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HINK 共同創辦人黃之揚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 RE-THINK 獨有的溝通策略,以及探討近期常見的環保思考誤區。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RE-THINK 與一般的環保團體不同,我們強調以人為本,以及落地的行動。」RE-THINK 重新思考共同創辦人黃之揚擁有許多身分,例如新北市市政顧問、美國國務院專業人才培育計畫臺灣代表、最重要的,是帶領 RE-THINK 團隊向前走的執行長角色。
2013 年開始,之揚和夥伴一起開始許多的環保行動,並在 2017 年時立案為環保組織。累積至今,活動參與人次超過 47,000 人。之揚認為,落地的行動,才能讓環保不流於口號,他們也不希望走情緒勒索或控訴民眾的路線,而是以有溫度、又帶點幽默感的方式,來說他們想說的事情。
大量地接觸民眾,也讓他們發展出「AWARENESS 認知提升、VALUE 價值觀建立、ACTION 行動參與」這三種溝通策略。若以過往專案來看,去年雙十一舉辦的「緣滅雙十一」專案,邀請藝人與 KOL 抄心經,呼籲減少過度消費的專案,就是屬於「認知提升」的分類。
另外,將各樣物品的回收分類方式做歸納的「回收大百科」,屬於「認知提升」加上「價值觀建立」兩類別。而近期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的「垃圾桶改造計畫」,就是三個類別都有涵蓋。
之揚接著提到,近年由於永續意識抬頭,許多「環保感」很重的詞彙也變得相當常見,甚至有濫用的情形,對此,之揚也提出一些呼籲:減塑就是環保?使用回收原料就是環保?這些觀念其實都有點模糊。之揚說明,「從來沒有一個東西是絕對地對或錯,它都是系統性的,或者要在某些前提下,才能判斷是對是錯。」像是上述兩個問題,減少了塑膠但是加入回收原料製成的物品,會使材質變得不單一,就無法回收。單點看似減少塑膠且使用回收原料,但是到生命週期下一階段時無法回收,這便是解決一個問題,但實際上創造了另一個問題。
最後之揚呼籲:「我建議在看問題時,要能夠見樹也見林。」他也期待企業與環保團體的合作,都能做更多長期且有持續性的專案,「這樣會讓影響力更長久。」
Q:許多環保團體,或是 NGO 常自栩,把自己結束掉就是任務完成的日子,請問 RE-THINK 也會這麼認為嗎?
A:我們應該不會有消失的一天啦!RE-THINK 的現階段目標,是去提升民眾在生活上對環保的認知跟行為。我們常常做了一個專案很成功,隔年就有企業或政府來跟進,像是設立一個典範。目前應該不會很快完成階段任務,然後很快就消失。
Q:若是溝通理念,用系統性且完整的論述去溝通,是比較理想。但是現下企業大多講求速度、快速,用簡單的一兩個字眼就去掌握一個觀念,請問這點你們怎麼看待?
A:確實,以我們過往跟大型速食業龍頭合作的經驗來看,像他們就花很多心力與時間做很基礎的回收機制建立研究,這個前期研究他們花很多心力,但是到了與消費者溝通這一段時,就用很輕薄的方式,去溝通他們前期做的基礎建設。我們很難去驗證民眾到底吸收多少,但是這對一個速食產業來說是做的很足夠了。
以我們自己來說,就是盡量去做引導,讓企業思考他們從製造、生產到銷售,整段產品生命週期中,可以找到哪些點來回應 SDGs。這個藍圖開展後,鼓勵企業花比較長的時間,一次溝通一個點。這樣可以讓企業知道「原來我們可以慢慢講」,這個模式架構也是我從坊間書籍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