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是什麼?你可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經常聽到這個詞,覺得簡報不就是打開 PPT 或Keynote,然後開始講嗎?但其實,簡報是一門需要精心設計和準備的藝術(稱為技術也許更貼切)。
PS. Microsoft PowerPoint 是微軟出的簡報軟體,算是製作簡報的祖師爺工具,很多人簡稱 PPT,其實也可以叫他 slides;而 Keynote 是 MAC 系統原生的簡報製作程式,通常隨附於大多數的 Apple 裝置中。
滔滔不絕,沒有迴響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場由學校舉辦的主題研討會,聚集了各家教育服務和科技廠商,讓大家說明、展示自己的產品方案,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合作機會。有一位產品經理(或是負責撰寫方案的售前人員)的講者在台上滔滔不絕,但整個過程中,現場參與的學校代表、廠商代表、銷售團隊人員以及合作夥伴顯得漫不經心,有人甚至整場都低著頭在滑手機。
簡報結束後,看來沒能達到預期效果,掌聲奚奚落落,沒有人提問,也沒有人在會後前去討論後續可以有什麼合作。引用一句台下聽眾的低聲抱怨:「這根本在浪費我的時間!」
後來,我和講者聊了聊,發現核心問題所在。他的簡報缺乏結構,內容冗長、繁瑣且不夠聚焦,最重要的是,沒有針對參與者的目標期待或需求來準備。
什麼是簡報?
簡報,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有目的、有結構的資訊傳達方式。它不僅是把資訊或數據的堆在一起,而是一門需要精心設計和準備的技術(或有人認為這是藝術)。
透過有條理的邏輯框架、吸引人的視覺設計(這也許重要,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和有效的演講技巧,把重要的資訊或想法清晰地傳達給目標對象。這些目標對象可能是你的老闆、主管、客戶、同事、下屬,甚至是家人和朋友。
簡報能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簡報能力其實不僅限於職場,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也能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說...
- 職場簡報
- 內部會議:匯報自己或團隊的工作規劃、工作進展、說明成果、分享經驗,讓團隊成員清楚了解目前的狀況和未來的計劃
- 客戶提案:向潛在的目標客戶介紹公司或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展示解決方案的價值與優勢,以爭取後續合作和銷售機會
- 教育應用
- 課程教學:教師通過簡報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習者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知識點,也能作為課後複習的參考素材
- 主題培訓:培訓師使用簡報來組織、呈現課程內容、輔助培訓活動的進行,以提高培訓效果和學員的參與度
- 個人表達
- 公共演講:在各種場合進行公開演講時,使用簡報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記住演講內容
- 社交場合:在聚會、活動或聚會中,用簡報分享旅行經歷、愛好或個人故事,讓交流更加生動有趣
- 學術研究
- 研究匯報:研究人員向同行、評審或公眾展示研究成果,強調研究重點和創新之處
- 論文口試:在論文口試中 (oral defense),通過簡報清晰地闡述自己研究的主題、背景、目的、問題、方法和結論,獲得口試委員的認可
該如何提升簡報能力?
- 明確目標:首先要清楚簡報的目的,是要說服對方、進行教學還是主題匯報等。
- 了解對象:針對不同的聽眾群體,設計他們容易理解、對應期待和需求的內容。
- 結構清晰:運用「總-分-總」、結論先行等策略,有層次、環環相扣地呈現說明。
- 視覺設計:使用簡潔的圖表、圖片和文字,避免過多文字、複雜的圖案和動畫。
- 反覆練習:多次演練,提高自信心和流暢度,確保在實際簡報中能自然地表達。
簡報是資訊傳達的一種重要方式,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能。如果你在準備簡報時不知道從何下手,上台報告或公開演講時不知道如何展現專業和特色,想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說寫表達能力,進而長久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歡迎加入我的社團,透過私訊或預約諮詢會議來聊聊,看看是否能幫忙到你哦 : )