孩子有了自尊心,必需要有真假善惡思考,這樣可以保存內在的美。
三歲孩童,撒尿拉屎,無法自理,萌生喜樂,自然探險。 四歲孩童,認字繪畫,貴在隨性,自在玩樂,學習合群。 五歲孩童,跑跳笑叫,道德萌芽,似懂非懂,團結一心。 六歲孩童,教育嗔恚,內在的愛,重生不易,絕非明智。 一直想篇寫道德教育,總覺得還能挖取,這次試下以詩進行。
木槿本心,大馬手足,合作無間,獎勵措施,政府有策。 心中有愛,平衡有道,分工有序,木槿風采,熱情縱橫。 逆行方向,信仰衝突,危言聳聽,民族摩擦,樂不見成。 信奉上蒼,忠於君國,維護憲法,尊崇法治,培養德行。 希望我國馬來西亞走出困境,有明確的方向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生有時候,我們會想到不正確的,不正確的事意思就是,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卻一直要去看別人的人生,要以別人的人生標準,來套在自己的人生,怎麼套都套不上去。何況說我們凡夫,不斷向上比,這就是讓我們最不足的人生。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驗證《易經》提到的「行有不及 反求諸己」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生有時候,我們會想到不正確的,不正確的事意思就是,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卻一直要去看別人的人生,要以別人的人生標準,來套在自己的人生,怎麼套都套不上去。何況說我們凡夫,不斷向上比,這就是讓我們最不足的人生。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驗證《易經》提到的「行有不及 反求諸己」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